《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老兵風采 > 女鄉長遇險記
女鄉長遇險記
作者:朱建華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2-23 瀏覽次數:8331
北風怒吼,雨雪交加。1946年的冬天,特別的寒冷。舍陳范呂舍的一戶農民家中,微弱的燈光下,合塔區西圩三鄉的干部骨干,正在參加緊急會議,聽取指導員汪學廣傳達縣委的指示,研究開展對敵斗爭的策略。
北風怒吼,雨雪交加。1946年的冬天,特別的寒冷。
舍陳范呂舍的一戶農民家中,微弱的燈光下,合塔區西圩三鄉的干部骨干,正在參加緊急會議,聽取指導員汪學廣傳達縣委的指示,研究開展對敵斗爭的策略。
這年10月,新四軍主力北撤后,國民黨還鄉團大兵壓境,到處籠罩白色恐怖。駐守在戴窯的反動武裝,在首領楊天一、朱國興的帶領下,襲擊蔣舍村三鄉聯防隊駐地,豐樂鄉鄉長余開業、民兵大隊長楊一清等10多名同志慘遭殺害。戴窯地區革命形勢急轉直下。關鍵時刻,中共興化縣委派汪學廣同志到西圩三鄉,重新組建聯防隊,開展武裝游擊。那晚的會議,就是統一思想,鼓舞斗志。
散會時分,已快黎明。參加會議的新建鄉女鄉長倪兆蘭想起多日沒有回家,不知年邁的外婆身體如何?倪兆蘭6歲時父母雙亡,是外婆將其撫養成人。新四軍開辟圩里根據地,15歲的她參加了婦救會,從事抗日救亡工作。
看天色離天亮還有一段時間,她決定悄悄回村看望老人。倪兆蘭的家在韓董村東頭土地廟旁,離開會的范呂舍只有3里路,一會兒功夫就到了家門口。
聽到敲門聲,外婆打開門一看,吃驚地說:“是兆蘭啊,你怎么敢回來?還鄉團上門搜了好幾次,說要抓你去坐大牢。”
倪兆蘭輕輕一笑:“不要怕,我們新四軍游擊隊還在呢,還鄉團兇不了幾天。”
“那你們一定要當心啊,我燙幾個米團子給你,吃完趕快走!”
趁外婆到灶臺忙碌的空隙,她匆匆收拾了幾件衣物,準備吃完米團就離村。
突然,響起急促的敲門聲:“兆蘭,快走,還鄉團進村了!”門打開一看,外婆慌慌張張地站在門口。
原來,倪兆蘭進村時,被到土地廟進香的董某發現。董某是韓董村的地主,土改的時候倪蘭兆帶領大家分了他家的田和房,他對此一直懷恨在心。當他發現回村的是倪兆蘭,感到報仇和立功的機會到了,立即趕到戴窯據點,向還鄉團首領告密。聽說女鄉長在韓董村,楊天一等人大喜過望,認為是條大魚,當即帶領十幾名還鄉團匪徒向韓董村撲來。不料,剛到村西頭,就被外婆察覺。
聽到外婆的話,倪兆蘭拔出腰間的手槍,三步并作兩步沖出家門,向村北的荒田急跑而去。
幾分鐘后,還鄉團就闖進了倪家門。“倪兆蘭人呢?”為首的家伙責問告密的董某。
“我親眼看到她進屋的。”董某自信的回答。
“沒有走遠,碗里的湯還是熱的呢。”一個還鄉團捧著碗報告。
“那一定向北奔荒田了,快追!”
還鄉團紛紛向村北奔去,一邊開槍一邊大喊:“倪兆蘭,你跑不了啦,趕快投降”。
奔跑中的倪兆蘭,被前面一條大河(現名紅旗大寨河)擋住了去路,只要過了河,就可以擺脫敵人的追趕,回到三鄉聯防隊防區。可是,放眼望去,河上既無木橋,更無船可渡,而她又不會游泳。看來只有和敵人死拼到底了。想到這里,她停下腳步,迅速轉身埋伏在一座土墳后面,向追來的敵人還擊……
危急時刻,倪兆蘭聽到背后河中有竹篙撐船的聲音。轉身一看,河對面岔口中,有一條糞船向南駛去,看樣子是準備送肥下田的。倪兆蘭趕忙大喊:“大哥,快把船撐過來!”
撐船人聽到喊聲,向南望了望,再聽槍聲在響,準備把船往回撐。
看到船上的人有點害怕,倪兆蘭急中生計:“大哥,不要怕,我是新建鄉鄉長倪兆蘭,河北全是我們游擊隊的人啊!”
撐船人聽到倪兆蘭的喊話,連忙把船靠到了南岸:“倪鄉長,原來是你啊,剛才沒有聽清楚,快上船走!”
倪兆蘭快步跳上了船,仔細一看,原來是范呂舍的老沈。土改復查時,倪兆蘭到他家搞過調查,當時他家分了地主3畝田,全家從內心感謝共產黨。
“真為難你了”,倪兆蘭感激地說。
“哪里的話,只要是共產黨的干部,我就是拼了命也要救!”老沈邊說邊快速把船撐向北岸。
這時,河北方向響起密集的槍聲,三鄉聯防隊的同志趕來增援了。河南的還鄉團見勢不妙,只好灰溜溜地撤回戴窯據點。
新中國成立后,每當倪兆蘭回憶起戰爭年代的往事,總是提到村民的救命之恩:“戰爭年代,如果離開了群眾,我們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