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 高鳳英:蘇中劉胡蘭
高鳳英:蘇中劉胡蘭
作者:嚴德本 王桂華 謝春林 印玉文 陸鎮旺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2-03 瀏覽次數:8328
1947年3月,延安《解放日報》在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的社論《新時代的花木蘭》中寫到“: 我們要學習蘇中高鳳英和晉綏劉胡蘭的光輝范例,領導廣大婦女和敵人作誓死不屈的斗爭”。延安電臺也播發了她的英雄事跡。
1946年8月蘇中七戰七捷后,國民黨軍隊占領了姜堰鎮,組織還鄉團,建立反動政權。中共紫石縣姜北區委在俞九舍的一座車棚里召開了縣區干部緊急會議,區委書記動員大家拿起槍桿子開展游擊戰爭,同時安排體弱干部和婦女同志轉移到相對安全的地區工作。高鳳英在會議上首先表態:“堅持斗爭到底,決不后退。敵人有兩條腿,我們有一雙腳,敵人人多武器好,我們有千千萬萬人民的支持,一定能打敗反動派,請區委給我一支槍!”經研究,區委給了她一支槍。從此,她成了區隊唯一的女游擊隊員。
高鳳英,1925年出生于蘇中紫石縣的一戶貧苦漁民家庭。7歲開始學撐船、下網,逐漸練就了游泳、扎猛子(潛水)、踩水過河的本領。父母雙亡后,年僅13歲的高鳳英被迫成了他人的童養媳。誰知,災難又一次降臨到她的頭上,未婚夫病逝,高鳳英成了“望門寡”。后經舅舅撮合,與當地的雇農姚長山結婚。姚長山有一個雙目失明的母親,婚后不久,他到泰州拉黃包車糊口,姚母靠高鳳英拉著乞討度日。后來姚長山害怕與鬧革命的高鳳英一起生活,就一個人偷偷跑到上海拉黃包車。高鳳英的這次婚姻就此結束了。
1944年,苦大仇深的高鳳英被選為雙堡鄉婦抗會主任。1946年土改運動中,她帶頭斗地主、分田地,帶領鄉親們開墾湖灘荒地50多畝,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6年8月的一天,頑自衛隊(還鄉團)30多人竄到尤家莊搶糧,區隊下令要把河南的敵人打回去,高鳳英一步跨一個田畈子,沖到隊伍前面,一躍占領了河堤,就勢一滾跳入河中,端著槍踩水過河,第一個到達對岸向敵人開槍射擊。敵人見游擊隊已經過河,丟下搶的糧食逃走了。戰斗結束后,同志們稱贊高鳳英有過河如履平地的本事。
之后不久,敵人圍攻游擊隊。敵機槍手占領河岸邊的制高點,掃射的子彈把游擊隊壓得抬不起頭來。高鳳英一個猛子扎到水里,神不知鬼不覺地游到對岸,那個機槍手還沒明白怎么回事,就被高鳳英連人帶槍一起拉進了水里。高鳳英憑借漁家人水中硬功夫,多次與敵人搏殺于湖蕩中,先后擒獲3個敵人,繳獲長短槍3支。她還多次打扮成賣魚姑娘潛入敵人據點貼標語、撒傳單,敵人幾度封鎖大街小巷搜索,也尋不著她的蹤影。
姜北區隊有一個與高鳳英同鄉的司務長,對高鳳英的工作和生活都很關心,讓從來只知道關愛別人的高鳳英感到溫暖,兩人遂產生了感情。有一天深夜,高鳳英站崗值班,司務長悄悄過來,對高鳳英說:“現在形勢比較危急,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我們不如找個地方住下來過過安穩的日子。”說著從口袋里掏出兩只金戒指塞到高鳳英的手里。高鳳英感到意外,追問金戒指從哪來的。司務長支支吾吾不肯說,高鳳英猜對方八成貪污了隊里的伙食費!司務長走后,高鳳英陷入痛苦之中,很快她做出了選擇。次日天剛亮,高鳳英找到區隊長,匯報了男友的情況,同時上交了兩只金戒指。司務長受到處分,高鳳英這一段戰地戀就此夭折。
1947年1月14日,紫石縣團和姜北、白米、沙崗、臺南區隊主動出擊,分頭伏擊下鄉掃蕩的敵人。天剛亮,設伏在陳家莊的一路區隊員乘敵不備,突然襲擊,擊潰敵人的一個尖刀排,敵機槍手被擊斃,繳獲了一挺機槍和兩箱子彈。敵人在國民黨泰縣縣長丁作彬的帶領下向我方反撲,我縣團向四面環水的沙崗高家垛迅速轉移。中午在高家垛吃飯時遭敵人層層包圍。高鳳英爬上樹察看敵情時,腿部中彈,鮮血染紅了褲子,經簡單包扎后被同志們安置在熙二奶奶家。我縣團利用草堆、房屋抵抗敵人的進攻,由于敵我力量懸殊太大,縣團蒙受重大損失,損兵三分之二。部隊突圍后,敵人進莊搜索,先后兩次闖進熙二奶奶家,都被熙二奶奶以“這是我女兒,被流彈打傷”搪塞過去。
天快黑了,敵人再次搜查,由于叛徒告密,高鳳英被捕。她被押到一個祠堂里,敵人將她吊在屋梁上,在皮鞭的抽打下昏死了過去。第二天清晨,敵人又把高鳳英綁在一棵榆樹上。敵人的百般折磨沒有得到高鳳英的一句口供。15日中午,敵人把她押到高家垛南邊空地上,兩聲槍響,高鳳英犧牲了。時年22歲。
1947年3月,延安《解放日報》在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的社論《新時代的花木蘭》中寫到“: 我們要學習蘇中高鳳英和晉綏劉胡蘭的光輝范例,領導廣大婦女和敵人作誓死不屈的斗爭”。延安電臺也播發了她的英雄事跡。
1995年4月,高鳳英烈士墓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定為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占地22.3畝的高鳳英烈士陵園建成。
高鳳英和劉胡蘭一樣,“生的偉大,死的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