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老兵風采 > 從“水上蛟龍”到人民海軍——新四軍海防部隊為新中國海軍建設奠基
從“水上蛟龍”到人民海軍——新四軍海防部隊為新中國海軍建設奠基
作者:王茂華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6-14 瀏覽次數:8334
新四軍東進黃海邊的部隊,針對靠海作戰的特殊斗爭環境,創建和發展了海防部隊,同時也為新中國的海軍建設奠定了基礎。
新四軍東進黃海邊的部隊,針對靠海作戰的特殊斗爭環境,創建和發展了海防部隊,同時也為新中國的海軍建設奠定了基礎。
新四軍創建和發展海防部隊的實踐過程
1940年10月,新四軍蘇北指揮部按照中央軍委的命令,委派陶勇司令、劉先勝政委率領第三縱隊(次年初改為一師三旅)東進(南)通如(東)海(門)啟(東)地區。掘港,海防重鎮,東、南、北三面環海,古為倭寇首犯要地。陳毅視察掘港時說:“掘港這地方很重要,是蘇北的鑰匙,控制住它,對我軍建立蘇北抗日民主根據地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1941年2月,新四軍一師東進之后,日軍對蘇中、蘇北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掃蕩,并到處建立據點。日偽軍欺我新四軍沒有海軍,妄圖以優勢兵力、兵器將新四軍逼入海邊予以殲滅。當時,整個通如海啟的情況是非常復雜的,不但有國民黨頑固派和雜牌軍,有日偽軍,還有海匪,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極大威脅。
面對嚴峻形勢,陶勇建議建立新四軍水兵,讓“旱鴨子”變成“水上蛟龍”。他向粟裕師長作了匯報,粟裕馬上回復“積極贊同”。其實,粟裕在腦海中,也已確立了建立海防部隊的戰略思想。他適時提出要創建具有蘇中特色的江海平原水網地帶與大海進行海陸聯防的敵后抗日根據地。而要實現這一戰略目的,首先必須創建和發展海防部隊。
1941年3月,為了盡快奪取主動權,實現控制和占領沿海海面的目標,粟裕在掘港鎮束公館宣布,準備將三旅獨立團留守處改成了三旅海防團,首任團長由朱堅擔任。1941年4月,蘇中軍區海防大隊在何家灶成立,負責保衛軍區后方和海上的行動。
之所以選何家灶作為創建海防部隊的地點,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何家灶的戰略地位重要,這里南起長江口,北至連云港,南來北往的大小船只都要從這里通過。二是何家灶早就有了革命活動,基礎條件好。這里組建過漁鹽民自衛隊、蘇中軍區海防大隊,老百姓抗敵自衛情緒高。同年11月5日,蘇中軍區下撥三個警衛連,在何家灶廟場正式建立了蘇中軍區海防團。粟裕看到列隊的海防戰士,高興地稱贊道:“我們創建的是中國人民第一支土海軍!你們來干,一定要干好!”粟裕對陶勇、吳福海等明確交代了海防團的任務:“首先是為蘇中軍區開展反‘清鄉’斗爭服務;二是打擊敵偽、海匪,保護漁民正常下海生產;三是開辟一條海上交通線,保證物資運輸暢通。”
面對干部戰士不熟悉水性,沒有海上作戰經驗的情況,粟裕非常著急。他不僅要求部隊要加強海上適應性訓練,而且還多次親自去海上指導部隊訓練。干部戰士在攻克暈船嘔吐這道難關的同時,積極開展海上軍事訓練。當時,海防戰士手中只有步槍,子彈也不多,手榴彈也很少,除此之外只有大刀。海上的訓練難度,顯然要比陸上的訓練難度大得多,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訓練,戰士們無論是在打靶、投彈、游泳等主科目訓練方面,還是在其他配套性科目訓練方面,都練出了一套過硬殺敵本領。
為了壯大海防部隊的力量,新四軍東進黃海邊的部隊將收編的孫二富部和陸洲舫部,分別改編為蘇中軍區海防二團、三團。蘇中軍區海防縱隊于1944年8月7日成立,從此,新四軍東進部隊有了一支初具規模的海防部隊。南到長江口,北到連云港,遼闊的黃海海面成了海防部隊縱橫馳騁的戰場。日本《朝日新聞》驚呼:“華東沿海從連云港起到上海止,發現游移不定的新四軍水兵。”
新四軍海防部隊在斗爭中發揮重要作用
海防部隊一建立,就進行反封鎖、反掃蕩和打擊海匪、海盜的斗爭。1941年夏,海防大隊長凌海波帶領警衛員潘和明,冒著生命危險,深入海匪駐地,向海匪宣傳抗日道理。后來,一個王姓海匪頭子被感動,表示愿意帶著隊伍參加新四軍。1942年12月,在日軍發動對蘇中軍區實施冬季大掃蕩的情況下,按軍區命令,海防大隊長凌海波率船隊,從何家灶出發,將蘇中軍區后方機關從海上轉移到蘇北老黃河口一帶。這次戰略轉移,保證了蘇中軍區進可攻、退可守的態勢。海防縱隊成立后,更加大了投入海戰的力度。比如,海防縱隊的陸洲舫部隊在一團配合下,向啟東出擊,一番激戰,俘虜了20多個日本兵,繳獲了3只汽油劃子。有一次,敵人襲擊海防部隊的訓練場,企圖搶劫一門九二步兵炮(蘇中軍區當時僅有的一門炮)。炮連官兵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奮起迎戰,等敵人靠近后,指導員金城下令開炮,三發炮彈發射岀去,兩只敵船被打沉。由于這次敵人吃了大虧,以后再也不敢到海防部隊的防區來了。
1944年農歷三月,各地漁船到呂四漁場開網捕魚。崇明漁霸兼漢奸仲兆奎匪幫乘機登船打人、搶魚。蘇中軍區海防二團團長孫二富迅速帶領9只木帆船出擊,其他兩個海防團也派戰船趕來助陣。29只戰船分三路夾擊,殺得海匪大敗而逃。1945年春,正處于黃花魚汛期,海匪仲炳炎在國民黨頑固派的唆使下,從長江口外前來進犯,企圖把新四軍海上力量逼走。當時,海防縱隊主力全部出動,還有不少漁民也參加了戰斗勤務,幫助海防縱隊判斷氣候、水情并掌舵。縱隊官兵英勇頑強,每只船都能單船作戰,排長顧則圣勇敢地靠上對方船只,把頑匪炸得血肉橫飛。狡猾的仲炳炎看到敗局既定,便借自身船速快的優勢,張帆逃走。海防縱隊一直窮追到長江口,有兩只敵船因受到撞傷,在倉皇逃竄中沉入大海。
當時,日偽軍對蘇中四分區筑了長達300多里的竹籬笆封鎖線,封鎖了沿江沿海所有港口。在斗爭形勢非常緊張的情況下,被服廠、榴彈廠、野戰醫院、江淮銀行及一師機關、分區機關都搬到海船上。一師的軍工部、兵工廠搬到了如東何家灶,靠近海防團。海防部隊無論是在海上運輸軍需物資,還是護送人員,無論是掩護漁民岀海生產,還是同日偽軍、海匪開展海上戰斗,干部戰士都不辱使命。尤其是在反清鄉斗爭中,海防部隊發揮了陸上部隊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比如,在1943年初,海防團用木船護送陳毅派往上海去執行任務的馮少保,并護送蘇中區黨委書記劉炎去上海養病。9月下旬,蘇中軍區打入日偽軍中的“湯團行動”已取得成功,湯團在暴動勝利后返回四分區抗日根據地,海防團在何家灶接送湯團傷員和家屬。10月31日晚,海防團配合特務營奪取豐利,孫二富帶領機炮連助戰,經過4天的激戰,徹底消滅了頑抗的守敵,并擊退了栟茶等處的援敵,生俘偽團長紀雄以下千余人,繳獲迫擊炮3門,擲彈筒5個,輕機槍13挺,步槍近千支。在1944年6月26日的南坎戰斗中,海防部隊與陸上部隊協同作戰,一團六連用7 條船將活捉的日軍12 人和偽軍100 多人送到三倉河。實踐證明,新四軍海防部隊不僅沉重地打擊了日偽軍及海匪,保護了鹽民、漁民和商船的安全,而且也推動了蘇中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建設。
新四軍海防部隊為奪取解放戰爭勝利和新中國海軍建設奠定了基礎
在抗日戰爭勝利后的1945年9月,蘇中軍區海防縱隊改名為華中軍區海防縱隊,由吳福海擔任縱隊司令員。1946年3月,國民黨企圖獨霸燕尾港鹽場。華中財委書記曾山和華中軍區副司令員粟裕決定,一定要在國民黨軍隊進攻之前將鹽搶運完畢。吳福海受領任務后,動員了蘇中、蘇北沿海船只400多條,民工幾萬人搶運。海縱40條海船裝鹽護航,在行駛途中與海匪馬洪亮進行了激烈的戰斗,約用了一周時間,將鹽搶運完畢。在1949年4月21日的渡江戰役中,由位于南京以東長江下游的一線海防縱隊汽艇大隊為突擊隊,首先渡江,沖破了敵人的江上防線,為整個大部隊渡江創造了有利條件。訓練大隊指戰員駕駛著木帆船,冒著敵人的炮火,穿梭于江面上,往返十多次運送數千名陸軍指戰員渡江。
海防部隊在創建和發展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培養了一批急需的干部,這不僅為中國人民海軍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且也在中國人民海軍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海防部隊的大多數干部進入蘇中軍區海防縱隊的各級領導班子,乃至人民海軍的領導層。如三旅旅長、四分區司令員、創建三旅海防團的主要決策者和組織者陶勇,后為蘇中軍區海防縱隊司令員、華東海軍司令員、中國人民海軍副司令員、東海艦隊司令員、海軍中將。四分區政委、三旅海防團主要決策者姬鵬飛,后為兼任蘇中軍區海防縱隊政委。蘇中軍區海防團繼任團長吳福海,后來擔任了華東軍區海軍第一縱隊司令員。三旅海防團首任團長朱堅,后為海軍后勤部營房部副部長。三旅海防團繼任團長孫二富,后為蘇中軍區海防縱隊副參謀長、參謀長等等。開國將帥對這些干部有著高度評價。比如陳毅在高度贊揚陶勇所率領的部隊時說:“這個部隊善于河川水網、夜間和運動作戰,善于阻擊野戰,到山東后,又善于攻堅戰,戰術比較全面,在華東戰場做出了貢獻。”。
蘇中軍區海防大隊、海防團、海防縱隊是人民解放軍華東海軍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