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老兵風采 > 法律扶貧朱家崗——江蘇省司法廳法律扶貧記事
法律扶貧朱家崗——江蘇省司法廳法律扶貧記事
作者:程遙 孫修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5-30 瀏覽次數:8332
朱家崗,昔日抗日戰場、革命老區,卻因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產業結構單一、觀念滯后等諸多原因,“十三五”期間,依然被確定為省級經濟薄弱村, 全村579戶農戶中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就有164戶,低收入人口531人,是全省重點扶貧地區之一。
朱家崗,昔日抗日戰場、革命老區,卻因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產業結構單一、觀念滯后等諸多原因,“十三五”期間,依然被確定為省級經濟薄弱村, 全村579戶農戶中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就有164戶,低收入人口531人,是全省重點扶貧地區之一。
2016年年初,作為江蘇省委駐泗洪縣幫扶工作隊成員單位,江蘇省司法廳直接對口扶貧朱家崗村。
調查摸底問需求
“我老公唐躍幫同村孫佩宏家辛辛苦苦干了7 天活,說好了工錢200元一天,共1400元,但拖到現在也沒給。家里3 個孩子都要上學,靠著幾畝地收成過日子,這筆錢對我們來說不算小數。”朱家崗村一組村民馬魯丞在曹廟鄉司法所所長朱昂梓和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員孫文琴上門走訪、調查摸底時,一口氣倒出了埋在心頭近兩年的怨氣。
馬魯丞沒有想到的是,她訴說的情況被孫文琴一一記錄在江蘇省泗洪縣司法局定制的《法律扶貧聯系卡》上。過了不到一周的時間,朱家崗村司法行政服務站調解員袁妮娜就按照工作流程,將當事雙方約到調解室面對面調解,40分鐘后,馬魯丞就當場拿到了孫佩宏給付的1000元工錢,并簽下調解協議,雙方握手言和。
法律扶貧工作中,為獲得準確的一手資料,江蘇省司法廳對口扶貧工作人員和鄉、村工作人員一道,對全村貧困戶開展了一次入戶調查,挨家挨戶走了一遍,一一進行精準調查摸底,對村里的貧困戶情況了如指掌,并及時幫他們解決問題。
——王正華,男,65歲,小學文化,患膽囊炎;配偶吳月平,66歲,文盲,患腦血栓,喪失勞動能力。老兩口醫療費支出較多,屬典型因病致貧,希望能夠納入低保范疇。
——朱輝,男,46歲,初中文化,患腰椎病,配偶孫翠花,患風濕性關節炎。大兒子讀高中,二兒子讀小學,每年學費支出較多,屬因學致貧戶。2017年朱輝在南京從事外墻保溫工作,包工頭欠4000元工資至今未付,希望通過法律途徑幫助解決。
——朱昌永,男,65歲,2017年因為患病脾臟摘除;妻子陳士榮,58歲,患有胰腺癌,正在住院治療,生活較為困難。因病欠親戚12萬余元,通過網上“輕松籌”籌集了3萬元,希望解決家庭成員大病住院二次報銷問題。
——周元之,男,89歲,妻子去世、兒子去世,無其他收入來源,三個女兒分別住朱家崗村、曹廟鄉武崗村、青陽鎮,平時對他很少照顧,希望政府出面讓三個女兒盡到贍養義務,解決自己的養老問題。
……
時值酷暑,大家堅持“5+2、白加黑”的工作方式,挨家逐戶進行走訪調查,切實摸清家庭人口、住房情況、生活條件、經濟收入、貧困原因、法律需求等信息,共走訪群眾500多戶。
入戶調查之后,他們又與村委會一道開展評議,對擬定的164戶貧困戶在村委會公示欄進行了公示,接受群眾監督,既確保不遺漏一個貧困戶,也確保每一個貧困戶的真實性。
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他們還對164戶貧困戶進行了建檔立卡,并根據走訪調查,整理出貧困群眾的各類法律需求216件,做到底數清、情況實,實行動態管理,為后續開展精準法律扶貧奠定了基礎。
精準施策攻難關
2018年,江蘇省司法廳法律扶貧工作組針對全村尚有73 戶貧困戶沒脫貧的實際情況,組織縣鄉兩級司法行政工作人員、村(社區)司法行政服務站工作人員、司法行政領域社會組織、律師、公證、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并協調村(社區)基層干部配合參與,對該村組織了一次特殊的“法律體檢”,緊盯病、殘等致貧主因,逐戶上門走訪扶貧對象,建立法律檔案,找準扶貧攻堅突破口,在人員、政策、項目、措施等方面精準施策,切實打好扶貧攻堅戰。
選派洪澤湖監獄三級警長李煒君走馬上任朱家崗村第一書記。李煒君一方面帶領支部一班人認真學習中央、省、市有關扶貧攻堅文件、政策,一方面走訪調研,了解群眾思想、收集扶貧信息、探索扶貧途徑,針對因為種植蔬菜等經濟作物沒有固定銷路,很多農民都不敢多種的實際情況,為了引領老百姓調整經濟結構,他們確定了建設肉牛養殖場、脫水蔬菜加工廠等扶貧項目,并和村委、鄉里商定了村5年發展規劃。
為低收入戶建立了14個方面24個子項的合法權益清單,打出了變法律幫助“依申請辦理”為“主動上門服務”、變集中服務為簽約“家庭法律顧問”、變區域內服務為跨區聯動“三個轉變”惠民“組合拳”,3個月就解決了一批低收入家庭多年未解決的“老大難”問題。
聯合蘇州市司法局與朱家崗村建立了“結對幫扶對子”,援建了朱家崗村司法行政服務站,建起了互聯網律師事務所泗洪服務站,引入蘇州太倉、常熟優質律師資源掛鉤幫扶,并建立了“法潤民生”和“法律扶貧”兩個微信群,全天候把握、回應群眾各類需求。
江蘇省司法廳還通過組織廳直機關黨員干部、監獄戒毒單位干警、公共法律服務人員開展基礎設施援建,以及對困難群眾進行慰問、送法送書進村、愛心捐助兒童等各類活動,實施多層次幫扶。
去年底,朱家崗村作為江蘇省級經濟薄弱村,終于順利實現脫貧“摘帽”。
法律維權助扶貧
朱家崗村四組貧困戶周久林,80多歲,雙腿二級殘疾,喪失勞動能力,長子去世,妻子、次子都患有智力障礙。2017年,周久林生病花費4萬余元,治療費用全是向親朋鄰里籌借的,借款用低保金逐步償還。
江蘇省司法廳法律扶貧工作組在走訪中進一步了解到,周久林將自己的17.5畝責任田轉租給了同村3組的韓發文耕種,轉租費為每年8500元,租金只是口頭約定并沒有簽訂承租協議。周久林希望扶貧工作組能幫他與韓發文簽訂一份有法律效力的承租合同。
了解到周久林的相關情況和訴求后,法律扶貧工作組隨即協調泗洪縣司法局、曹廟鄉政府等部門在朱家崗村進行了現場會辦。由泗洪縣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員王士山聯系承租方韓發文來到現場,雙方就該土地轉租事宜進行了交流協商,簽訂了《土地轉租合同》并達成以下協議:周久林的17.5畝土地按照約定以8500元/年的價格轉租給韓發文,韓發文于每年7月10日、12月10日前分兩次分別支付周久林4000元、4500元的土地轉租費用,若韓發文不再轉租周久林的土地,需提前與周久林協商。泗洪縣公證處為該《土地轉租合同》免費辦理了公證。
法律扶貧工作中,扶貧工作組針對收集到的群眾合法訴求,切實發揮自身職能作用,一件一件落實,運用專業的法律知識,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使他們的法律訴求得到及時解決。
朱家崗村一組朱昌永,男,65歲,2017年因為患病摘除脾臟,妻子患有胰腺癌,正在住院治療,因病欠親戚12萬余元,是典型的因病致貧戶。朱昌永希望能夠納入低保貧困戶范疇,解決家庭成員大病住院二次報銷問題。
法律扶貧工作組對朱昌永的訴求情況進行了分析研究,聯系實際制定解決辦法,使問題得到圓滿解決。
他們主動向縣民政局、縣醫保中心詳細了解醫保報銷的相關政策,經咨詢了解得知,對于因患重病產生高額醫療費用通過新農合醫療報銷后仍負擔較重,可以納入二次報銷范疇,其前提條件一是大病、二是低保貧困戶。要想解決朱昌永及妻子陳士榮的手術、住院費用的二次報銷問題,首先必須將之納入低保貧困戶范疇。為此,工作組專門聯系曹廟鄉扶貧辦及朱家崗村干部,反映朱昌永的家庭情況及訴求。
朱昌永的訴求很快得到了曹廟鄉民政辦答復,可以按程序申請。扶貧工作組立即指定專人幫助朱昌永辦理低保申請手續,由曹廟鄉司法所工作人員協助朱昌永起草了低保申請、整理相關材料,并幫助其向村委、鄉民政辦遞交了申請。2018年4月9日,鄉民政辦通知朱昌永家庭低保申請已經審核通過,將被納入低保貧困戶范疇,自2018 年二季度始享受低保貧困戶政策。朱永昌家庭不僅可以享受大病二次醫療報銷,還可以享受鄉鎮合作醫療定點醫院序列疾病,免費住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