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聞動態 > 社區書記唐珍旗“飄揚”千百家等簡訊
社區書記唐珍旗“飄揚”千百家等簡訊
作者: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傳媒網 日期:2022-05-25 瀏覽次數:8325
社區書記唐珍旗“飄揚”千百家
(張生根)唐珍旗,蘇州市姑蘇區滄浪街道泰南社區黨委書記。該社區有3682戶居民,在抗疫的日子里,居民說,唐書記就像一面旗,哪里需要飄揚在哪里。核酸檢測、居家監測、開具健康卡,社區組織工作井然有序。全社區15次核酸檢測103905人次,無一陽性。唐珍旗的家距社區16華里,母親患癌癥術后要照顧,剛上小學的女兒要陪伴,唐珍旗連續76天夜以繼日,舍小家為大家。
黃山市屯溪區新四軍歷史研究會成立
(張伊)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4月30日,安徽黃山市屯溪區新四軍歷史研究會成立大會召開。中共屯溪區委書記吳旭光、區長楊林、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朱學軍、區政協主席袁震宇等領導以及區新四軍歷史研究會會員參加會議。黃山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汪明潔、黃山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汪濤出席會議。屯溪作為新四軍及皖南游擊隊活動和發展的見證地,給新四軍歷史研究提供了豐富內容。吳旭光說,“今天是屯溪和平解放73周年紀念日,我們成立新四軍歷史研究會,有著特殊紀念意義。”屯溪區新四軍歷史研究會聘請方梅、李曉帆、劉華明、聶皖輝、張懷旗為名譽顧問,何瑞林、羅文田、賀小華為學術顧問。區政協副主席江健當選首屆屯溪區新四軍歷史研究會會長,汪華紅、李月軍、許士光、朱煥然、俞旺忠為副會長。
浙江武義縣編印中小學校紅色教材
(胡國標)革命老區浙江省武義縣,組成中小學生黨史教育鄉土教材編委會,編寫了黨史教育教材一套3冊《紅色豐碑》。自2018年9月起,列入全縣41所初中、小學紅色傳統教育的教材,成為新時代黨史進課堂的武義樣板。
武義縣中小學紅色教材《紅色豐碑》
安徽師大新發現新四軍木刻宣傳畫
(裘鳳)最近,安徽師范大學博物館展出3幅新發現的新四軍木刻油印宣傳畫(見下圖):《新四軍是人民自己的軍隊》《報名參加抗戰打鬼子》《堅持敵后抗戰收復失地》。印在宣紙上的作品,采用油印套色技法,時代久遠,套色褪去鮮艷色彩,紅色大字標語字跡依稀可辨,稱得上抗戰時期的版畫佳作。
文獻紀錄片《烽火家書》勵志后人
(孫沂鳳)由安徽省蚌埠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中共蚌埠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蚌埠多林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攝制的文獻紀錄片《烽火家書》,取材于蚌埠市檔案館珍藏的胡孟君烈士的15封抗戰家書。胡孟晉,1912年生,安徽舒城人,曾擔任新四軍戰地服務團組長、司令部秘書、縣委宣傳部部長等職。1947年7月22日,胡孟晉在解放戰爭中不幸離世,年僅35歲。胡孟晉烈士生前與妻子張惠的家書,飽含著對國家、人民的滿腔忠誠和對愛妻、幼子的無限深情。
渡江戰役紀念館合作聯盟成立
(南京日報)近日,渡江戰役紀念館(地)合作聯盟在南京成立。該聯盟匯集了江蘇、安徽、上海、浙江等地20家渡江戰役相關的紀念館、革命舊址、陵園等,致力于渡江戰役主題資源的整合利用和紅色文化的區域合作交流,為革命精神的研究和傳承探索了新的模式,為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注入了紅色動力。在聯盟成立儀式上,通過了聯盟章程,同時給聯盟成員單位頒發了標識牌。儀式后,南京大學歷史學院院長張生作了題為“渡江戰役的歷史地位與時代價值”的學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