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我與新四軍 > “筑巢引鳳”:碧水藍天西麓村
“筑巢引鳳”:碧水藍天西麓村
作者:潘春華 許金生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3-08 瀏覽次數:8391
走進茅山腳下的西麓村,頓覺神清氣爽,綠樹成蔭,山青水碧,鳥語花香。
走進茅山腳下的西麓村,頓覺神清氣爽,綠樹成蔭,山青水碧,鳥語花香。
村民劉樓高家,220平方米的別墅式小樓,廚房整潔,餐廳寬敞明亮,房間布置溫馨;40多平方米的院落里陽光充足。“這些年村里最大變化要算環境的變化。”劉樓高對筆者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村里為壯大集體經濟,先后開辦了磚瓦廠、化工廠、燒結廠?!按鍍蓉Q著六七個大煙囪,每天濃煙滾滾,家家戶戶屋里屋外都飄著黑灰,別說曬東西,連眼睛都睜不開?!?/span>
“家家怨、人人罵?!蔽髀创妩h委書記蔡扣成回憶起當年,感觸更深。發展村集體經濟、致富百姓顯然沒有錯。錯在哪里了呢?談朝文說,村兩委班子經過“ 沉痛反思”,總結出“沒有藍天,沒有良好環境,就沒有民生幸福可言”的經驗教訓。
2004年,西麓村利用關閉污染企業的補償款和通過村民入股形式募集的700萬元,在燒結廠原址上建成了1.7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筑巢引鳳,開啟了打造“房東經濟”的清潔化新型發展模式。目前,已經建成高標準出租廠房3萬多平方米,總投資達5000多萬元,采取廠房出租和折價入股的方式,先后引進了十余家企業落戶,全部是無污染、高效益的企業,并安置村里剩余勞動力600多名。“房東經濟”已成為西麓村集體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2017年,全村總產值達到5億元,村集體收入380多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2.1萬元,高于全區平均數的10%。
隨著村級收入的增加,西麓村結合小康示范村建設,統一規劃、統一改建,修筑村級道路18公里,實現了村內道路成網、戶戶相通;進行了全面的廄改、廁改及廚改;建造別墅式村民住房44幢;村里不僅建立了警務室,還投資10多萬元,添置了一輛治安巡邏消防車,平時用于夜間治安巡邏,發生火警可用于消防,增加了村民安全感;新建了總面積近5000平方米的村老少活動中心2個、文體廣場花園4個,家家戶戶裝上了數字電視和寬帶網絡,并組建了一支70人的文藝宣傳隊,經常組織開展各種文體活動,增進了村民間的友誼和鄉情。
村里農業生產的用水、用電都不再需要村民掏錢。2016年,西麓村1900平方米的便民服務中心大樓正式啟用,按一站式服務的要求,很多事情村民不出村就能辦成。村里投資20多萬元,建起140多平方米村衛生室,基本的醫療保健設施齊全。所有村民已納入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農合,實現了“病有所醫,老有所依”。
村居環境改善的同時,西麓村一直把村民的道德建設當作一項大事來抓,制訂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規民約》,開展“十星級文明戶”“五好家庭”“好婆婆”“好鄰里”等創建評選活動,引導廣大村民爭做“文明村民”。全村涌現出文明家庭260戶,文明示范戶12戶。近10年來,全村無一越級上訪、無一黑惡勢力敲詐勒索事件。用當地群眾的話說“我們西麓村可以說是安居樂業、政通人和、欣欣向榮?!?/span>
西麓村地處茅山老區的丘陵地帶,土地貧瘠,易澇易旱,原本是個經濟薄弱村,歲月變遷讓西麓村脫胎換骨,現在已經發展成一個富裕、文明、整潔、民主、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前不久,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區)、文明村鎮、文明單位評選結果揭曉,西麓村榜上有名,被授予“全國文明村”稱號。同時,該村又被國務院僑辦評為“國家級社區僑務示范單位”。
面對“全國文明村”榮譽,蔡扣成坦言,發展中還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村中一些道路雖然進行了硬化,但是排水設施還未建成;村里還有一些衛生死角,影響村民生活環境及村容村貌。他們將再投入150萬元到200萬元,讓西麓村來一次大提升、大變樣。“讓村民實實在在享受到實惠,切實感受到‘全國文明村’所具有的幸福感,無愧這塊金字招牌?!辈炭鄢烧f。
我們期待茅山老區小村莊再次的“蝶變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