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以鐵軍精神感悟青少年————浙江省新四軍研究會浙東分會宣講活動紀實
以鐵軍精神感悟青少年————浙江省新四軍研究會浙東分會宣講活動紀實
作者:劉義夫 責任編輯:陸靜高 來源:《鐵軍》2012年第5期 日期:2013-10-31 瀏覽次數:8376
多年來,浙江省新四軍研究會浙東分會宣講團堅持不懈向青少年宣講新四軍光輝戰斗歷程。2011年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誕生90周年,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爆發100周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80周年。浙東分會宣講團充分利用這些重要的紀念日資源進行豐富多彩的宣講活動。
多年來,浙江省新四軍研究會浙東分會宣講團堅持不懈向青少年宣講新四軍光輝戰斗歷程,進行理想信念及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推動青少年牢記歷史,珍惜今天,為努力開拓更加美好的明天而求學進取。
2011年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誕生90周年,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爆發100周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80周年。浙東分會宣講團充分利用這些重要的紀念日資源進行豐富多彩的宣講活動。
多彩的形式
中國共產黨為了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領導人民和人民軍隊與階級敵人、民族敵人進行了氣壯山河的浴血奮戰,卓絕的斗爭,鑄造了堅定的鐵軍精神。
鐵軍精神是人民軍隊優良傳統的集中反映,共產黨人優良作風的生動展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精神的充分體現。老一輩共產黨人,新四軍老戰士有責任傳承鐵軍精神,像接力棒一樣,一代一代傳下去,使鐵軍精神發揚光大。
2011年,浙東分會宣講團乘著強勁的東風,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人民軍隊的鐵軍精神,結合老戰士老同志的斗爭經歷和生活經歷開展宣講活動,去教育廣大青少年。
宣傳活動方式不拘一格,有大、中型講座,有座談會進行雙向交流,有接受大、中、小學生集體來訪個別來訪和報刊記者登門走訪。人數或多或少,視情而定,有上千人、幾百人、幾十人、十幾人不等,盡量避免那種先生講學生聽的灌輸式的方法,由老戰士回答莘莘學子提出的問題。人數少時,老戰士就與孩子們促膝談心,講解人生困惑的問題??傊?,他們做到來者不拒,有求必應,百問不厭。
省會宣講團兼分會宣講團顧問、新四軍老戰士許民同志,近幾年來由于健康原因,不能參加正常的宣講活動,但有時在家中接待學生和記者,產生了很好的社會效果。
2011年的宣講活動,碩果累累,根據不完全統計,全年共宣講大小規模不等101場次,聽講人數為18600人。
一年來宣講團成員足跡遍及杭州大、中、小學,社區和單位。有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杭州師范大學等高校;有杭州市采荷中學、夏衍中學、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團、茅以升實驗學校、天成教育集團、省教育科學院實驗學校等中小學;有杭州市江干區健風社區、西湖區東山弄社區、杭州市景區金沙港社區等;還有浙江省《青年時報》、杭州市公安特警支隊江干大隊、杭州市江干區閘弄口街道黨工委新黨員培訓班等大小單位42個之多。
宣講團全年在各種報刊上發表文章22篇,有的還在各種征文活動中獲獎。
熱烈的反響
為學習黨90年來的光輝戰斗歷程,浙江大學電器工程學院四位大學生,在共青團浙大團委的支持下,于2011年春節前夕對楊光等老黨員進行了走訪。老戰士分別向他們講述了自己在黨的領導下,對敵斗爭的經歷和成長、成熟的過程,并對大學生們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同學們深情地說:“無數烈士的鮮血,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要有崇高的抱負。那悲壯的歷史,激發了我們強國的使命感,一定不能忘記黨和人民所賦予我們的使命和責任,革命戰爭年代留下來的精神,需要我們去傳承?!?/span>
9月23日,在浙大云峰學園《相約星期五》的活動中,舉辦了《辛亥革命百年啟迪》的主題講座,200多名大學生黨員聽取講座,大學生黨員們紛紛撰寫文章,暢談自己的感想。田宇青同學寫道:“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其重大意義不可低估,他推翻了中國幾千年來的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為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我作為一個年輕的共產黨員,要真正從思想上入黨,繼承黨與人民軍隊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作風。保持黨的先進性,黨員要永遠站在時代的前列,向黨和人民交出滿意的答卷。”大學生黨員王怡寧寫道:“我們要永遠牢記那英勇悲壯的歷史,以實際行動來捍衛勝利成果,還要創造新的歷史,這是當代大學生的歷史責任?!?/span>
宣講團成員在江干區所屬中、小學,對在校學生開展了一系列“關心下一代”活動。
茅以升實驗學校學生王雨琪寫道:“聽了新四軍老戰士的講話,心想今天的美好生活,是靠多少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是多么地不容易,當我看到我們面前這些老革命,耐心地向我們講解著,我下決心學習他們對黨的熱愛、對祖國的忠誠?!睂W生傅靈潔寫道:“老爺爺,老奶奶講故事的目的,是想讓革命精神像接力棒一樣一代一代傳下去,我們決不能辜負他們的希望。”
彭埠第二小學學生黃濤寫道:“聽了爺爺們的一席話,我的思想受到了震動,老一代共產黨員,為了解放人民,將生死置之度外,這就是愛國魂。我作為一名少先隊員首先要愛國,要努力學習,長大后一定要成為對祖國有用的人?!?/span>
杭州市西湖景區金沙港社區是獲得“全國先進和諧社區”光榮稱號的單位,近兩年來宣講團先后應邀到該社區,對青少年和要求入黨的積極分子開展以黨的優良傳統、鐵軍精神和道德建設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社區黨委張書記對楊光同志說:“新四軍老同志很重視對我社區的宣講活動,連團長都親自來給我們上課,我們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好報告,不花一分錢,請來這樣的好老師。”社區的黨員同志們說:“老戰士講鐵軍精神,講斗爭經歷,使我們很受教育,我們作為共產黨員也應當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在完成黨所賦予我們的任務中起先鋒模范作用。”
8月24日金沙港社區對在校學生進行校外輔導活動,以“踏著父輩足跡前進”為題,進行宣講。活動結束后,一位學生家長拉著宣講團同志的手說:“今天你們講得非常好,現在的孩子是在蜜糖中長大的,身在福中不知福,對他們進行革命傳統教育非常必要。”社區張書記覺得老戰士的課講得很好,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內容很適合社區的實際情況,并將宣講情況向西湖街道作了書面報告,登上了互聯網。
崇高的責任
老戰士們進行宣講活動只講奉獻,表現了高度的積極性和可貴的政治責任感。
魏文英同志91歲,系1939年入黨的老黨員,是宣講團中資深的老大姐。她剛開始從事黨的地下工作,后轉入部隊,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洗禮,上世紀50年代又從部隊轉入地方工作,離休后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加入到了關心下一代的工作行列,直到今天仍奔波于三尺講臺。近三年她幾乎每年都接受大學生登門來訪,每次不論人數多少,她都熱情接待。大學生們聽了她的講述后,都不約而同地說很受教育,很受鼓舞!去年她通過接待來訪,走進學校,走進社區進行宣講活動,共宣講9個場次,聽講人數達1500余人。
楊光同志是89歲的老人,抗日戰爭時在四明山打游擊,解放戰爭時期在四明山根據地沿江區任區委書記,曾一度被國民黨反動派投入監獄,他頑強不屈地對敵人進行斗爭。解放后先在政法戰線工作,后轉入工業戰線,上世紀80年代離休后,就參加了關心下一代工作。入伍前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他,由于勤奮好學,離休后竟成了杭州市作協的優秀作家、多產作家,曾著有《四明戀》《西子戀》兩本書,2011年全年發表文章16篇。他一貫滿腔熱忱地參與以在校學生為主要對象的宣傳教育活動,去年共宣講了18場次,聽講人數為3650人,是歷年來人數最多的一年。
王琴同志1944年出生,是革命烈士的后代,自幼家境貧困,依靠黨的關愛,成為新中國的大學本科畢業生,當過人民教師,以后改任專職的黨務工作者;1999年退休,現為江干區教育局關工委主持日常工作的負責人,又是省會宣講團成員兼大學組成員,最近又當選為浙江老年大學政治理論研究會理事。在宣講活動中只要單位或學校需要,她都風雨無阻前往,一年來她共宣講了39次,聽講人數為6500人。
朱偉忠同志曾經參加過援越抗美戰爭,經受了戰爭的鍛煉和考驗,有著豐富的軍隊基層政治工作經驗。他參加了浙江大學碧峰學園“相約星期五”對大學生的宣傳教育活動,是參加活動次數最多的成員。
老戰士們熱心宣講活動,自己也在與大、中、小學生的接觸中煥發了青春,從而生活得更加充實,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