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zhàn)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jù)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本刊專訪 > 清明吟《清明》
清明吟《清明》
作者:李廣榮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09-30 瀏覽次數(shù):8327
春雨霏霏,桃紅柳綠,歲歲清明,今又清明。
春雨霏霏,桃紅柳綠,歲歲清明,今又清明。因為清明,自然想起晚唐杜牧的一首絕句《清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最初知道這首詩,是因為先父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教的。后來隨著自己閱歷的增多,自然更喜歡這首詩了。因為喜歡這首詩,也自然特別關注與這首詩有關的一些東西。
傳說清代有位書法家,為友人題寫扇面,寫了《清明》這首詩。而友人卻故意亂點鴛鴦譜,把它讀成“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細想也妙,這一重新點斷,即把一首標準的“詩”變成了一首地道的“詞”了。
相傳清代大學士紀曉嵐,覺得《清明》詩語言上不夠精煉,字句上也欠推敲,因此將其壓為五絕:“清明時節(jié)雨,行人欲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從字面上看,這一改,詩似乎簡潔了,但仔細吟詠,其情味卻與原詩差之遠矣。“這正如折花者,除盡枝葉,單留花朵,折花固然是折花,然而花枝的活氣卻滅盡了。”(魯迅《忽然想到》)
舊時私塾對孩子啟蒙,將《清明》改為三言的:“清明節(jié),雨紛紛。路上人,欲斷魂。問酒家,何處有?牧童指,杏花村。”這一改,比起《三字經(jīng)》,似乎更適合兒童的口味了。
不妨再看一個更絕妙的,是說有好事者將《清明》詩只加標點,而不增減一字,居然把原詩改成了一出“袖珍戲劇”: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劇本雖屬袖珍,但時間、地點、場景、人物、臺詞,應有盡有,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瞧!一首小詩,居然產(chǎn)生了如此之多的趣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