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聞動態 > 2020年第10期頭條
2020年第10期頭條
作者: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傳媒網 日期:2020-09-28 瀏覽次數:8328
渡江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船劃出來的
本刊消息 8月19日,正在安徽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肥東縣瑤崗村渡江戰役紀念館,重溫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習總書記在參觀中感慨地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渡江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船劃出來的。”
國家公布第三批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和英烈名錄
新華社訊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國務院公布第三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退役軍人事務部同時發出公告,公布第三批185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名錄。國務院通知指出,要加強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的保護管理,做好抗戰史料文物和英烈事跡的發掘整理。要學習宣傳抗日英烈的英雄事跡,大力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戰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鎮江舉辦“黨建引領跑起來”黨日活動
特約信息員孫海明、陳春鳴報道 8月9日,一場“黨建引領跑起來”主題黨日活動在鎮江舉行。活動由鎮江市新四軍研究會牽頭,鎮江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黨支部、江蘇中森建筑設計公司黨總支聯合參與,劉曉遠、戴寧、陳研、顧利平等學者和黨務工作者認為,城市發展、企業壯大必須堅持黨建領跑,大力弘揚紅色文化。
95歲新四軍老兵曹鵬指揮交響樂《我的祖國》
特約信息員廖方民報道 在上海市民文化節上,95歲的曹鵬指揮交響樂《我的祖國》格外亮眼。曹鵬1945年參加新四軍,1955年留學莫斯科音樂學院,畢業回國擔任上海交響樂團指揮,獲“終身成就音樂藝術家”榮譽,被評為“2019感動上海年度人物”。上海市新四軍研究會會長劉蘇閩將軍賦詩表達敬意:“大鵬展翅傲蒼穹,交響管弦氣勢宏。金曲佳音凝大愛,激情澎湃化騰龍。”
福建省新四軍研究會調研考察紅色遺址
特約信息員陳純玉報道 8月23至26日,福建省新四軍研究會圍繞“新四軍發源地”課題,組織調研考察漳州以及轄區龍海、平和、云霄、漳浦等縣(市)革命遺址。閩粵贛邊區,是新四軍部隊重要發源地之一。20世紀30年代,毛澤東同志親自創建以漳浦山城、車本、龍嶺為中心的靖和浦蘇區,點燃了閩南紅色根據地的星星之火。1934年10月紅軍主力長征后,閩粵邊特委領導邊區人民和紅軍部隊進行了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為中國革命保留了火種。1938年2月,新四軍第二支隊第四團在龍巖白土完成整編,開赴抗戰前線。
南通市老促會工作站征訂發行《鐵軍》近萬份
本刊記者黃忠金報道 南通市老促會系統歷來是本刊的征訂大戶,今年征訂量達9309份,位居全國地級市征訂量第一名。其中,所屬海門市4300份,通州區1720份。他們積極與市文廣局協調聯手,開展了“送紅色文化進千村(居)”活動,為全市1010個村(居)文化室訂閱了《鐵軍》雜志,并專門召開了學用紅刊經驗交流會,市委宣傳部領導到會講話。通州區十總中學在老促會的指導下,長期開展紅色期刊進校園、傳承基因進課堂活動,堅持把《鐵軍》雜志作為學校革命傳統教育的教材之一,校風校紀煥然一新。明年,南通市力爭征訂量突破1萬份。
云南省新四軍研究會榮獲AAA社團等級
特約信息員姜琳報道 最近,云南省民政廳為省八路軍新四軍抗日歷史研究會頒發中國社會組織評估AAA等級證書和牌匾。
張家港、淮安研究會共話傳承紅色文化
特約信息員曹石劍報道 近日,江蘇張家港市新四軍暨沙洲革命根據地研究會和淮安市新四軍研究會在淮安舉行專題座談會,共同回顧瀕臨長江的沙洲地區以及淮安兩地軍民在抗戰年代的艱難歷史和重要貢獻。中共淮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周毅出席座談會。他說,張家港和淮安都是當年新四軍的根據地,紅色文化積淀豐厚,我們圍繞“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的主題,追憶傳統,獻計當下,必將助推兩地社會經濟的發展。
江西省新四軍研究會《鐵軍縱橫》出版100期
本刊記者報道 江西省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歷史研究會會刊《鐵軍縱橫》創刊于1993年10月1日,時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張震題寫刊名,到今年6月共發行100期。9月2日,江西省新研會召開座談會,慶祝《鐵軍縱橫》創刊100期,原主編劉勉鈺、熊河水分別介紹了刊物的發展歷程、辦刊體會;省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湯水清到會并講話;鐵軍雜志社總編輯李贊庭受中新會委派到會祝賀。江西省新研會會長、《鐵軍縱橫》編委會主任陳堅就如何進一步辦好會刊發表了意見。
盱眙縣老促會組織作家深入老區鄉鎮采訪脫貧致富情況
特約信息員趙福敏報道 自9月2日始,盱眙縣老促會組織馬培榮、趙福敏、丁立高、孫道權等4位作家深入老區鄉鎮采風,了解老區人民脫貧致富情況。
出發前,縣老促會會長丁厚誼對這次采風活動提出了要求,他要求大家到基層采訪時要滿懷對老區人民的深厚感情,與農民交朋友,要用時代擔當的精神,認真撰寫新時代的脫貧攻堅故事。
作家們冒著高溫,不顧疲勞,進村入戶,與村民促膝交談。4位作家將在采訪的基礎上,撰寫老區脫貧故事,真實記述盱眙老區人民在各級黨委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下,甩掉貧窮帽子,走上致富康莊大道的感人歷程。
如皋市紅色文化進校園成效顯著
特約信息員吳鑒世、沈壽友、左芳報道 在如皋,“紅色文化進校園”已成常態。各學校都結合如皋實際,重點圍繞“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老區精神、爭做時代新人”這一主題,把紅色文化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納入教學計劃,做到有課時、有教案、有主題、有特色。在思想品德、歷史、語文、音樂、美術等學科以及課外活動中有機滲透紅色文化教育內容。
自2018年始,市老促會與教育局連續兩年聯合發文,推進紅色教育進校園活動,向各學校贈送價值20萬元的《鐵軍》《中國老區建設》等紅刊,并于2019年6月在兩所學校分別組織了400多名師生參加的“學紅刊心得體會交流”活動。市關工委領導張秀良、市老促會理事長蔣明華,市老促會教育分會常務副會長、教育局副局長田小飛等領導堅定支持讀紅刊活動,所需經費都是按需劃撥,審批一路綠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