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別閱讀 > 顧炎武的讀書法
顧炎武的讀書法
作者:任萬杰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08-25 瀏覽次數:8326
顧炎武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思想家、經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他一生輾轉,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創立了一種新的讀書方法。
顧炎武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思想家、經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他一生輾轉,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創立了一種新的讀書方法。
顧炎武獨特的讀書方法是什么呢?《郎潛紀聞四筆》有清楚地記載,他不是一個人讀書,而是請四個聲音洪亮的朋友一起讀。每個人面前都放置了經史書的注釋本,顧炎武坐在中間。首先是一個人大聲誦讀,其余四個人靜靜地聽。在讀的過程中,如果某個人對所讀的內容有疑義,就打斷讀書人,提出自己的疑義。于是,大家就開始討論這個問題,互相辨析、爭論,直到意見統一。當然,也有可能沒能統一,就各自保留觀點,再接著往下讀。讀著讀著,又有人對其中的內容提出疑義,就再停下來討論……這樣一篇篇讀下來基本上能把疑問都解決了。
一個人讀了20頁后,換另一個人讀,周而復始,一天能溫習100頁書。“十三經”讀完以后,接著又讀“三史”《南史》《北史》等書,五個人的收獲都非常大。
顧炎武一生堅持這樣的讀書法,因此他學識淵博,于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河漕、兵農及經史百家、音韻訓詁之學,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詣,作品更是頗豐,被當世和后世傳頌,這都是讀書法的功勞。
顧炎武把“看書”變為“聽書”,印象更加直觀。變一人讀為多人共讀,活躍了讀書的氣氛。一邊讀一邊提出問題、討論問題,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更有利于理清思路、得出正確的結論,因此顧炎武的這種讀書法很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