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別閱讀 > 突出學術研究大力開展宣傳
突出學術研究大力開展宣傳
作者:江西省新四軍研究會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07-07 瀏覽次數:8334
江西省新四軍研究會成立于1989年,擁有會員760多人。建會以來,我們立足江西實際開展新四軍研究,弘揚鐵軍精神,服務當地經濟文化建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江西省新四軍研究會成立于1989年,擁有會員760多人。建會以來,我們立足江西實際開展新四軍研究,弘揚鐵軍精神,服務當地經濟文化建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近年來,隨著黨和國家精神文明建設大發展大繁榮,我會新四軍研究工作更為活躍,成效也更為明顯,先后兩次被評為全國社科聯先進學會。
重研究及時推出研究成果
我會把學術研究放在首位,及時編制學術研究規劃,通過史研人員、會員單位和新四軍老戰士相結合開展研究,學術氛圍比較濃厚,取得一批有質量的研究成果。
編輯出版了具有江西特征的著作。近年出版的主要書目有:《江西省新四軍人物傳》續集、《紅色南昌》《江西三年游擊戰爭史》《江西新四軍老戰士傳略》續集、《未編入新四軍的南方紅軍游擊隊追蹤》《新四軍女兵傳》(江西部分)、《曾山這一生》等。為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人民軍隊建軍90周年和新四軍成立80周年,及時推出了《鐵軍出山——江西三年游擊戰爭與新四軍》《人民軍隊從這里走來》第四卷、《老兵憶當年——江西省新四軍老戰士口述歷史》。
由副會長劉勉鈺主編的《鐵軍出山——江西三年游擊戰爭與新四軍》一書,被江西省和南昌市列為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重要課題,出版后得到很高評價,被譽為江西三年游擊戰爭與新四軍研究的集大成者,劉勉鈺同志因此被評為2016年度全國社會科學普及專家。2017年10月,《鐵軍出山》被中國新四軍研究會評為優秀編纂獎。
成員單位中的地市研究會,多數建會時間不長。他們堅持研究立會的指導思想,發揮自身優勢,突出本地特點,單獨或合作開展研究也取得一批可喜成果。出版了《新四軍在鷹潭》《抗戰在鷹潭》《瑤里星火》《景德鎮抗戰史話》《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等書。其中,《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已納入新四軍全書出版。《上清會師》《鷹潭市新四軍老戰士人物傳略》,也于2017年出版。
扎實開展了新四軍老戰士史料搶救工作。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健在抗戰老兵的故事,就是一部鮮活的歷史。為搶救老兵史料,進行口述史料研究,我會從2011年開始,著手收集本省健在老戰士的資料,以《老兵憶當年》為題,分赴各地面對面采訪、拍攝、錄像。經過兩年努力,完成60多位老戰士的史料采集。2014年,《老兵憶當年》被列入南昌市重點紅色文化項目,并與南昌電視臺合作,進行了電視采訪拍攝。節目在南昌電視臺黃金時段播出后,產生很大反響。同年開始,我們按中國新四軍研究會的部署,用3年時間在全省范圍開展第二輪新四軍老兵口述歷史搶救工作,共有312名老戰士接受采訪,制作影視資料長達58.5小時,得到中國新四軍研究會的充分肯定,我會被評為新四軍老戰士史料搶救工作先進單位,陳堅、黃知慧、熊河水、唐東平同志被評為先進個人。2017年,我們補充采訪其中80位老戰士資料并整理成書。該書首批分發參加紀念南方紅軍三年游擊戰爭勝利暨新四軍組建80周年理論研討會的會議代表,受到代表歡迎。
撰寫了一批有質量的論文。幾年來,我會把組織撰寫論文作為研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先后組織撰寫了《新四軍廉政建設的現實借鑒意義》《南昌新四軍軍部與上海》《南方紅軍游擊隊和新四軍統戰工作研究》等20多篇文章,參加了在合肥、上海、龍巖等地舉辦的學術研討會。
去年9月,紀念南方紅軍三年游擊戰爭勝利暨新四軍組建80周年理論研討會在江西大余召開。作為承辦方之一,我會積極組織相關單位撰稿,有15篇論文入選,11名作者參會。我會副會長、會議特邀專家劉勉鈺在交流會上作了中心發言。11月,副會長熊河水、劉勉鈺作為論文作者,到南京參加了中國新四軍研究會舉辦的論文交流會,并受到優秀論文獎勵。
我們利用會刊《鐵軍縱橫》大量刊用會員文章的同時,鼓勵作者向其他刊物投稿。《葉挺與南昌新四軍軍部》《西安事變是時局轉換的樞紐》等一批文章,被《大江南北》《百年潮》刊物采用。
多途徑大力開展宣傳
研究和宣傳新四軍歷史,是研究會兩大基本任務。我們堅持研究與宣傳并舉,通過多種宣傳渠道,宣傳內容豐富,效果明顯。
通過大型紀念活動開展宣傳。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我會圍繞這一中心,從實際出發,發揮自身優勢展開活動。在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舉辦了抗戰勝利70周年書畫展,向社會公開展出。以“盛世太平中國夢,鐵軍精神萬代傳”為主題,聯手相關單位開展了重走新四軍抗戰之路活動。為期18天,經過18個新四軍戰斗過的城市,行程萬里。一路上,隊員尋訪新四軍軍部和新四軍作戰舊址,祭拜革命先烈,慰問新四軍老戰士,開展公益演講,活動有聲有色,曾引起中央媒體關注。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是全國2016年宣傳工作重點之一。我會利用這一有利時機,會同南昌市委統戰部、南昌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等單位,在南昌舉辦了《三軍勝利會師圖片展》《為了忘卻的記憶——江西民間抗戰收藏展》和《新四軍統戰工作圖片展》。與甘肅省延安精神研究會等單位聯合,先后在兩省舉辦了《人民共和國從這里走來——江西紅軍新四軍革命歷程圖片展》《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江西甘肅兩省文化交流作品展》。一系列展覽,豐富了我省紀念活動內容,促進了與省內外的交流與合作,創造了近年辦專題展的記錄。江西、甘肅分別作為紅軍長征的出發地和紅軍長征勝利的會師地,我會和甘肅省延安精神研究會先后組團,開展了紅色文化互訪。
2017年,我們把紀念南方紅軍三年游擊戰爭勝利暨新四軍組建80周年,作為宣傳工作重點,于9月聯手在江西大余成功開展了系列紀念活動。我會策劃了“梅嶺三章”紀念館陳列展,組展了“中國夢·鐵軍魂”書畫展,組織會員和選送論文參加了理論研討會,調演了一臺專題文藝演出。這次紀念活動為加強老區紅色文化建設,促進老區經濟發展,起到一定推動作用。
依托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開展宣傳。我會從2004年開始,與高校、企事業單位共同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到目前,已與7所高校、2個企事業單位正式掛牌建立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這也是我們開展鐵軍精神進校園、進企業以及配合黨和國家中心工作開展教育的主渠道。以2016年為例,宣講151場,聽眾45000人次。新四軍老戰士葛華,聯系自己戰爭經歷,推出《丹心碧血染紅旗》《黨旗下的英雄兒女》等課題。副會長劉岳雄教授曾長期從事軍事教學,將《從二炮到火箭軍》《軍事高技術與世界新軍事革命》等內容,講得有聲有色。宣講團副團長陳忠教授是心理教學專家,曾被評為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他宣講側重于育人成才、倫理道德、思想情感和心理健康,為廣大青年學生喜聞樂見。在宣講過程中,推出新老搭配“1+1宣講”、臺上講同互動交流穿插進行、課堂講授與課后論文比賽相結合的方法,使宣講方式更趨活躍。
利用自有媒體進行宣傳。《鐵軍縱橫》創刊20余年,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謳歌先輩偉業豐功,弘揚鐵軍精神,交流軍史研究信息,發揮了應有作用。近幾年,我們在組稿選題上下功夫,努力提高編輯質量,保證了刊物的權威性、知識性、可讀性的統一,年發行量穩定在2000多本。《鐵軍縱橫》先后被評為江西省優秀連續性內部資料、江西省優秀內部期刊。
網站作為新興媒體,2012年投入運行后,想方設法擴大稿源,努力辦出特色。2014年,網站連續刊載九江研究會編寫的《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得到廣大讀者關注。2015 年,網站上傳文章、視頻300 多件。在重走新四軍抗日之路過程中,每天活動當天上網,引起全國相關網站竟相轉載。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活動中,轉播中央電視臺《不能忘卻》專題節目,轉載《參考消息》欄目《父輩的抗戰》回憶文章,報道我會紀念抗戰系列活動。網站以其特色,得到中國新四軍研究會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