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綿綿思念 > 英雄“小鬼班”
英雄“小鬼班”
作者:看今朝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07-02 瀏覽次數:8331
朱家崗,東臨洪澤湖,西靠安河,位于新四軍駐守的淮北抗日根據地。這年的秋冬之交,這里爆發了一場極為慘烈的戰斗,名叫“朱家崗戰斗”。在這次戰斗中,平時不大被人注意的“小鬼班”表現勇敢,關鍵時刻立了大功,被上級領導和當地群眾譽為“英雄小鬼班”。
朱家崗抗日之戰紀念碑
1942年,抗日戰爭進行到最困難的時候,侵華日軍在華中各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在廣袤的淮北平原,這年的冬天來得特別早。11月中旬,大地已披上銀裝,白茫茫一片,有時還飄起雪花,凍得人們伸不出手來。
朱家崗,東臨洪澤湖,西靠安河,位于新四軍駐守的淮北抗日根據地。這年的秋冬之交,這里爆發了一場極為慘烈的戰斗,名叫“朱家崗戰斗”。在這次戰斗中,平時不大被人注意的“小鬼班”表現勇敢,關鍵時刻立了大功,被上級領導和當地群眾譽為“英雄小鬼班”。一直到現在,“英雄小鬼班”的故事還被當地群眾津津樂道地傳頌著。
故事還要從頭說起。
一天晚上,日軍金子聯隊3個大隊加上部分偽軍共1500余人,兵分三路,偷偷地將朱家崗團團包圍,妄圖將駐守在這里的新四軍一個團連窩端掉,情況十分危急。
駐守在這里的新四軍是彭雪楓領導的第四師第九旅二十六團。團指揮員接到哨兵敵情報告后,果斷下定戰斗決心,做出布置,指揮部隊各就各位,一場“反圍剿”的守備戰很快有序打響,每個陣地都打得異常激烈,這且不表。咱重點要說說曹圩東南門陣地的作戰情況。
曹圩是朱家崗中間的一個村莊,二十六團團部就設在這里。日軍是有備而來,他們的目標就是要端掉二十六團團部,所以他們派出150余人的分隊,在機槍、山炮的掩護下,輪番向曹圩發起猛烈沖擊。
堅守曹圩陣地的只有四連三排一個排的兵力。但他們知道,這里是團部所在地,關乎戰斗全局,因此個個作戰勇敢。到上午10時許,他們已經打退日軍4次進攻,消滅敵人大半,而自己也傷亡慘重。敵人還有幾十人,又有機槍和山炮,己方不到10人,敵我懸殊,怎么辦?在這里負責指揮的副連長尹作新焦急萬分,實在沒有辦法只好找團領導請求支援。但他又明白,其他陣地兵力也很緊張,關鍵時候不能給團領導出難題。
正在為難之際,身后響起稚聲稚氣的報告聲:“報告指揮員,小鬼班前來報到,請求參加作戰。”
尹副連長回頭一看,愣了一下,只見小鬼班班長周茂松(小名叫“驢屎蛋”)直挺挺地站著,右手行著不怎么標準的軍禮,后面幾個“小戰士”整整齊齊地站著,正準備接受命令。
尹副連長還沒說話,一個老戰士已在抱怨:“你們小孩不在團部呆著,添什么亂,快回去!”
“我們不是小孩,我們是戰士。”小鬼班戰士王啟軍急忙爭著辯解。
“這次戰斗很重要,我們也要參加作戰!”小鬼班副班長陳小虎搶著說。
“你們不要擔心我們,我們知道保護自己,消滅敵人。”小鬼班高個子高振興說。
小鬼班戰士們一個個都搶著發表意見,生怕被趕回去。其他老戰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等待副連長作決定。副連長看著一個個稚嫩的臉,一面心痛,一面在思考:小鬼班雖然也發了軍衣和武器,其實都是13歲至15歲的孩子,有人還哭鼻子、尿褲子。他們中除個別是烈士的遺孤,其他大多是當地無家可歸的流浪兒,本來要送他們到后方上學的,可他們說什么也不愿離開,軟磨硬泡留在這里。團領導沒有辦法,為便于管理,就把他們編為一個班,給他們起了好聽的名字,平時幫助干一些像做飯、喂馬、送信等力所能及的活。開始時,一個個穿著肥肥大大的軍裝,非常可愛,誰見誰笑。
“你們知道為什么打仗嗎?”尹副連長問。
“報告連長,我回答。剛才來之前班長動員了,他跟我們說,日本鬼子殺了我們的親人,我們要做窮人的硬骨頭。在這最困難的時刻,我們要站出來,刺刀見血最英雄,殺敵立功最光榮!”
“你們知道怎么打仗嗎?”
副班長陳小虎馬上回答:“報告連長,我們討論了,就是要聽班長的,班長叫我們怎么做就怎么做!”
高個子高振興補充道:“要勇敢,不怕死!”
“你們不怕死嗎?”
“誰怕死,誰狗熊!……”
話音未落,敵人又沖上來了,炮聲轟鳴,子彈呼嘯而來。副連長高聲喊道:“臥倒!”班長看了一下地形,指揮戰士們找好位子趴下,并叮囑他們看準了再放槍,要節約子彈,自己則在副連長不遠的地方臥倒,瞄準敵人打了起來。
別看“小鬼班”平時調皮搗蛋,大都沒上過戰場,但真到戰場上,一個個都很勇敢,沒有一個怕死的。開始時,打死了鬼子就興奮地向班長報告:“報告班長,那個圓滾滾的家伙被我打死了。”一會那個又在喊:“我又打死一個!”等到敵人靠近了,班長喊:“扔手榴彈!”大個子高振興連扔三顆手榴彈出去,炸得鬼子血肉橫飛。這時有的鬼子縮回去了,還有幾個鬼子好像有武士道精神,硬著頭皮沖來。班長高喊:“準備大刀刺刀!”大家立即舉起大刀,一躍而起,有的一對一跟他們干,有的兩個人打一個。經過一陣搏斗,鬼子終于都退回去了。這時一看,前面橫七豎八地躺著鬼子的尸體,有的還嘰里哇啦地叫。13歲的戰士小劉,朝著一個亂叫的鬼子屁股上邊踢邊說:“八格牙路,死了死了的!”鬼子一看踢他的竟是個娃娃,大叫一聲扭過臉去。
經過這一陣子戰斗,大家信心更足了,作戰熱情更高了。擔任指揮的副連長和另兩個小同志犧牲了。大家來不及悲傷,一個個摩拳擦掌,要為犧牲的同志報仇。班長要大家加固工事,準備回擊敵人新的進攻。這時班長看著這一帶都是開闊地,可利用的地形太少,正想辦法,他發現不遠處壕溝里有兩輛牛拉的大車可以利用,就和大家一起下到齊腰深的水中,硬是把大車抬上岸,然后向大車中裝上土,左右排開,每個大車后面可以隱蔽兩到三個戰士。大家都很高興,佩服班長有點子。
這時高佩桐拍馬屁說:“‘屎蛋’班長是咱們班的‘老革命’了,只有你參加過戰斗,就給我們講講你第一次參加戰斗的故事吧!”
“現在人家有名字了,又當了班長,別再叫人家‘屎蛋’了。”副班長陳小虎說。
“叫慣了,改不過來了。”高佩桐還再堅持。“就連當時我送他的詩,以后也忘不了。”說著就搖頭晃腦地背起詩來:“驢屎蛋,硬又圓。掰不開,摔不爛。扔向鬼子當炸彈。”說著,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只有班長嘿嘿一笑:“那哪叫參加戰斗啊,只是跟在郭參謀屁股后邊瞎跑唄!”
班長回憶說:他是附近村莊的一個窮孩子,父親是個民兵,打仗中犧牲了,他便和母親相依為命,天天揀糞,別人就給他起外號叫“驢屎蛋”。后來母親也病故了,只好一個人到處流浪,討飯度日。一天聽說到隊伍上能要到飯,他就來到二十六團三營七連,真的要到了一個山芋窩頭,還有一碗菜粥,于是他就不走了,死皮賴臉一定要留在部隊。連長沒有辦法,只好讓他暫時留下來。一次團部郭參謀到一個地方偵查情況,要找人帶路,正好“屎蛋”對這個地方熟,于是高高興興地隨郭參謀偵察。等他們回來向團長匯報情況時,恰遇日本鬼子掃蕩,郭參謀叫他快回,自己參加戰斗,“屎蛋”一看有機會“表現”一下,想看看打仗是什么樣,說不定能真的當上戰士,就堅持留下來,幫助運傷員遞彈藥……
班長的故事沒講完,鬼子的炮彈就在附近爆炸,子彈和著泥土亂飛。陣地對面一群鬼子氣勢洶洶地沖上來了,大家很快散開占領陣地,等鬼子距離陣地只有40來米時,班長下達了“射擊”的命令。大個子高振興把機槍架在最有利的位置,一梭子彈下去,幾個鬼子應聲倒下。副班長陳小虎打槍特別準,經過剛才那陣戰斗,思想也平穩了,一槍一個,像點卯一樣。
大家都忙著消滅鬼子,也不像剛才那樣忙著報戰績了。班長邊打邊指揮,一會兒叫這個換位置,一會兒叫那個注意別太暴露,活像個“老指揮”。打到激烈時,班長也沒有忘記進行戰斗動員,他邊射擊邊大聲喊道:“同志們,狗日的小鬼子殺了我們的爹娘,搶了我們的豬羊,今天正是我們報仇的時候!”“同志們,這是我們小鬼班第一次參加戰斗,我們一定要爭氣,不能丟臉!”“刺刀見血最英雄,殺敵立功最光榮!”
不知怎的,這次鬼子沖上來的速度特別快,好像后面有人趕著似的。說時遲那時快,有兩個鬼子已沖到陣地前面,有個鬼子已爬到大車上。年齡最小的小劉一看著急了,慌忙轉到對面抱住鬼子的腿向下拉。鬼子手舉軍刀正要砍向小劉,班長已轉過來手舉刀落,砍掉鬼子一條胳膊,同時把小劉拉了回來。正在這時,后面鬼子射出的子彈已中班長胸部,班長倒在血泊中。
戰士們看到班長中彈了,烈火中燒,一個個殺紅了眼,舉起大刀,東殺西突,殺得敵人昏頭轉向。不多時間,在其他陣地完成作戰任務的二營前來支援,戰斗很快就結束了。這時,“小鬼班”只剩下高振興和王啟年等4人了,他們一起圍向班長,班長仍有一口氣,斷斷續續地問:“我刀上見血了嗎?”大家回答:“有血,你是英雄。”聽完這話,班長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戰斗結束后,團里給“小鬼班”記了二等功,并報上級命名為“英雄小鬼班”。班長成了戰斗英雄,全團都向他學習。
戰士們都在自己小包袱皮上寫著班長戰斗動員時那句話:刺刀見血最英雄,殺敵立功最光榮!班長的這句話,永遠激勵著他們成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