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感懷新四軍 > 衛崗亮劍斬日酋
衛崗亮劍斬日酋
作者:劉順發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06-05 瀏覽次數:8331
一位情報處參謀的聲音傳來。正在書寫公文的葉挺軍長放下筆,接過對方遞過來的電報稿一看,竟然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令部的戰績通報“通報新四軍衛崗告捷”。
“報告!”
一位情報處參謀的聲音傳來。正在書寫公文的葉挺軍長放下筆,接過對方遞過來的電報稿一看,竟然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令部的戰績通報“通報新四軍衛崗告捷”:“葉挺部巧日(即18日)在鎮江附近截獲汽車5輛,斃敵少佐、上尉各一,兵十余名。”發報的時間是1938年6月20日。
“好!軍令部再次發了戰報,粟裕干得漂亮!”因為上個月已經有了一份蔣家河口戰斗的通報,所以葉挺說了個“再次”。
“軍長!電報嘉獎!”這邊話音剛落,參謀處長賴傳珠進門,微笑著遞上電文紙。
葉挺一看,竟然是蔣介石親自嘉獎:“葉軍長:所屬粟部,襲擊衛崗,斬獲頗多,殊堪嘉尚。仍希督飭,繼續努力,達成任務。中正”葉挺高興地舉起右掌“啪”的一聲,拍向左手中的電報紙:“好你個粟裕!打得好哦!真給我們新四軍長臉呀!”他布置參謀人員:“速將衛崗戰斗詳報,發送各支隊,通報嘉獎,鼓舞士氣。”
能夠震驚委員長蔣介石的這場戰斗,是挺進江南的新四軍的第一仗,史稱“衛崗處女戰”。其實,對于粟裕來說,衛崗之戰,也就是一場小型伏擊戰而已。但是,其作用和意義卻非同一般。
6月17日清晨,經過偵察、判斷和周密部署,新四軍先遣支隊司令員粟裕,率部埋伏在鎮江至句容之間公路衛崗地段的贛船山附近,8時剛過,自鎮江開往句容的日軍汽車隊徐徐駛來,200米、100米、50米。接近20 米了,只見粟裕右手一揮,幾乎同時,“乓”的一聲,機槍手一個點射,瞬間第一輛軍車的駕駛兵太陽穴洞穿,趴在了方向盤上。緊隨其后,第二輛、第三輛、第四輛日軍軍車,雖急煞停車,幾個駕駛兵卻也沒逃出被新四軍神槍手點射斃命的厄運……
隨著機槍第一聲怒吼,埋伏各點的新四軍先遣隊隊員的機槍、步槍也噴出了火舌。瞬間,二三十枚手榴彈也同時飛向敵軍車。此時,只見一個手持軍刀的日軍官,藏身第二輛車頭側面,開始組織反擊,沒有被新四軍擊斃的30 多個日軍,瘋狂地向先遣隊沖來。見此態勢,先遣隊迅速將日軍斬成幾段,分割開來,幾個人,甚至十幾個人包圍一二個日本兵,殺得日本兵鬼哭狼嚎。三支隊的溫參謀一個箭步撲向一名少佐日軍,兩個人在路邊水田里扭打著,最后一同滾落幾米深的溝里,關鍵時刻,先遣隊一位偵查員及時趕到,對準日軍官頭部就是一槍,結果了這個惡魔的狗命。檢查發現,少佐名叫土井。
整個戰斗前后只有半個多小時,除一輛軍車帶著一小部分日軍撤逃外,大部被殲。清掃戰場時,一個藏身汽車肚下,手持軍刀的日軍,突然向著一個新四軍戰士刺去,一個戰士發現,轉身就是一槍。拖出尸體一看,死的竟然是一個名叫梅澤武四郎的大尉。
戰斗結束后,先遣隊迅速撤出戰場。日軍援軍趕來時,除了汽車殘骸和部分日軍尸體,再無他物。
此時,剛成立四個月、駐扎在上海的侵華日軍華中派遣軍司令部里,司令官畑俊六正對著電話破口大罵。受訓斥的電話另一端,就是部署在蘇南“鎮江、丹陽、金壇、常州、無錫”一線的日軍第三師團的師團長藤田進。只見他神情緊張,渾身發顫,滿腦門大汗珠順著腮幫往下滴落,口中不停地“哈依,哈依”地回應著,接著報告:“皇軍損失慘重:被毀軍車四輛,少佐土井、大尉梅澤武四郎陣亡,另有11人陣亡、8人受傷。”
“八格!你死拉死拉的!”畑俊六狂吼著。
“在下愿意接受軍法處置!”藤田進上身前傾,誠惶誠恐地回答。
“處置你是以后的事,我命令你:迅速查清是哪支部隊竟敢襲擊我大日本皇軍?查清之后快快給我剿滅掉!”畑俊六氣急敗壞地怒斥。
讓日軍無法相信的是,敢于打擊日軍車隊的竟是一支裝備低劣的新四軍先遣支隊。當時就連國民黨的軍政大員中也有不少人,初聞之時也不相信。國民黨幾十萬正規軍已經撤出蘇南地區,不敢繼續對日軍作戰,而裝備低劣、勢單力薄的新四軍,怎么可能打得過手持先進武器的日軍?他們直呼“不可能,不可能!”然而,官方很快證實:是新四軍第一、第二、第三支隊抽調的團以下干部和偵察員400多人組成的先遣支隊,在第二支隊副司令粟裕率領下,挺進蘇南敵后抗擊日軍的第一場戰斗。衛崗伏擊不僅使國民黨朝野震驚,也徹底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也許有人要問:滬寧一線淪陷之后,連堂堂國民黨正規軍都不敢對日本侵略軍出手,而組建不久的新四軍何以如此神勇善戰?
1938年4月28日,遵照葉挺、項英兩位軍首長指令,粟裕率新四軍先遣支隊從巖寺西北潛口出發,執行為主力部隊挺進蘇南敵后作戰略偵察的任務,一路不斷突破日軍的層層封鎖線,并成功排除國民黨潰軍和土匪的阻攔,直到5月19日方到達蘇南敵后,司令部設在江寧縣的葉家莊。隨即,粟裕派出三個偵察組,分別由作戰參謀張藩、偵察參謀張铚秀、宣傳隊長吳福海帶領,深入南京、鎮江、常州等地進行偵察,了解敵情。先遣支隊堅持不拉夫、不擾民,尊重群眾習慣,維護群眾利益,終于在短時期內,就使江南人民認識到新四軍是真正抗日的部隊,受到民眾的信任和熱情幫助。
在掌握了日軍車隊的活動規律后,粟裕于6月17日凌晨,指揮部隊在鎮江與句容之間公路的衛崗設伏,大獲全勝,繳獲甚豐。當陳毅率領新四軍第一支隊主力東進到茅山地區時,先遣支隊送來了衛崗初戰繳獲的戰利品。陳毅激動地口占一首七絕:彎弓射日到江南,終夜喧呼敵膽寒,鎮江城下初遭遇,脫手斬得小樓蘭。
衛崗初戰揭開了新四軍江南抗戰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