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紀實》 > 精彩連載 > 華東戰場最高機密(連載之六)——陳毅粟裕智斗蔣介石陳誠
華東戰場最高機密(連載之六)——陳毅粟裕智斗蔣介石陳誠
作者:夏繼誠 責任編輯:王慶 來源:《鐵軍·紀實》2013年第3期 日期:2013-10-24 瀏覽次數:8039
解放戰爭開局之年,蔣介石出動五六十萬精銳兵團,要肅清臥榻之側主力不足十萬的華東共軍,為什么損兵折將,屢戰屢敗?《華東戰場最高機密——陳毅粟裕智斗蔣介石陳誠》一書,全景解密了這場傳奇式的國共博弈。本刊邀請夏繼誠為專欄作者 ,現選登連載該書精彩章節,以饗讀者。
(上接2013年第2期)
第六章
郝鵬舉召開反內戰大會,軟禁薛岳派來的策反少將高參李克昌;暗中卻接受蔣介石的委任狀,大言不慚地說:這四十二集團軍總司令我當之無愧,但兼任魯南綏靖司令,只是畫了個餅讓我充饑罷了。
陳毅率山東野戰軍主力進抵隴海路馬頭鎮,向西可對付徐州,南下可與粟裕主力會合,向東可對郝鵬舉下手。郝驚呼:陳軍長這是一箭三雕呀!
解放區徐家莊。一座較大的寺廟,門口掛著“華中民主聯軍司令部”的大牌子。門口有8個衛兵站崗,他們穿的是和新四軍山東野戰軍一模一樣的草黃色軍裝。
院子內一幢原地主莊院的大房子內,坐著一位40多歲的軍官,他是華中民主聯軍總司令郝鵬舉。
這位郝鵬舉,是中國現代史上軍閥中著名的反復無常的一個典型。馮玉祥將軍把他從傳令兵一步一步提拔上來,還送他到蘇聯留學,可是中原大戰中他卻叛馮投蔣。日本人來了,他又賣身投靠,當上了偽軍,擁兵5萬,號稱“徐州王”。抗戰勝利了,蔣介石大量收編偽軍打內戰,他又搖身一變成了“國軍”。當他的部隊處于八路軍新四軍的鋒芒之下,為了保存實力,尋找出路,他又接受共產黨的策反,成了陳毅的麾下。現在,當國民黨大舉進攻,要全殲華東共軍,活捉陳毅的時候,他又一次露出了慣于投機鉆營、有奶就是娘的卑劣本性……
一位副官進來向他耳語:“徐州來的李副總司令,按約定時間和火車時間,快要到了。”
郝鵬舉低聲說:“你帶一輛小車親自去接他們。接回來后還是到老地方,安頓好。”
徐家莊一獨立民宅。夜。一桌豐盛的筵席已準備停當。身穿新四軍軍裝的郝鵬舉在屋內來回踱步,不時看手表,焦急地等待著。
門開處,張副官領著身穿便衣的李克昌和妓女等走進室內。
李克昌,時任國民黨徐州綏靖公署少將高參。他出身西北軍,與郝鵬舉私交頗厚,當前任務就是奉薛岳指派,策反郝鵬舉。此前,他已來過兩次。
剛一進門,郝鵬舉便迎上前來:“克昌兄,咱們又見面了。”
李克昌:“有勞郝總司令久等,失敬,失敬!”
郝鵬舉:“諸位一路辛苦了!肚子餓了吧?快坐,快坐。略備薄酒,為各位接風洗塵。”
酒過三巡。妓女等辭出,只剩郝、李兩人。
李克昌:“這次李某奉陳總長、薛主任之命前來,特向郝先生報喜、致賀!”
郝鵬舉:“喜從何來?”
李克昌:“上次郝先生所提條件,陳總長、薛主任均已表示同意。這次特派李某前來,是當面送上蔣委員長向你頒發的委任狀。”說畢,將一張委任狀雙手遞交給郝鵬舉。
郝鵬舉接過委任狀,念道:“茲委任郝鵬舉為國民革命軍第四十二集團軍總司令兼魯南分區綏靖司令。此令。蔣中正。”
郝鵬舉:“這四十二集團軍總司令嘛,本人當之無愧。可是這魯南分區綏靖司令嘛,檔次低了,怎能跟堂堂集團軍總司令扯在一起呀?”
李克昌:“郝先生,這你就有所不知了。薛主任的意思是,交給你魯南7個縣一塊偌大的地盤。你在這個地盤內,就是太上皇,封疆大吏,錢糧呀,稅收呀,壯丁呀等等,等等,還不是你一個人說了算,都是你的囊中之物。”
郝鵬舉笑了起來,說:“郝某感謝薛主任的關愛之情,也謝謝克昌兄你替郝某轉圜的美意。來,敬你一杯。”
繼而,郝鵬舉又長嘆一聲,喟然說:“魯南7縣,眼下都在共產黨手中,錢糧、稅收、壯丁等等,都讓共產黨控制著,我郝某只聞到香味吃不到肉,他薛岳是只畫了一張大餅讓我充饑罷了!”
李克昌壓低聲音說:“郝先生有所不知,國軍很快就要對共產黨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了。”接著他湊近郝,附耳低言……
郝鵬舉邊聽邊點頭。
李克昌說畢,又加重語氣說:“這可是最新軍事機密。”他又從懷中取出一封薛岳簽名的信件,交給了郝鵬舉。
郝接過信,念道:“郝總司令暨全體官兵公鑒:蘇北共軍已被國軍四面包圍,危在旦夕,務望貴軍立即反正,迅速占領房山至沭陽一線,配合由宿遷北進之國軍,共同圍剿蘇北共軍,建立奇功,報效國家。否則,共軍北竄,必將全力解決你們。深望切勿坐失良機!徐州綏靖公署主任薛岳。”
郝鵬舉拍案而起,說:“好!薛主任要我們勿失良機,干!”
李克昌:“騰霄兄,當你為國家建立奇功之后,請不要忘記我李某人。我愿意到你的四十二集團軍為你效勞,萬望郝總司令給我一碗飯吃!”
郝鵬舉哈哈大笑,說:“一言為定!來,干杯!”
李克昌一飲而盡,拍拍郝鵬舉的肩膀,淫邪地說:“騰霄兄,你那位紅顏知己,等急了,你快去盡興吧。”
蘇北平原。大隊國民黨軍向解放區洶涌進犯。坦克在開進。大炮在汽車牽引下開進,汽車上坐著全副武裝的炮兵。飛機在天空中一隊又一隊掠過。遠處傳來炸彈爆炸聲。
蘇北一村莊。一處較大的獨立民宅。墻上掛著標有紅、蘭色箭頭的大幅作戰地圖。陳毅、粟裕等領導在室內開會。
徐家莊。幾架國民黨飛機飛過上空,紛紛揚揚撒下傳單……
郝鵬舉走出房子,仰望遠去的飛機。
張副官走到郝鵬舉跟前,呈送上一張傳單。
郝鵬舉接過傳單,見上面赫然寫著:《告郝鵬舉部官兵書》,其內容正是李高參送來的薛岳簽名的那封信。他邊看邊沉思,爾后轉身進入司令部。
司令部內,正在召開師長以上軍官絕密會議。
郝鵬舉:“傳單大家都看到了,我們這個團體今后怎么辦?請大家發表意見。”
劉澄(政治部主任)說:“我們投奔共產黨,是走錯了路。他們出于需要,一時利用我們。過來后,他們以整編、改造為名,千方百計要吃掉我們這個團體。現在,國軍節節勝利,兩淮也被國軍占領了,共軍像鴨子一樣被國軍趕得到處跑,將來肯定會被消滅。我們再不走,必然會和他們同歸于盡。”
郝鵬舉問二師師長張奇:“大可兄,你老謀深算,有何高見?”
張奇:“依我看,我們投了共產黨,有壞處也有好處。好處是他們盡管經濟很困難,可是供給我們的物資卻很豐富。天下哪有寧愿自己喝粥,卻讓別人吃飯的傻瓜?我看共產黨、陳毅就是這樣的傻瓜。”
劉伯陽(參謀長):“大可兄這話,有那么一點共產黨的味道。”
郝鵬舉:“請大可兄繼續說。”
張奇:“要說投共產黨有什么壞處呢,就是官不能做得更大,也沒有更大的番號,逛窯子、抽大煙這一套也沒了。昨天飛機撒了傳單,號召我們回到國民黨那里去,騰霄兄還可以升任集團軍總司令。不過,國民黨的飯也不是那么好吃的。過去后,他叫我們打共產黨,你打不打?不打,他就軍法從事;打,你就保證打得過?一年前我們為什么過來?還不是怕被共產黨消滅、為了保存實力才過來的嗎?”(張奇是地下共產黨員,身份絕對保密)
劉伯陽:“大可兄和劉澄兄的意見都有一定道理。依我之見,共產黨和國民黨的飯都不好吃,不如把部隊從蘇北、經皖北,拉到豫陜川邊山區去,獨樹一幟,坐看國共兩黨的爭戰,乘機保存和壯大自己,鷸蚌相爭,咱們坐收漁人之利。”
此話一出,會場上立時議論紛紛。
有人說:“這一路上都是國民黨共產黨的部隊,憑我們區區兩萬人馬,過得去嗎?”
有人說:“我們要獨樹一幟,國共兩方面都得罪了,他們都來打我們,怎么辦?”
有人說:“搞第三種武裝,投靠民主同盟,走第三條道路,誰來養活我們?”
副總司令畢書文說:“目前時局發展很快,一時不易看透,還是再等一等,看一看,靜觀其變為上策。”
郝鵬舉最后說:“算了,今天就到這里,下次再議。對外千萬要保密,防止共產黨對我們先下手。”
蘇北馬頭鎮。在警衛人員擁簇下,陳毅、陳士榘、葉飛、何以祥等策馬來到鎮子里。他們進入一院子休息,陳士榘便吩咐參謀:“指揮所臨時就安在這里,快把電話、電臺架好。”
陳毅對陳、葉、何說:“這次我帶你們一縱和八師進到這個地方,北,可以控制魯南;南,隨時可以跟粟裕和他的一師、六師會合;東,可以對郝鵬舉起到威懾作用。”
葉飛問:“郝鵬舉近來有什么動向?”
陳毅:“這個人有奶就是娘,他要叛變是肯定的。問題是他要選擇一個最能賣大價錢的時機。”
陳士榘:“我跟郝鵬舉當面打過幾次交道。這小子城府很深,善于見風使舵,表面上唱高調,暗地里干壞事,得隨時防著點。”
何以祥問陳毅:“郝鵬舉的兩萬人馬,駐扎在我們后院,是心腹大患呀!他既然必定叛變,我們何不來個先下手為強,把他解決掉?”
陳毅搖搖頭表示不同意,說:“不行!郝鵬舉出身西北軍。目前在徐州周圍,云集著原馮玉祥西北系的近20萬大軍。吳化文、馮治安、孫良誠、劉汝明、劉汝珍、張嵐峰、孫殿英等等。他們西北軍最講哥兒們義氣,有的和郝鵬舉還是拜把兄弟。所以,郝鵬舉不是孤立的一個人。要解決他,我們易如反掌。但從大處看,牽一發而動全身啊!解決了郝鵬舉,我們再去策反吳化文、孫良誠、馮治安、劉汝明等人起義,他們還會過來嗎?”
葉飛敬佩地說:“軍長,你站得高,看得深,全局在胸啊!”
作為華東最高軍事首腦的陳毅,雄才大略,文武兼備,總是能把軍事斗爭、政治斗爭,秘密工作、統戰工作等有機結合起來,做得恰到好處。
蘇北漣水。國民黨軍猛烈攻城。張靈甫帶著“督戰隊”在督戰。十幾挺機槍一字兒擺開,黑洞洞的槍口對著正在進攻的士兵。
我軍頑強阻擊。國民黨軍死傷累累。有的士兵后撤,張靈甫指揮“督戰隊”機槍開火,后撤士兵紛紛倒地。其余的又轉過身向漣水城垣沖鋒。
蘇北一村莊。粟裕在一幅大作戰地圖前邊看邊沉思。
作戰科長嚴振衡在門口喊“報告”。
粟裕:“進來。”
嚴振衡手持一份電報進門,將電報呈交給粟裕。
粟裕看完電報后說:“陳軍長他們已到馬頭鎮。幾路敵軍正向我們包抄過來,我們在漣水不能戀戰。”
嚴振衡:“據前方報告,我們已殺傷七十四師五六千人,也有統計說已殲敵八千人。”
粟裕:“張靈甫這次又吃了大虧。好吧,通知部隊,撤出戰斗,向陳軍長他們靠攏。”
徐家莊一寺廟。朱克靖、鄧旭初來到華中民主聯軍總部。
朱克靖,先后任新四軍戰地服務團團長,山東軍區政治部秘書長兼聯絡部長。現系派駐郝部的聯系代表。
鄧旭初,新四軍兼山東軍區派駐郝部聯絡代表。
郝鵬舉見朱克靖、鄧旭初到來,立即起身相迎,客氣地說:“朱部長,鄧政委,幾天不見了,很想念你們呀!請坐,請坐。”
朱克靖、鄧旭初坐定后,朱說:“郝總司令,我奉華東局和陳毅軍長之命,希望你認清形勢,堅定信心,堅決與國民黨反動派劃清界限,認清蔣介石的陰謀,為民主事業繼續奮斗。”
郝鵬舉:“本人非常感謝中共中央、華東局和陳軍長的信任和器重,今后決心和八路軍、新四軍暨全國民主軍隊親密團結,一心一德,共同反對國民黨的內戰,為民主事業而奮斗,請朱部長、鄧政委向華東局和陳軍長轉達郝某的此番苦心。”
朱克靖:“郝總司令態度可嘉。但我們得到確實消息,你原先的副總司令、后來叛變、投靠國民黨的李克昌,奉陳誠、薛岳之命,先后兩次潛入貴部,秘密策動你反正。此人目前尚隱匿在貴部,不知郝總司令將如何處置?”
郝鵬舉始而一怔,繼而勃然大怒:“李克昌這個狗東西,乃本軍叛徒,我早已和他一刀兩斷。如果朱部長所言屬實,我絕對饒不了他!”
繼而,郝鵬舉又表白說:“朱部長、鄧政委,諒必你們都知道,李克昌在本軍工作多年,官至副總司令,他的同僚舊友、拜把兄弟、乃至狐朋狗黨,為數不少。他要來,我哪里看得住呀?他來了后,隱匿之處多的是,許多人護著,替他保守秘密,我是一點風聲也沒有聽到呀!”
朱克靖:“我們希望郝總司令嚴肅認真處理此事,將李克昌緝拿歸案。”
郝鵬舉:“好,好,請朱部長、鄧政委放心,只要一發現李克昌,郝某一定押送給你們。”
朱克靖、鄧旭初起身告辭。郝鵬舉送至室外。
朱、鄧走后,郝鵬舉返回室內叫:“張副官。”
張副官應聲來到郝面前。
郝鵬舉:“你趕緊派人把李高參看押起來。不能讓他跑了。共產黨已經知道他來找我,萬一被共產黨抓住我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我要采取主動,拿他的人頭換的我的名聲,向共產黨作個交代。”
徐家莊。幾名戰士持槍押著李克昌,走進華中民主聯軍總部。郝鵬舉:“克昌兄,對不住了!紙包不住火,你來的事,東窗事發,共產黨都知道了。目前只得先委屈你一下,把你看起來,無非是做個樣子給他們看看。你放心,只要有我郝某在,將來總會有辦法的。”李克昌無奈地:“那好吧,咱倆再演一出雙簧給共產黨看看。”
衛兵押著李克昌走出郝的辦公室。
蘇北漣水城內巍巍寶塔。張靈甫帶著隨從坐在美式軍用吉普上,來到寶塔下合影留念。
張靈甫頤指氣使,高傲地對部下說:“這次漣水之戰,我軍長驅直入,3日內即予攻克,證明本軍所向披靡,共匪聞風喪膽。有人說什么粟裕是常勝將軍,依我看,他在我張某人手下,是常敗將軍。”
眾軍官:“師座指揮有方,才是真正的常勝將軍。”
張靈甫:“古人說窮寇勿追,我們對窮寇粟裕可不能讓他跑了,要緊追不舍。”
徐家莊廣場上正在舉行集會。主席臺上方掛著大幅會標:“華中民主聯軍反內戰大會”。郝鵬舉、劉伯陽、劉澄、張奇等聯軍頭頭端坐在主席臺上。
政治部主任劉澄主持大會,他宣布:“請郝總司令訓話。”
郝鵬舉走到臺前發表講話:“弟兄們,國民黨的中央社造謠說,我郝某接受薛岳之忠告,已率部反正,目前正與共軍激戰中。真是放他娘的狗屁!你們看,我郝某不是正和弟兄們在一起嗎!我軍自脫離反動政府后,即為人民之武力,永遠為民主事業而奮斗。孰料反動派野心不死,陰謀百出,密派本軍叛徒李克昌前來,誘以四十二集團軍之番號及地盤,妄圖以高官厚祿誘使鵬舉等背叛人民,必陷本軍于不仁不義而后快,其用心之毒,伎倆之拙,是誠無恥之尤!”
臺上臺下熱烈鼓掌。
郝鵬舉:“今天我們召開這個反內戰大會,是要通過向全國發出的通電,以表達本軍的嚴正立場。下面,請劉參謀長宣讀通電。
劉伯陽走到臺前宣讀通電:“……前謹竭誠將本軍起義宗旨及受反動派陰謀陷害始末,公布全國,以張正義,以正聽聞……鵬舉等自起義之時,即決心與八路軍、新四軍暨全國民主軍隊、民主人士親密團結,一心一德,為爭取和平民主事業而奮斗,頭可斷,血可流,此心如冰潔,此志如玉堅(臺下熱烈鼓掌)……本軍現為人民之武力,何忍作反動派之爪牙以殘害人民?誓愿竭盡駑鈍,共匡危局,耿耿此心,披陳亮察……”
徐家莊。郝鵬舉和一個年過半百的老軍人邊走邊談,穿過寺廟,來到郝的辦公室。
郝鵬舉:“王副參謀長,你看今天的會開得怎么樣?”
王:“很好呀,群情激憤,反內戰氣氛很高。”
郝:“我們今天給了蔣介石、薛岳一記響亮的耳光。”
王:“共產黨和陳軍長一定會很滿意。”
郝:“老王呀,我單獨找你來,是要你去完成一個艱巨的任務。”
王:“郝總司令盡管吩咐。”
郝:“聽說陳軍長已率山野主力到了我們西邊的碼頭,離我們只有一天路程。我心里嘀咕,陳軍長是何等聰明之人,他這是一箭三雕呀!”
王不解地問:“何以見得?”
郝:“陳軍長手握重兵,西可對付徐州,南下可越過隴海路和粟裕大軍會合,而對東邊的我們,我看他盤馬彎弓,隨時可對我軍下手。”
王:“有那么嚴重嗎?”
郝:“憑我多年跟共產黨打交道的經驗,我們不得不防呀!所以,我派你立即動身,到馬頭鎮去晉見陳軍長,表面上是向他送呈本軍反內戰通電,并提出讓我軍南下參戰的要求,實際上是去探聽虛實。”
王:“總司令囑咐我照辦。不過,陳軍長要是真的批準我軍南下參戰,部隊能拉得出去嗎?”
郝:“老王呀,你真是個老實人。我這不過是一種姿態,想試探一下共產黨和陳軍長對我們的態度,摸摸陳毅的底。”
王恍然大悟,說:“我懂了。”
郝:“你要表現得慷慨激昂,使陳毅不起疑心。還有,你可以和共產黨的聯絡代表一起去,使陳毅更加相信我們。”
王:“你跟朱部長他們說了嗎?”
郝:“還沒有。我還要對他做做工作,使他相信我們反內戰是真心誠意的,同意派代表和我們一起去給陳軍長呈送本軍反內戰通電。”
王笑道:“郝總司令這步棋,也是一箭三雕呀:表忠心,探虛實,摸底牌。”
郝鵬舉得意地哈哈大笑,拍拍王副參謀長的肩膀,說:“老王呀,你不愧是個老行伍,跟了我郝某這些年,越來越有城府了。”
馬頭鎮,山野前線指揮所。陳毅、陳士榘和參謀人員正在全神貫注看地圖,思考作戰方案。
一個參謀人員進門,報告說:“民主聯軍郝總司令特派的王副參謀長和朱克靖部長特派的聯絡代表鄧(旭初)政委,請求晉見陳軍長。”
陳毅:“好快呀,剛收到電報,這人就到了,他郝鵬舉是讓我措手不及呀!”
陳士榘:“節骨眼上,來者不善,善者不來呀!”
陳毅:“他郝鵬舉搞什么鬼,我還能看不出來?好,請他們進來。”
王副參謀長和鄧旭初走進室內,向陳毅、陳士榘敬禮。
陳毅主動上前,和他倆握手、問好。
王:“郝總司令命我前來晉見陳軍長,一是當面呈交剛剛發出的本軍反內戰通電,請陳軍長過目,如有不當,請訓示;二是轉達郝總司令及本軍全體官兵的決心,誠懇請求允許本軍南下參戰,為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內戰陰謀,盡本軍兩萬將士的綿薄之力。”
陳毅接過王呈送的“反內戰通電”,邊看邊說:“好,好,郝總司令及民主聯軍諸位將領聯合署名的這份通電,寫得很好啊!以鮮明的態度,嚴正的立場,給國民黨中央社造謠公司迎頭痛擊,義正詞嚴,足寒敵膽!”
王:“郝總司令讓王某向陳軍長表示,我民主聯軍自起義之日起,即為人民之武裝,此心如冰潔,此志如玉堅。頭可斷,血可流,郝總司令及本軍兩萬將士擁護共產黨和陳軍長的拳拳忠心,決非反動派高官厚祿所能動搖。”
陳毅:“要得,要得!請王副參謀長回去后,向郝總司令和聯軍諸位將領說明,中共中央、華東局和我陳毅本人,對你們充分信任和器重。貴軍此次發表的反內戰通電,必將使蔣介石、陳誠、薛岳及其造謠公司中央社狼狽不堪,也將使全國民主人士感到欣慰,堪稱自衛戰爭中的美妙插曲。”
王:“陳軍長過獎了!王某回部后一定向郝總司令和全軍將士轉達。”
陳士榘:“你們民主聯軍目前情況怎樣?”
王:“自國民黨反動派發動萬惡之內戰以來,本軍全體將士義憤填膺,同仇敵愾,個個摩拳擦掌,一致請求上前線參戰。王某此來,郝總司令指示我當面向陳軍長、陳參謀長請戰,批準本軍開赴前線,與新四軍并肩戰斗,共同殺敵,與國民黨反動派決一死戰。”
陳毅、陳士榘異口同聲:“好,好!”
接著陳毅說:“自衛戰爭開始以來,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發動的多次進攻,我八路軍、新四軍在各地區頑強還擊,已連續取得多次勝利,殲滅國民黨軍二十幾個師,近30萬之眾。僅在我華東地區,據不完全統計,國民黨損兵折將已近10萬人。
王:“是呀,是呀,我們多次聞訊前線捷報,受到很大鼓舞。”
陳毅:“目前,我軍兵力有余,尚不需動用你們民主聯軍的兵力。希望郝總司令淬礪奮發,加緊訓練,搞好備戰工作。”
王:“是,是!”
陳毅:“希望你返回后,向郝總司令說明,國民黨歷來的方針是消滅異己,往往利用戰爭來削弱、消滅非嫡系部隊;共產黨則相反,硬仗我們八路軍新四軍上去,決不會要你們民主聯軍承受過大的損失。”
王:“陳軍長所言,我們西北軍歷來感同身受。共產黨真偉大,光明磊落,舉世公認。”
農家小院。夜。陳毅單人住宿的一民宅內室。桌上放著一盞煤油燈。燈光暗淡。陳毅和鄧旭初兩人在深談。
鄧旭初:“這次朱克靖部長派我來,是要我當面向軍長匯報郝鵬舉最近的異動征候。”
陳毅:“好,你慢慢說。”
鄧旭初:“最近以來,郝鵬舉對外唱高調,對內搞獨裁,加強了對其部隊的個人控制。我們被派去的聯絡代表,郝規定只能給軍官教導團上上課,不能接觸部隊,有名無實,形同虛設。政治部主任劉澄原先是軍統特務,他多次散布誹謗共產黨、污蔑新四軍的反動言論。朱部長向郝鵬舉提出后,郝說解決問題要有耐心,要靈活,養兵等于養虎,如果出了事情,當了烈士也沒有什么好處。朱部長一針見血地反駁說,我們不是為當烈士而來的,但為了人民的利益,為了幫助民主聯軍的改造,當了烈士也是光榮的。”
陳毅:“朱部長回答得好。不過,你們幾個人也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鄧旭初:“郝鵬舉根本沒有改造部隊的誠意,完全把這支部隊作為他個人升官發財的工具。他私下和國民黨信使往返,加緊勾連,叛變已日趨成熟。”
陳毅點點頭表示贊同,接著從懷中取出一份電報,交給鄧旭初,說;“這是中央情報部日前發來的電報,你看看。”
鄧旭初接過電報,低聲念道:據密息,國民黨對郝鵬舉的策反工作正在加緊進行,由國防部二廳鄧文儀負責,鄧指定盧東白及張子其負責。因中央社發表消息,致把郝弄翻。鄧要盧親往找郝。現在郝、盧有信來往。請山東注意郝鵬舉之叛變……
鄧將電報交還陳毅后,說:“郝鵬舉必定要叛變,但副總司令畢書文,參謀長劉伯陽,師長李鐵民、曾紀瑞等,認為時局一時看不透,需要再等一等,看一看。”
陳毅:“目前戰局已逐漸北移,國民黨軍即將進至宿遷、沭陽、東海乃至隴海線,因此郝鵬舉必將發生變化,他要叛變,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但目前我們還不宜、也抽不出力量來解決他,因此,你們被派到那里工作的同志,要堅持在那里,穩住他,拖延他叛變的時間,能拖遲一天也是好的。你們要準備當俘虜,當烈士,不到最后一分鐘決不離開。”
蘇北平原。國民黨軍在開進。飛機在空中掩護。
一位高級軍官坐在吉普車上,他是整編第六十九師中將師長戴之奇。他問坐在身旁的少將副師長饒少偉:“你了解一下,各部到了哪里?”
饒少偉:“好。”邊說邊拿起報話機呼叫:“老三,老三(預三旅),你們到了哪里?”對方回話:“我們正在向峰山、璋山前進,已經不遠了,已經不遠了。”
饒少偉又呼叫:“老四,老四(第四十一旅),你們到了哪里?你們到了哪里?”對方回話:“我們正在向曉店前進,很快就要到了,很快就要到了。”
饒少偉又呼叫:“老六,老六(第六十旅),你們到了哪里?你們到了哪里?”對方回話:“我們正在向人和圩方向前進,不遠了,不遠了。”
饒少偉:“師座,各部隊正在按預定方案,向目的地開進,一切順利。”
戴之奇得意地:“我們這三個半旅兩萬多人馬,還怕抓不到陳毅?”
饒少偉有點憂心忡忡:“可是師座,我們至今還不知道陳毅主力的確切位置。”
戴之奇:“據空軍反復偵察,已得知陳毅的主力集結在宿遷、沭陽、新安鎮的三角地帶。況且他們人數不多,有的還遠在魯南,小米加步槍,光靠兩條腿,要趕到這里至少得六七天。粟裕的主力遠在漣水,已被張靈甫殲其大半,大傷元氣,何堪再戰?而國軍的4路大軍同時出動,拉開大網,分頭并進,陳毅、粟裕這兩條大魚,很快就要落網了!”
南京,郭汝瑰公館。夜。郭汝瑰在客廳里來回走動,他在等人。妻子方學蘭坐在沙發上,不時警覺地望望窗外。
電話鈴響,方學蘭忙起身接電話。電話中傳來了任廉儒的聲音:“郭廳長嗎”?
方學蘭:“是廉儒兄嗎,對,汝瑰要跟你講話。”方學蘭把電話機遞交給郭汝瑰。
郭汝瑰:“是廉儒兄嗎,你真是位虔誠的天主教徒,明天要做禮拜,今天就到了南京。太太來了沒有?”
任廉儒:“我太太也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我來南京,她還能不來。”
郭汝瑰:“你們還住在《益世報》嗎?”
任廉儒:“是啊!《益世報》是教會辦的報紙。外國人,有錢,報館的條件很不錯。何況我們是這兒的常客,他們招待得很好。”
郭汝瑰:“廉儒兄,明天是禮拜天,你們夫婦還去天主教堂做禮拜嗎?如去,我和內子也篤信天主,我們也要去做禮拜。好,明天見。”
莊嚴肅穆的教堂。教徒們紛紛進入教堂。悠悠鐘聲響起。在牧師主持下,教徒們虔誠地做禱告。郭汝瑰、方學蘭、任廉儒、羅瑩澄4人緊挨著站在一起做禱告。
郭汝瑰輕聲地對任廉儒說:“昨天我參加了一個重要的軍事會議,老蔣又要在蘇北山東大打了。”
任廉儒:“中央很需要這方面的情報。”
郭汝瑰:“情報我已經帶來了。”說畢,悄悄遞給任廉儒一張小紙條。任廉儒機敏地裝入口袋。
方學蘭、羅瑩澄兩位太太高聲唱著“主啊,阿門……”
??(本刊從第一期起,曾連續選載夏繼誠所著《華東戰場最高機密》一書之開篇精彩章節。現因本刊篇幅所限,及有關規定,從下期起,就不再繼續選載了。讀者如對該書余興未盡,可到圖書館借閱,或到書店購買。此書由金城出版社出版,全國熱銷。)
作者小傳

夏繼誠,知名多產軍旅作家,江蘇作家協會會員 ,南京軍區政治部研究員,長期從事華東野戰軍和新四軍軍史研究,參加編寫了《新四軍》《蘇中七戰七捷》《新四軍敵軍工作史》《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敵軍工作史》《對西北軍聯絡工作史》《國民黨軍起義投誠》等多部大型專題史書,并出版專著《將軍在黎明前死去》《華東戰場秘密戰》《打入蔣介石侍從室》《折戟》《喋血》《反戈》《臥底將軍—何基灃、張克俠起義紀實》《日寇憲兵隊里的新四軍—四〇〇反間諜小組紀實》《淮海戰役秘密戰》《策反·國共大決戰中六大策反事件真相》《終局·國民黨高級戰俘團真相》《淮海國共百萬大對決·傳奇之戰十大看點》《民國熱點人物追蹤》等10多部長篇紀實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