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老兵風采 > 小舞臺上創大業——記轉業軍人、蔡橋鎮武裝部長劉鐵軍
小舞臺上創大業——記轉業軍人、蔡橋鎮武裝部長劉鐵軍
作者:陳曙光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19-12-13 瀏覽次數:8393
一個鎮武裝部干事創業的舞臺有多大?轉業軍人、蔡橋鎮武裝部部長劉鐵軍,用自己扎實的工作作出了回答。
一個鎮武裝部干事創業的舞臺有多大?轉業軍人、蔡橋鎮武裝部部長劉鐵軍,用自己扎實的工作作出了回答。從事武裝工作6年來,蔡橋鎮先后獲得“民兵整組”“征兵工作”“先進武裝部”等榮譽稱號。劉鐵軍個人被市委、市政府和鹽城軍分區聯合表彰為“十佳專武干部”。
依依難舍軍旅情
1972年10月,劉鐵軍出生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三河鎮石鼓村一個普通農家,拮據的農家生活和繁重的體力勞動磨煉了劉鐵軍吃苦耐勞的堅強意志。他的父親曾長期擔任村民兵營長,受父親的影響,劉鐵軍從小就對軍營生活情有獨鐘。1990年3月,劉鐵軍懷揣兒時的夢想走進了軍營,被分配到南京軍區副食品基地。由于各方面表現突出,劉鐵軍第一年就被評為“優秀士兵”,1993年7月光榮地加入了黨組織,1994年2月榮立三等功并擔任班長,一個月后轉為志愿兵。在副食品基地,他虛心向老師傅學習栽培蘑菇、平菇等實用技術。基地共有6個食用菌大棚,劉鐵軍負責兩個大棚,每年兩季,一個大棚可收入4000多元。
駐地雙洋村村民顏愛東家庭經濟困難,父母常年患病,他學習食用菌栽培技術的愿望非常強烈,劉鐵軍手把手地向顏愛東傳授食用菌栽培技術。在劉鐵軍的熱心幫扶下,顏愛東投資新建了3個食用菌大棚,當年收入1.2萬多元,很快甩掉了貧困戶的帽子,接著又新上了200畝水面養殖。雙洋村有十多戶村民在劉鐵軍的幫扶下,靠發展食用菌走上了致富路。1995年劉鐵軍先后被表彰為全軍和南京軍區“學雷鋒標兵”。1997年3月,劉鐵軍被部隊保送到吉林省長春農牧大學農牧業經濟管理系學習,1998年5月,他被任命為副連職助理員。
而今邁步從頭越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2002年10月,劉鐵軍被批準轉業到地方工作,先后擔任縣城管局法制科、廣告科辦事員、副科長、科長。劉鐵軍保持了在部隊那種“干一行愛一行,干一行精一行”的作風,始終把“做一流工作,創一流業績”作為自己不懈的追求,在平凡的崗位上,硬是干出了不平凡的業績。2009年元月,組織上任命劉鐵軍為蔡橋鎮鎮長助理,2011年2月,又被任命為蔡橋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部長。“專武干部不把最優秀的青年輸送到部隊去,就是失職、瀆職。”劉鐵軍如是說。工作中,他利用兵役登記、民兵整組、學生軍訓、駐村蹲點等時機進村入戶,摸清轄區適齡青年底數。每當發現一個優秀的預征對象時,他都如獲至寶,精心培養。
“合格的不用找,不合格的找也沒用。”擇優定兵,熟悉劉鐵軍的人都知道這是他的鐵律,在征兵過程中,劉鐵軍始終嚴把體檢、政審等各個關口。
近幾年,各地普遍遭遇“征兵冷”,但是蔡橋鎮每年都能超額完成任務,而且高中畢業以上文化程度和黨團員比例比較高。“征兵宣傳教育必須跟上年輕人的思維和節拍,才能事半功倍。”劉鐵軍憨厚地笑著說。劉鐵軍注重用發展的眼光、創新的手段開展工作。他積極借助電腦和網絡等信息化手段,搞好滲透結合,把征兵工作與其他工作捆在一起抓,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劉鐵軍堅持每季度召開一次征兵工作形勢分析會,及時分析全鎮征兵工作形勢,研究征兵工作新對策。利用節假日組織村居民兵營長深入農戶家中走訪,摸清外出務工適齡青年流量流向情況,不失時機地進行征兵宣傳動員。依托鎮行政服務中心、學校,建立兵役登記窗口,使征兵登記工作常態化。對已登記的預征對象,建立名冊,并將有關信息錄入征兵管理系統,采取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戶的辦法,及時掌握其務工、務農、求學和生活、思想等動態情況。
一身正氣映軍徽
劉鐵軍按照“一兵一職、一隊一冊”的要求,優先把符合條件的軍政素質好、專業對口的退伍軍人和與軍事專業相對口的地方技術人才編入民兵組織。在民兵隊伍中建立獎懲激勵機制,每年重點選取有一定文化程度,素質高、責任心強的青年擔任民兵骨干,對其進行軍事技能、種養加技術和電子商務知識等方面的培訓。培訓結束后,讓他們回到本村協助民兵營長做好民兵工作,有突出貢獻的民兵可繼續留任,并列為民兵營長后備培養對象。
為充分發揮民兵隊伍在急難險重任務中的排頭兵、鐵拳頭、突擊隊作用,在參加地方重點工程建設和處置突發事件等工作中,劉鐵軍總是帶領民兵沖鋒在前。每逢全國召開“兩會”和重大敏感節日期間,劉鐵軍及時組織民兵治安巡邏小分隊,配合公安部隊進行執勤巡邏,為維護社會安全穩定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對在部隊立功授獎人員的親屬,劉鐵軍總是在第一時間登門送喜報、送獎勵金和慰問金,對現役軍人維護合法權益的訴求總是有求必應,想方設法為軍人軍屬排憂解難。劉鐵軍在退役軍人檔案管理上丁是丁,卯是卯,毫不含糊。
風雨兼程,一路高歌。回首12年的從軍之路,劉鐵軍感慨良多:“作為一名經過軍隊多年培養的人,轉業后,無論從事什么行業,都不能忘記軍人的榮耀;走到哪里,就要把軍徽的光芒照射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