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魚山情
作者:胡亦男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19-09-05 瀏覽次數:8330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里,我們一行在舟山市住建局陳處長的陪同下,從定海驅車向西,到位于毛峙的海豐碼頭轉乘快艇約半個小時就到了魚山島。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里,我們一行在舟山市住建局陳處長的陪同下,從定海驅車向西,到位于毛峙的海豐碼頭轉乘快艇約半個小時就到了魚山島。
我曾十余次到過大魚山島,那個寧靜、形如條大魚的小島讓我記憶猶新。但這次上島,映入眼中的碼頭已不在原址了,人們正排著隊有序地通過安檢門進島,人來車往好不熱鬧!當我們乘車又徒步登上當年的主戰場大岙崗時,一眼望去原先的南水頭等一座座小山坡不見了,昔日的戰斗陣地湖莊頭不見了,打旗崗也只乘一只角,原先那個寧靜的漁村不見了,鹽田和蝦塘也不見了,代之的是一馬平川。瞬間的第一感覺是原先那像條魚,僅有6平方公里面積的小島成了個又圓又大的盤子。陪同的陳處長向我們介紹:“現在魚山第一期圍海造地工程即將完成,魚山島面積已有14平方公里,到2018年底,一期工程投產,魚山至岱山連島大橋也將完工,再到三期工程完成時,大魚山島的面積將達41平方公里。”這是多么令人振奮的消息!放眼望去,遠處一排排大型的施工機械在轟鳴,一排紅白相隔的水泥攪拌筒像排列整齊的士兵在執勤。這里正在描繪舟山新區建設最美麗的藍圖!
在大岙崗上看到那塊永垂不朽的紀念碑時,我思緒萬千,腦海中涌現出73年前那場泣鬼神、驚天地,被譽為“海上狼牙山之戰”的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海防大隊一中隊77位指戰員浴血大魚島的情景!1944年5月,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英美盟軍在太平洋戰場節節勝利,美軍正準備在中國登陸作戰。8月,為配合盟軍作戰,開辟海上游擊根據地,新四軍浙東縱隊派出海防大隊一中隊77名指戰員在副大隊長陳鐵康率領下,于8月21日清晨到了大魚山島。當時,大魚山島的老百姓因沒見過這樣的隊伍,怕是海盜上島都紛紛逃往山上。新四軍戰士上島后,嚴格執行群眾紀律,給老百姓家挑水、掃院,為臥床的老人治病,島上老百姓一見這支部隊紀律嚴明,就有人想到了這可能就是人們口中的三五支隊(指新四軍浙東縱隊),于是大家紛紛回到家中,短短幾天部隊和老百姓就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但是,由于漢奸告密,日軍于8月25日(即農歷七月初七)那天早上,動用海陸空軍以精良的武器和八倍于我的兵力進攻大魚山島。這場戰斗,涌現出陳鐵康、程克明、嚴洪珠、施鐵生、錢一宏等43位英烈的名字,涌現出李金根、張小弟、邱鑒法等戰士與日軍頑強搏斗的故事,也涌現出魚山老百姓70多年來對新四軍浙東縱隊海防大隊一中隊77名指戰員的魚水深情!
大魚山的老百姓在戰前就在物資上給新四軍予以熱情支援,那天戰斗一開始,魚山島的老百姓就為新四軍指戰員的安危擔憂。他們想設法為戰士們做點事,即使給戰士們送口水也行。但是,日軍在向我軍發起進攻的同時也包圍了村莊,在村口架起了機槍!島上的老百姓只能默默地祈求菩薩保佑。戰斗打響后,老百姓更是冒著生命危險設法掩護受傷的戰士。夏杏花大娘在日偽軍的眼皮底下冒死營救一名軍醫和操練班長,她乘日軍不注意時將兩位新四軍拉入家中藏于儲糧的木柜中,使他們逃過了日軍的屠殺;還有袁金表,同樣冒死營救、掩護新四軍戰士脫險,并駕船護送新四軍戰士歸隊,為此他還被日偽軍打傷了腳。大魚山島雖小,但四周多石壁和可藏身的巖洞,突圍的新四軍傷員陸賢章、王根生和丁全福等就在群眾的掩護下藏身于這些天然隱蔽地,躲過了日偽軍的搜捕。在日軍大屠殺中跳海的李金根,在海水中漂流了兩個多小時,后被長山咀岙口漁民王阿品救起,立即將他扶到一個巖洞里,從家中拿來干衣服給他換上并將他手臂上的傷口用香灰敷上,為避人耳目,每日叫9歲的兒子王阿追給傷員送飯,精心照顧直至李順利歸隊。大魚山老百姓還在戰斗結束后打掃戰場,收集散落在島上的槍支彈藥,細心掩埋烈士忠骨。
新中國成立后,大魚山島老百姓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自發地在當年戰斗的主陣地,犧牲在大岙崗上的烈士墓邊,豎起“永垂不朽”的紀念碑。自從這場戰斗結束后,大魚山的老百姓就記住了七月初七這個日子,把這一天當成為魚山百姓的忌日。每年的大年初一、清明和七月初七,一年三次都會自發地上山為犧牲的新四軍戰士掃墓,以當地的風俗習慣來紀念新四軍先烈。70多年來年年如此!1988年6月,岱山縣人民政府撥款建立大魚山革命烈士紀念碑,成為舟山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我曾在2004年的七月初七親歷了大魚山老百姓在烈士紀念碑前祭拜先烈的情景:清晨,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大魚山烈士紀念碑前,放上供品、點上清香、手折紙元寶、嘴念經文,她們個個神情肅穆。這時來了一位84歲的小腳老太太,一手拎一籃供品,一手搖著蒲扇,吃力地走了一個多小時才到紀念碑前,然后她在烈士墓前放好供品,點上清香就跪地要拜,旁邊的人想將她拉起,她卻推開旁人邊拜邊說:“三五支隊的烈士呀,我們魚山老百姓有今天,都是你們的命換來的呀!愿你們在天之靈保佑魚山百姓生活越來越好。”這句話說出了魚山人民的心聲,聽得我眼淚直流,真是善良、純樸、有情、可敬的人民!
如今,為了建設舟山群島新區和國家發展臨港工業需要,大魚山島的老百姓以犧牲在大魚山島的烈士為榜樣,以國家利益為重,整體搬離了世代居住的島嶼,但他們永遠記著犧牲在大魚山島的新四軍指戰員,仍年年祭拜他們。
我在大魚山島上看著即將新建的大魚山革命烈士紀念園址設計圖,深感70多年來的魚水深情將伴隨著魚山島的開發和建設會進一步加深和代代相傳。到那時由烈士鮮血染紅的大魚山島將更加燦爛,大魚山島的明天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