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崢嶸歲月 > 一位新四軍女戰士的非凡經歷
一位新四軍女戰士的非凡經歷
作者:田國慶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2017年第9期 日期:2019-01-18 瀏覽次數:8328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2012年7月中旬的一天,在渤海岸邊一座療養樓的205房間里,一位年近9旬的老奶奶正滿懷深情地唱著這首《滿江紅》。老人唱功深厚,鏗鏘有力。這位老人便是孫笑娥,一位曾經戎馬半生的新四軍女戰士。唱完歌,我陪老人到療養樓前的“北海雙松”下乘涼,一老一小兩代兵的交流也在這融洽中拉開了序幕。
和姐姐一起參加新四軍
孫笑娥出生于1925年,老家在江蘇省灌云縣南岡鄉南岡村,父親是連云港一所中學的校長,母親是家庭婦女。家里兄弟姐妹五人,她排行老二。
1943年春節后的一天,同學趙亞和另外幾個男同學來到她家聊天,趙亞說,抗戰還在繼續,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咱們怎么辦?一個同學說,聽說灌云中學要招生,咱們一起去吧。當時國民黨軍隊潰退后灌云縣一部分被日軍占領,成為淪陷區,另一部分是由共產黨新四軍領導的根據地。孫笑娥的家在淪陷區,她們想去的灌云中學屬于根據地,是新四軍創辦的。幾個人商量好之后,便一起去離家35里外的灌云中學報考,一起來的8個人都考上了。大約三四個月之后,淮海軍分區文藝大隊到學校招兵,孫笑娥聽說后和大姐一起報了名。結果她被錄取了,大姐卻沒有。負責考試的謝鐵驪看姐妹倆當兵的意志挺堅決,便一起招到了部隊。
到了文藝大隊后才知道,她們所在的淮海軍分區歸屬蘇北軍區領導,司令員由新四軍第三師師長黃克誠兼任。孫笑娥說,她入伍的時候淮海軍分區剛建立才幾個月,但到1944年底,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就先后對日軍和偽軍發起了包括高溝戰役、楊口戰役、阜寧戰役和林宮渡戰斗、葉圩子戰斗等。在殲滅大量鬼子和偽軍的同時,也壯大了自己,隊伍由2個團發展到6個團。每次戰斗結束后,她們文藝兵都要深入一線進行慰問演出,正是在不斷的磨練和戰火的考驗中,孫笑娥漸漸成長為一名名副其實的新四軍戰士。
戰斗在白山黑水間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新四軍第三師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二縱隊,于當年10月進軍東北。孫笑娥隨大部隊出發,11月到達遼寧義縣,住在一個小學教員家里。后來,部隊往內蒙古庫倫旗撤退,臨走之前她把一個小挎包不慎給弄丟了,里面有一雙球鞋、一盒力士香皂和一個小日記本,日記本里面夾著一張勞模證書。1948年9月部隊打回義縣,不過這時她早把挎包的事給忘在腦后了。
有一天,已擔任五師政治部指導員的孫笑娥正在召開群眾大會,宣傳黨的城市政策,警衛營營長劉德義過來,問她在義縣是否有親戚。她想了想說沒有啊,劉德義往身后指了指,孫笑娥一看才知道,原來是當年在義縣時那個當小學教員的女房東。女教員說,孫笑娥當初離開時把挎包落下了,她發現之后就給放在家炕洞里藏了起來,國民黨到她家里搜了幾次也沒發現,這次聽說五師打了回來,她便找上門給送了回來。
民主聯軍攻下義縣后,國民黨部隊開始在錦州外圍四處轟炸。孫笑娥所在部隊便夜晚行軍白天休息,以躲避敵人的追蹤。有一天,部隊正在錦州外圍一個叫做胡家窩棚的地方休息,孫笑娥她還在睡覺,突然聽到管理科科長在外面大喊:“指導員,趕緊醒醒吧,你屋頂落了顆炸彈。”孫笑娥醒來跑出去一看,發現屋頂有顆比醫院氧氣瓶還大好幾倍的炸彈扎在屋頂上,好在沒有爆炸。
打錦州時,孫笑娥所在的師政治部主要有兩個任務,一是負責掩埋烈士遺體,另一個是跟著師指揮所宣傳黨的城市政策。有一天,他們20多人背著成捆的宣傳品送到前沿陣地,然后用繩子把傳單捆起來,用六○炮往城里打,還一個勁兒往城里喊話:“蔣軍官兵們,你們都是被國民黨抓來的,不要再為蔣家王朝賣命了!東北已經解放了,就剩下錦州一座孤城,趕緊放下武器投降吧!”正喊得起勁時,師長吳國章匆匆趕來說:“你們怎么還沒撤?在這兒等死啊。”聽了師長的話,他們才知道大部隊早就轉移了,于是趕緊往下撤。剛撤下來還沒五分鐘,敵人炮彈就像雨點一樣落在原先陣地上。大家心有余悸地說:“真險啊,如果沒有師長,這20多條小命就報銷了。”
機智勇敢抓特務
1947年秋天,擔任二縱五師宣傳隊女分隊分隊長的孫笑娥,奉命帶領隊員到齊齊哈爾市的西滿軍區送一批傷病員,并把養好傷的指戰員接回來歸隊。
當時她們一起去的有三四個人。宣傳隊有個女隊員叫張艷玲,是吉林省扶余縣人,大高個,長得非常漂亮,每次演出都很積極,但最大毛病是經常裝病號。到達齊齊哈爾的第三天晚上,當時大家正在大通鋪上睡覺。半夜,孫笑娥模模糊糊覺得旁邊站了個人,便猛地坐起來拉亮了電燈。那個人嚇得一哆嗦,手里的東西“咣當”一聲掉在地上。一看是張艷玲,孫笑娥就說:“你半夜三更不睡覺干什么?”這一喊,驚醒了屋里其他人和住在旁邊屋里的隊長,隊長進屋發現地上有一把刀,就將張艷玲帶到辦公室去了。之后聽保衛科長說張艷玲原來是個女特務。
由于人員眾多,五師政治部有自己單獨的炊事班,其中有個炊事員名叫周立生,是從國民黨兵俘虜過來的。1948年春天,孫笑娥發現他經常鬼鬼祟祟的,就“盯”上了他。有天晚上,孫笑娥發現他爬墻頭翻進女兵住的院子里,就問他干什么。他說想找指導員談談,想要入黨。孫問為啥白天不來,晚上翻墻進來?他支吾半天也沒有說清楚。孫笑娥感覺不對勁,就報告了保衛科。后來聽保衛科的同志說,經審問,那個炊事員交代他以前是國民黨少校,企圖找機會搞破壞。據說后來那人被送到一個煤窯改造去了,反正大家以后誰也沒有再見到過他。
不知自己是“亡人”
1949年春節期間,部隊正在河北省某地休整。有一天師政治部主任王世林找到孫笑娥,說你也老大不小了,怎么還不嫁人,我給你做個媒吧。王主任說這個人名叫盧銳,是江蘇老鄉,打仗很勇敢,人也忠誠老實,是司令部的參謀處處長。
談話的第三天下午,師政委愛人謝迪領孫笑娥和盧銳見了面。兩個人簡單談了一下各自的情況,第一次見面就這樣結束了。兩三天后,孫笑娥收到一封信,上面寫著:咱們年齡都不小了,你考慮好了,咱們就找個日子把婚結了吧。多少年后,孫笑娥談起這一段還跟做夢似地說,“這也太著急了啊”。不過,她又解釋說,當時部隊上都這樣,兩三天之前還不認識呢,兩三天之后就成人家媳婦了。
結婚很多年后,老盧告訴孫笑娥,他把結婚報告遞上去之后,縱隊吳法憲政委在上面批了“郎才女貌、雙全其美”八個字。盧銳是一位老八路,抗戰時期曾在蘇北參加了解放淮陰和淮安的戰斗,日本投降之后又隨部隊開赴東北,先后參加了四平保衛戰、公主嶺戰役、長春守衛戰和三打靠山屯等戰役戰斗,曾任三十九軍一一六師(二縱五師)參謀長、六十四師副師長、六十二師師長、沈陽軍區后勤部副參謀長等職,1983年離休。
1950年4月,三十九軍駐扎河南省長葛縣。相對穩定下來之后,決定組織慰問團回淮海區老部隊成立地看望一下,為三十九軍的軍烈屬發放糧食等慰問品和慰問金。盧銳是慰問團團長,孫笑娥作為慰問團成員一同前往,負責灌云縣慰問物品的發放,這也是她自1943年離開家之后第一次回去。
那天孫笑娥到家時太陽已經落山。在鎮西頭先遇到一個小時候的同學,那人說:“哎呀,你不早死了嗎?你家里都給你燒了好幾年紙了,這從哪咋又冒出來了呢?”簡單聊幾句之后,他就跑步到孫笑娥家里去報信。聽說她回來的消息,母親和弟弟以及叔叔大爺全都跑了出來,圍著她就哭。
等情緒穩定下來,家里人圍在孫笑娥身邊嘮嗑,她這才知道,她一去多年無音訊,家里人以為她早死了。由于是未婚的“孤魂野鬼”,所以家里也并沒有給立墳,只是在一些節日里在街頭路口給她燒點紙祭奠一下。巧的是,她回去那天正好是清明節,上午全家剛給她燒過紙,沒想到下午就見到活人了,能不讓全家人悲喜交集嗎。
戰爭風云去,和平燕歸來。1955年8月,孫笑娥從三十九軍留守處家屬學校正營職協理員轉入地方工作,直到1983年離休。如今孫笑娥和小兒子一起生活在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