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12月29日)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12月29日)
作者:李本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 日期:2019-12-29 瀏覽次數:8329
12月29日
1937年
▲ 項英致電中央:高敬亭、傅秋濤均來漢,情形甚好,正在討論各工作及部隊改編出動等問題。高部準開安徽所指示地作戰,傅部準備向皖贛邊集中,會合贛南及關英各部在皖浙邊作戰。此間情況緊張,我不日赴南昌,指導各地部隊集中行動,并在約陳毅、張鼎丞、鄧子恢、劉英諸人來南昌相會。曾山等人應即來漢,否則對于工作有損失,并立即促他們動身。張際春請急調回派來,否則建立政治工作成問題。
1938年
▲ 陳毅在丹陽史甲村召集地方人士會議,動員實行減租減息,號召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團結一致,共同抗日”。
▲ 遵照中共中央發展華中的指示,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第六八五團先遣隊由彭明治率領由山西進入微山湖西豐縣、沛縣活動。改稱為蘇魯豫支隊,彭明治任司令員,梁興初任副司令員,吳法憲任政委。在地方武裝配合下,該支隊襲擊豐縣西北崔莊、韓莊偽軍王獻臣部,殲偽軍800余人,擊潰日軍增援部隊300余人,繳獲輕重機槍12挺,長短槍320余支,首戰告捷。
▲ 新四軍第四支隊第八團在安徽省合肥縣店埠地區全殲土匪武裝700余人,活捉匪首劉夢一(劉孟乙)。
1940年
▲ 中共中央軍委批復新四軍,同意成立鹽阜軍區(翌年9月13日正式成立)。
▲ 國民黨第三十二集團軍總司令上官云相在皖南寧國縣萬福村主持制定《第三十二集團軍進剿匪軍計劃》。
1941年
▲ 鹽東縣總隊與偽軍楊仲華所屬一、二師各一部及其軍官教導隊900余人展開激烈戰斗。新四軍一師二旅一部于午后趕往增援,在薛家橋、劉家渡一帶與敵激戰4小時,敵向伍佑逃竄。鹽東縣總隊和二旅一部乘勝追擊。是役擊斃偽軍團長以下150余人,俘偽軍團副以下60余人。新四軍第一師第二旅第四團政委郭猛在戰斗中犧牲。
▲ 新四軍“淮寶支隊”和五十四團一部夜襲臨澤鎮,俘偽二十八師李虎臣團第一營100余人。
▲ 新四軍第七師第五十七團一部,在葉家渡附近伏擊擊沉敵汽艇一艘,斃溺敵偽軍75人。
1943年
▲ 中共中央華中局關于成立浙東行政委員會及其綱領,電示浙東區黨委:同意以連柏生為主任,羅克為行政,黃源為文教,并選擇幾位地方上進步人士(包括開明士紳與各抗會的首領)。譚啟龍、何克希也當參加為委員,成立浙東敵后臨時行政委員會。并提出其政治綱領應包括的內容。
1944年
▲ 張愛萍、鄧子恢、劉瑞龍致電饒漱石、張云逸、曾山、賴傳珠報告津浦路西群眾武裝工作步驟。
1945年
▲ 蘇皖邊區臨時行政委員會頒布《懲治叛國罪犯(漢奸)條例》,規定對在日本侵華戰爭期間曾經投敵、通敵、助敵,犯有叛國罪者,根據其罪行輕重,分別按首要、脅從予以處理。本著這一原則,蘇皖邊區各地先后懲處了一批漢奸,沒收其部分財產,分給受害群眾,救濟貧民,或用于公共建設。其土地由貧苦農民承領。
▲ 中共中央華中分局宣傳部主辦黨內刊物《華中通訊》創刊。至翌年10月停刊,共出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