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10月26日)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10月26日)
作者:李本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 日期:2019-10-26 瀏覽次數:8021
10月26日
1937年
▲ 秦邦憲、葉劍英致電張聞天、毛澤東:項英今離南京赴延安;因情況不明,項英、陳毅在談判中有些不妥,但總的方向是對的;項英到后,擬以留中央為妥;擬請調邵式平(時任陜北公學教育長)赴閩、浙,張子意(原任紅軍第六軍團政治部主任,1937年9月調離部隊到延安)赴湖,羅梓銘(時任中共湘鄂贛省委常委兼組織部長)赴贛。
1939年
▲ 江南抗日義勇軍(江抗)奉命西撤到揚中八字橋、老郎街、油坊橋一帶整訓。月底和新四軍挺進縱隊合編,仍稱“新四軍挺進縱隊”,司令管文蔚、副司令葉飛、參謀長張開荊、政治部主任陳時夫。下轄四個團。江抗二路改編為第一團,團長喬信明,副團長劉先勝,參謀長廖政國;江抗三路改編為第二團,團長徐緒奎,政委何克希,參謀長廖昌金;挺進縱隊第一、第四支隊合編為第三團,團長梅嘉生,參謀長張福前;挺進縱隊第二、第三支隊合編為第四團,團長韋永義,參謀長焦勇,政治處主任鮑志椿。不久,第三團先行過江到達江都地區;第二團掩護部隊向北發展,提前返回江南,仍以“江抗”二團的番號在江陰、武進及丹北地區活動。
1942年
▲ 中共中央軍委、總政治部復陳毅、饒漱石、曾山23日電:同意一、六兩師領導機關對內合并,稱新四軍第一師,由粟裕統一指揮,對外保留新四軍第六師番號。譚震林調任軍政治部主任,饒免兼主任職。
▲ 賴傳珠致電劉少奇、葉劍英、滕代遠:新四軍第一師蘇中地區有以下變動:師部兼軍區司令部,一旅在三分區(泰靖區),二旅在二分區(臺北),三旅在四分區(啟海區),十八旅在一分區(高寶區),皆與分區司令部合并。除保持一、四、五十二、七四個主力團外,其余已編入地方獨立團,加強骨干,便于堅持斗爭及鞏固提高戰斗力。
▲ 彭雪楓、鄧子恢、張震致電中共中央軍委并張云逸、饒漱石、賴傳珠,報告新四軍第四師執行精兵簡政后第一期初步總結。
▲ 中共蘇南區委召開茅山地區各界人士代表會議,討論減租減息和征收公糧問題。
1943年
▲ 傅秋濤奉調赴延安。
▲ 淮海軍分區二支隊擊潰胡集出擾之敵,斃傷日偽軍百余人。
1944年
▲ 張云逸、饒漱石致電中共中央軍委,報告新四軍第四師津浦路西戰役勝利后行動方針:以第二十七團及游擊支隊,迅速解決宿南韓金山部,求得迅速向宿西南、蒙東發展,打通與淝河北岸主力之聯系。以主力集結淝河以北及西北適當機動位置休整,總結經驗,打掃戰場,清查槍支,爭取俘虜等工作。以一部掩護與協同地方工作開展,肅清淝河以北殘頑。同時,在渦河以北、淝河以南中間地區,以適當兵力保持游擊,監視渦河南岸頑軍,求得鞏固淝河兩岸及以北地區之任務。八路軍南下之二個團及騎兵二個連,現已到達淝河以北,與韋國清、彭明治、張震、吳芝圃會合。我們己令韋、彭與之商量,是否可由他們擔任向西完成打通與水東地區之聯系,由四師派隊協同行動。如他們不去,則四師派一團兵力,配合若干騎兵,去執行此任務。
1945年
▲ 中共中央電示鄭位三、李先念、陳少敏、王樹聲、戴季英、劉子久、王震、王首道:在目前整個斗爭中,我河南及鄂豫部隊、王王部隊,擔負著全國性的戰略任務,你們目前的堅決行動,打擊與殲滅頑軍,開展七八個整縣的鄂豫邊根據地,嚴重的威脅頑軍后方,將給予我在華北、華中及東北的斗爭以極大幫助,取得在目前歷史時期的偉大勝利。望你們在目前緊急時期,在全黨的這一光榮任務下,團結一致,為消滅更多的頑軍,為爭取偉大的勝利而戰斗。在目前,任何不團結的現象,任何對于目前任務的動搖,都是不能容許的。王、戴、劉關于河南工作中某些不同的意見,事己過去,暫時不應討論,而應集中注意于當前的斗爭和當前的工作,不能因為檢討過去而妨害當前的工作。
▲ 張云逸、饒漱石、曾山、賴傳珠致電中共中央:華中分局及蘇皖軍區即日成立,華中局及軍部機關于各方交待及部署完畢后,即起程赴山東。為了傳達“七大”決議精神與中央對華中方針,擬30日召開各地委書記會議。會期約一星期。
▲ 張云逸、饒漱石電令新四軍第四師:頑偽約五個師兵力,統由陳大慶指揮,沿津浦線臨城北進。陳毅、黎玉在滕東地區組織津浦線戰役,決心殲滅該頑偽,但兵力不夠。決定由四師抽四個主力團(十二旅全部及騎團)由張愛萍指揮,立即取捷徑輕裝北進滕臨地區,歸陳、黎指揮作戰。參戰后十二旅及騎團仍歸還四師建制。四師利用九旅密本,直接與陳軍長通報調動使用。
▲ 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機關北移至山東臨沂。華中局與山東分局合并,組成中共華東局,饒漱石為書記,張云逸、舒同為常委。華東局統一領導華中和山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