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弘揚鐵軍精神 學好用好紅刊
弘揚鐵軍精神 學好用好紅刊
作者:張澤民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2017年第9期 日期:2018-09-14 瀏覽次數:8329
“七一”前夕,泰興市委老干部局、黃橋鎮黨委、市新四軍研究會共同召開全市老干部學用紅刊征文交流會,用傳承革命傳統、弘揚鐵軍精神、唱響主旋律、提供正能量的方式紀念黨的96周年華誕,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從文化自信的高度,認識學用紅刊的意義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要把文化自信作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文化自信四位一體的治國理念。今年年初,中辦、國辦又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對文化自信實施工程作出部署,充分表明黨和政府對文化建設特別是傳承與發展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重視。黨中央站在歷史和時代發展的高度,對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作出部署,是全面提升人民文化素養,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增強國家文化實力的重要舉措。
新四軍的光榮傳統和革命業績,特別是在戰爭年代形成的鐵軍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學用好《鐵軍》《大江南北》等紅色刊物,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舉措。我們要從落實黨中央關于文化自信的高度,自覺宣傳學習好新四軍的優良傳統和光輝業績,然后用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來影響我們的思維方式、道德情操、價值取向、言談舉止,引導廣大離退休干部和黨員始終保持公仆本色,始終堅定理想信念,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突出學以致用,充分發揮老同志的革命余熱
老同志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他們不但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更有為黨的事業奉獻余熱的愿望。引導他們在力所能及的基礎上,圍繞黨委、政府的工作中心,積極做好拾遺補缺工作,充分發揮老同志的參謀助手作用。目前,我們要通過學用紅刊,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在關愛下一代方面當好輔導員。老同志要有計劃、有組織、有成效地利用紅刊中所宣傳和介紹的英雄人物、先輩業績和革命傳統教育青少年,使他們從小就樹立愛黨、愛國、愛人民的價值取向。二是在扶貧幫困中當好志愿者。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到建黨100周年時,要全面消除貧困人口,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根據中央的要求,我市要在2018年之前邁入全面小康社會行列。因此,老同志要把學習紅刊激發出來的熱情應用到扶貧幫困工作中去,努力為全市扶貧攻關作貢獻。三是在建設和諧社會中當好調解員。今天,我們正處在經濟、社會全面深化改革時期,各種利益群體和社會矛盾的相互撞碰不斷顯現。在這種改革轉型期,我們要充分發揮老同志政策水平高、基層經驗足、工作作風實的優勢,積極協助基層黨政組織處理好各種社會矛盾和群眾糾紛,為建設團結和諧的社會出力盡職。四是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當好宣傳員。我們要廣泛宣傳紅刊中介紹的革命先輩及其留下的光榮傳統,深入社區、企業、學校和機關,大力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凈化人的靈魂,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為全市精神文明建設發揮正能量。
加強領導,切實把學用紅刊工作引向深入
去年年底,市委組織部在全市黨員活動經費中拿出專項資金,為我市離休老干部和市管退休老同志征訂了《鐵軍》《大江南北》《銀潮》三份紅刊。這項舉措,不僅是對老同志實行文化養老的一種兌現,更體現了市委對離退休老同志的政治關心,策應了“全民閱讀”“文化惠民”和“書香泰興”文化工程的全面實施。為了把這件好事做好,各單位老干部黨支部要擔當起責任,特別是老干部支部書記要身先士卒,從抓閱讀入手,有組織,有計劃地把學用紅刊工作引向深入。年底要把學用紅刊工作納入考核,考核結果作為評選先進單位和個人的依據之一。市新四軍研究會要抓好發行、學用宣傳對接工作,針對發行過程中出現的漏送、錯送情況,及時與雜志社聯絡溝通。同時配合市委老干部局,通過調研及時發現和總結學用效果顯著的單位和個人,把他們的成功做法和先進事跡反饋給雜志社進行宣傳。鄉鎮(街道)對老干部學用紅刊活動中出現的困難及時幫助解決,以推動學用紅刊工作的健康發展。
(作者系泰興市新四軍研究會會長,本文是他在市學用紅刊交流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