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天湖村:借力新鄉賢 共建新農村
天湖村:借力新鄉賢 共建新農村
作者: 常州市金壇區老區開發促進會 陳書明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2017年第6期 日期:2018-06-08 瀏覽次數:8332
天湖新農村
如今的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直溪鎮天湖村,老百姓都實實在在地感受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帶來的新變化:居民點錯落有致的別墅群,健康衛生院、警務室、綜合服務中心、生活日用品超市、農資超市、路燈、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等一應俱全,燈光音箱齊全的小劇場,高標準文體活動廣場,95%以上的道路進行了硬化、亮化工程……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該村黨總支、村委會的堅強領導和鄉賢們的鼎力相助。
發揮資源優勢 改變貧窮落后面貌
天湖村地處茅山老區建昌圩天荒湖畔,面積7.6平方公里,擁有4400多畝耕地、2000余畝水面、1347戶農戶、1800多個勞動力、3413口人。近年來,村“兩委”一班人以“調結構、抓創新、促轉型”為主題,根據本地的資源優勢,大力推進發展建筑業和養殖業,鞏固發展傳統種植業,初步改變了貧窮落后面貌,實現了富民強村的目標。
天湖村是有名的建筑之鄉。經過20多年的發展,全村現有建筑工人964人,占村勞力的一半多,參加建筑工人占村總戶數的60%以上。村里有建筑公司數十家,大大小小的建筑企業家40多人,其中資產在千萬元以上的公司有6家,共有勞務人員一萬余人。他們基本上都在北京搞建筑,有的還把建筑業務拓展到了國外。這些民營企業家都是當代的新鄉賢,他們帶動全村人一起致富奔小康。2016年,天湖村建筑業產值24.6億元,占全村經濟總產值的90%以上。勞務收入1.47億元,人均4.3萬元。在村級經濟發展中,該村借助天荒湖2000余畝水面,開挖魚塘1700畝,全村水面達到3700畝,進行水產常規養殖和以河蟹為主的特種水產套養和混養,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2016年全村漁業收入9000多萬元。該村還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發展現代農業、鄉村旅游等新業態,與日商合作開發的紅莧菜項目規模已達到近千畝,畝均純收入3000余元。
村級經濟的多元發展,使天湖村出現了別墅多、小汽車多的嶄新面貌。全村有別墅300多戶、小汽車300多輛,還有300多人在北京、常州等城市和金壇城區置有房產。
凝聚鄉賢力量共同建設美麗鄉村
天湖村“兩委”一班人以鄉情、親情、友情為紐帶,通過節日慰問、互通信息、拜訪聯誼、優惠政策等,最大限度贏得外出鄉賢對家鄉的真心支持和反哺,實現資金回流、企業回遷、信息回傳、人才回鄉。
從天湖村走出去的建筑企業家們,沒有忘記家鄉,他們響應村領導的號召,或是回村投資項目,或是幫助村里進行公益事業和公共設施建設。金壇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北京石景山分公司總經理莫翠平投資的如意小鎮觀光旅游項目,規劃面積236畝,一期已投資2.6億元,二期計劃投資6億元。主景區黙元框架已經構成,古色古香的房屋建筑群已落成,9米寬的柏油馬路自倪家墩通濟河河岸直通建西公路,新建的排年橋雄跨在老通濟河上。產業定位為生態農莊、民俗風景園、溫泉度假村、婚慶主題公園、農業文明大觀園五大板塊。建筑企業家們先后贊助投資500多萬元,鋪設村主干道12公里、支干道18公里,實現村內村外交通路路通。鋪設便道9公里,水泥道路直連農戶,方便了生產和車輛通行。中鐵十四局集團分公司總經理鄧明生投資400萬元,在中心村內建造了一座休閑園,內有戲臺、健身房、老年活動室等,免費為村民服務。正是由于這些鄉賢的積極贊助和大力支持,加快了天湖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2015年,天湖村投入1820萬元,一舉完成了“美麗鄉村”省、市、區三級同創。
加強宣傳教育大力弘揚鄉賢文化
天湖村依托文化活動陣地,廣泛開展讀書交流、道德講堂、技能培訓等主題活動,提高村民文化素質。借助各類媒體平臺,通過編寫出版《天湖村史》、鄉賢人物傳記,冠名、立碑紀念,文藝演出等多種多樣形式,推動鄉賢文化普及,大力倡導誠信敬業的創業觀、平等包容的處世觀、愛家愛鄉的鄉土觀,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建設,形成人人學習鄉賢、人人爭當鄉賢的良好社會氛圍。
該村在上世紀50年代就建起了小劇場,如今已不止一家。村錫劇團有表演場地600平方米,人員50人,年年排有新劇目,村里人人都是戲迷,從《沙家浜》《珍珠塔》等傳統錫劇到宣傳群眾路線、鄉賢人物、秸稈禁燒等改編劇都是口口傳唱。村里還經常邀請外地劇團來演出,以戲曲文化凝聚人心。戲曲讓天湖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和諧村,村里的人很少會為一點小事而紅臉。
江蘇建昌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史煥榮等11位企業家,還發起成立了建昌圩愛心基金會和建昌圩文化研究會,共募集1100多萬元捐款,為本村和周邊村民進行慈善活動,用于幫扶貧困家庭、失學兒童、殘障人士、孤寡老人,弘揚當地農耕文化、水圩文化、建筑文化、紅色文化、孝道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鄉賢文化,贏得了群眾的贊譽。
2016年,天湖村經濟總收入達26.37億元,村級集體收入近200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萬余元。該村先后獲得省文明村、省生態村、省衛生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常州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示范村、百佳先進村,金壇區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小康家園示范村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