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6月6日)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6月6日)
作者:李本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 日期:2019-06-06 瀏覽次數:8328
6月6日
1938年
▲ 新四軍先遣支隊在溧陽西北與100余名日軍激戰,并襲擊上沛埠之敵軍。
1940年
▲ 中央軍委電示項英、陳毅:汪精衛在南京登臺,我蘇北新四軍部隊應積極反對汪精衛,打擊日偽軍,并應乘此時機擴大自己的部隊,在敵后肅清反動勢力,建立根據地。我們反汪運動及戰斗勝利的消息,應盡力設法傳播到上海去。
▲ 劉少奇致電毛澤東、王稼祥并朱德、彭德懷、張云逸、彭雪楓:根據各方情況,目前我江北部隊應首先向東發展,向西防御,集中主力打擊韓德勤,大體上解決蘇北之任務,以后集中主力向西解決皖東、皖東北問題。
▲ 劉少奇致電毛澤東、王稼祥(并致朱德、彭德懷、彭雪楓),報告江北新四軍各部(新四軍第四、第五支隊、李先念部、張愛萍部、彭雪楓部)活動情況。
▲ 昨晚,段煥競率新四軍新六團第二營發動群眾破壞二圣橋附近公路后,在句(容)二區的東、西宋莊等地宿營。今晨,日軍糾集駐句容、天王寺、薛埠、金壇等11個據點的3000余人分進合擊第二營駐地。中共句容縣委組織部長李珊得到情報后,立即通知第二營,即分散突圍,在唐家邊、丁家邊、龍崗、石頭崗一線與日軍遭遇,團長段煥競負傷。3天后,部隊集中在史家邊一帶休整,粟裕親臨總結經驗教訓。
1941年
▲ 中共中央軍委華中分會(暨中共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在鹽城召開擴大會議,歷時2天,陳毅作關于建軍工作的報告(后整理成《論建軍工作》),劉少奇就各項工作作重要講話。會議檢查總結新四軍組建以來的建軍工作,清算前期在建軍工作中削弱共產黨的領導、過早實行“精兵主義”、追求形式上的正規化等錯誤傾向。提出要把新四軍建設成正規化黨軍,堅決執行黨的政策和法令,完成黨賦予的任務。強調從“加強政治委員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健全黨的組織,加強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連隊黨支部的堡壘作用”;“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增強干部的黨性;加強軍事訓練和司令部工作建設”;“加強行政管理,健全后勤工作。確定建立軍區和軍分區,以加強對地方武裝的領導,建立地方兵團,大量發展自衛軍,以利抗日根據地的堅持”等三個方面加強部隊建設。
▲ 新四軍蘇中軍區召開地方武裝會議(新四軍蘇中軍區地方縣團有:二分區的東臺、泰東、興化三個獨立團,三分區的靖江、如西、泰興、泰縣四個警衛團),次日粟裕作《關于蘇中地方武裝建設問題》的報告。
▲ 中共路西北特委《八個月來群眾工作的總結和今后工作的決定》。
1942年
▲ 陳毅等致電中央軍委、抗大總校并各分校,華中抗大總分校于6月1日在陰空寺舉行開學典禮。
▲ 陳毅簽發華中局、軍分會關于夏收與秋收之間工作的指示。
▲ 粟裕關于國民黨“忠義救國軍”北犯和南撤經過電示十六旅并報陳毅、饒漱石、賴傳珠:“忠救”到金丹武區,為求立足可能,在該地與我摩擦。我應設法集中優勢兵力,予以有力的打擊,如因敵偽據點不便集中主力時,應在有利時機予以奇襲,逐漸消耗。但該部戰斗力相當強,你們不可輕視。如僅以三個連兵力進擊之,萬一不利,則你們在蘇南工作將會受到影響。你們應慎重留意。我已令十八旅繼續派兵南渡,加強活動,開展工作,以防“忠救”再行北竄。
▲ 南進支隊(5月,浙東軍分會與紹屬特派員楊思一商議,決定由“暫三縱”二大隊及四明游擊指揮部獨立大隊組成南進支隊,代號“達誼部隊”)從余姚渡曹娥江西進,經湯浦到王壇,西穿會稽山,6月中旬在嵊縣西鄉寺西園與紹屬特派員楊思一會合。月底到達諸北楓橋(暫三縱:國民黨蘇魯戰區淞滬游擊隊暫編第三縱隊)。
▲ 關押在上饒集中營的新四軍官兵和其他“政治犯”,在特務憲兵押送下,向福建轉移。第六中隊黨支部研究決定在轉移途中伺機暴動。
1944年
▲ 為了準備在杭州灣北部建立立足點,便于與蘇南和浦東打通聯系,浙東游擊縱隊五支隊一大隊和海防大隊一中隊,臨時組成海北支隊,由張季倫、曾平、金子明率領,北渡杭州灣在海鹽澉浦西南登陸,在海北地下黨的配合下,打擊日偽,8月26日,部隊撤回三北,海北支隊隨之撤銷。
▲ 新四軍第四師兼淮北軍區所屬部隊對以張樓據點為中心的偽淮海省剿匪支隊第六總隊張海生部發動攻勢,歷時45天,共殲日偽軍800余人,其中俘日軍5人,偽軍530余人,控制了睢(寧)泗(縣)公路全線,掃清了泗縣周圍據點。
1945年
▲ 張云逸、饒漱石、曾山、賴傳珠再電示粟裕、葉飛并報中央“應按3日電部署江浙工作,并指出:目前發展江南與過去發展蘇北的環境和條件是不同的。蘇北為完全敵后,頑軍與后方孤立隔絕,我只須取得數次有決定意義的戰役勝利后,即可基本解決問題,同時在決戰中,我們對力量的消耗亦較少顧慮,因局面打開后即可轉向全面鞏固與發展。但江南完全不同,如果敵情無新的變化,則頑、我斗爭必為長期艱苦糾纏,決非數次戰役的勝利能夠解決問題。如果我們此時與頑陷于連續消耗戰斗中,則對我極不利,國頑則正希望從連續不斷戰斗中來達到疲憊、消耗、削弱我們”。
1946年
▲ 中共中央電示華東局和華中分局:“力爭和平,但具體工作必須是一切都準備打。”
▲ 華中軍區政治部發出粉碎國民黨軍新進攻的動員要點,指出:國民黨的精銳部隊攫取東北,圍攻中原,在江南進行清鄉,在其他各地發動進攻,已先后占我六合、靖江、泰興、定遠等縣城,血洗我南通地區,現正企圖奪取蘇中。我決心粉碎敵人進攻,消滅敵人有生力量,保衛華中,保衛蘇中,策應東北。
▲ 華中軍區司令員張鼎丞在淮安發表談話,對國民黨軍的進攻表示要堅決自衛,消滅敵人,保衛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