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6月3日)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6月3日)
作者:李本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 日期:2019-06-03 瀏覽次數:8329
6月3日
1938年
▲ 陳毅率新四軍第一支隊是日夜于蕪湖、宣城之間通過敵封鎖線抵達高淳、宣城之間的貍頭橋,當夜渡過固城湖,4日凌晨進入高淳縣境內。
1939年
▲ 新四軍游擊支隊第二團在皖東北宿縣湖溝集以西,遭遇從宿縣出擾的日軍300余人、偽軍百余人。激戰2小時,擊斃日偽軍40余人,擊毀汽車3輛。
▲ 江南抗日義勇軍第二路,在江蘇省無錫嚴家橋一帶自衛反擊國民黨忠義救國軍第十支隊的進攻,殲忠義救國軍二個直屬大隊,俘600余人。
1941年
▲ 劉少奇、陳毅致電新四軍第一、第三師,下達反“掃蕩”的方針與作戰原則,并對5月31日電進行了補述,以喚起嚴重注意。指出:“對此次反‘掃蕩’應確定為全黨的任務,應團結黨政軍民作大的運動”;“主力部隊、地方部隊與人民武裝三者互相依靠,互相配合”;“主力應采取敵來不迎,敵去必送的戰法;游擊隊應采取就地游擊,就地糾纏的戰法;人民武裝應采取空舍清野、破壞道路、配合作戰的戰法”。
▲ 陳毅、劉少奇、賴傳珠電示新四軍第二師津浦路東反“掃蕩”的戰術原則:堅持自己陣地,使日寇“掃蕩”得不到任何成效;以避免主力戰,保持有生力量為原則,選擇安全地區,作靈活的避戰轉移,敵來不迎,敵退才送;地方部隊分散采取就地游擊、就地堅持的辦法,完全用便衣活動的方式;人民武裝應采取空舍清野、破壞、擾亂、配合作戰的戰法。“三方面密切配合,即可勝利”。
▲ 敵偽步、騎、炮兵約300余人占領幟頭橋,企圖向馬壩、木店等地“掃蕩”,與新四軍第二師第四旅第十團第一、第二營遭遇于車棚,激戰4小時,盱城敵偽500余人趕來增援,遭第十團第三營側擊,敵潰退盱城,我收復幟頭橋。是役斃傷敵鈴木司令以下50余人。
▲ 新四軍第七師第十九旅第五十五團第三營一部在銅(陵)繁(昌)邊朱村、干塘附近與長龍山之敵30余人遭遇,激戰2小時,敵向長龍山潰退。是役斃敵5人,傷4人。
1942年
▲ 陳毅、曾山、賴傳珠電示粟裕、陳丕顯、譚啟龍:譚啟龍率張文碧、劉亨云及由一師抽出的一批中、初級干部即赴浙東,由譚啟龍、張文碧、劉亨云組成浙東行動委員會,書記譚啟龍;并指出浙江黨與部隊目前工作方針是爭取新生的有利時機,擴大與發展武裝,創立敵后抗日根據地。
▲ 粟裕向新四軍第十六旅發出應乘機向南開展工作,積極團結廣大群眾,發展頑占區的秘密工作,并力求開展統戰,同時應提高警惕,免遭頑方突襲。在自衛原則下,可進行局部反摩擦,但不應造成全面進攻,以免政治上遭受損失,對浙西正面應即派得力干部前往開展工作,并求得與浙東聯系的指示。
▲ 新四軍第一師第三旅第七團在蘇中海門縣斜橋地區伏擊三陽鎮出犯之敵,斃傷日軍警備隊隊長新野以下70余人,偽軍100余人,俘日軍3人,偽軍30余人。
▲ 新四軍第五師師部、第十三旅旅部及第三十七團在鄂中京山縣大山頭地區粉碎日偽軍1000余人的襲擊,斃傷日偽軍30余人。
▲ 新四軍第二師第十七團進擊儀征東南十二圩,斃日軍小隊長以下5人,偽軍100余人,傷敵軍翻譯1人、偽軍28人,破壞橋梁1座。
1943年
▲ 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第二十團、淮海軍分區第三支隊在沭河以北的沭贛公路南段及兩側向敵發起進攻,首克沭贛路上重要據點(沭陽)萬匹。斃傷偽軍20余人,俘偽中隊長以下80余人。 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特務營,攻克萬匹東南的大房據點。
1944年
▲ 粟裕向各軍分區發出粉碎敵人“擴展清鄉”的兩個方案。
1945年
▲ 張云逸、饒漱石、賴傳珠電示粟裕并報中央,目前作戰方針:在對頑自衛未獲決定勝利與在敵未實際向我出擾前,應暫不主動采取過分刺激敵寇的行動(對頑化偽軍則采蠶食與打擊方針),以免造成敵、頑夾擊,但對敵應隨時作反“掃蕩”之準備;由于缺乏糧食且防線甚長,過早集結主力與處處分兵堅守,均屬不利。你們對頑應采誘其深入,殲其一部或一路,以殺其氣焰和粉碎其進攻的方針,但對頑亦暫不宜主動出擊。同時在對頑自衛戰中,應避免硬拼和與頑拼消耗,且不宜死守陣地。
▲ 粟裕、葉飛致電張云逸、饒漱石、賴傳珠:頑軍動態及為確保與浙東聯系,與頑七十九師激戰并擊退忠救三個團的進攻及日偽近日動態。
1946年
▲ 中共中央華中分局發出關于民兵工作的指示。指出:民兵工作的方針是“寓兵于民,全民皆兵”。其任務為鋤奸、防匪、保家,迷惑、疲勞與消耗敵人,配合主力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