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5月19日)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5月19日)
作者:李本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 日期:2019-05-19 瀏覽次數:8327
5月19日
1938年
▲ 粟裕率新四軍先遣支隊,進入蘇南高淳縣境敵后戰場,22日抵達江寧縣銅山鎮,司令部設于鎮西南業家村。
1939年
▲ 葉挺、張云逸等抵達合肥縣青龍廠(今屬肥東縣)。
▲ 中共津浦路東臨時前委書記方毅及朱紹清、汪道涵等率新四軍第四支隊第八團第二營和戰地服務團,從淮南津浦路西進至津浦路東開展工作。
▲ 新四軍第六游擊大隊駐河南羅山通訊處楊厚益等八人,遭到國民黨第五戰區第四游擊縱隊豫南游擊司令的誘捕。6月16日楊厚益等五人被活埋,史稱“羅山事件”。
▲ 鄧子恢發表《關于在銅(陵)南(陵)繁(昌)地區如何與敵人進行政治經濟斗爭》:日本鬼子最近在銅南繁玩的新花樣;我軍民發動游擊戰爭,運用各種不同的方式與敵人作政治經濟斗爭,創造許多巧妙的實際經驗。
1940年
▲ 陳毅致電中共中央,報告“蘇南工作,布置中央五四指示,召集團、縣以上負責會議傳達,全場振奮”,對發展蘇南“立即在工作”上布置了13項任務。“我們要求中央批準將蘇北張、葉兩部仍擬以一部南調應急,同時請中央即電項英東移,宜飭大行李及重要資材東進,不要再遲緩,要根本放棄挺進皖東南的下策(此節請中央考慮速復)”。
▲ 國民黨軍第一二五師一個團被日軍包圍于鄂中安陸縣以北李家沖一帶。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第七團隊主動馳援,使該團安全突圍。
1942年
▲ 陳毅、饒漱石、賴傳珠電示新四軍第四師并劉子久:“淮北軍區距軍部太遠,關于軍區建制、物資補充及軍事指揮,決撥歸第四師師部指揮”。
▲ 新四軍第一師第三旅一部攻擊蘇中海門縣三陽鎮日偽軍據點,斃傷日軍30余人、偽軍40余人。
1944年
▲ 蘇中軍區主力一部、第四軍分區武裝及民兵,向“清鄉”區日偽軍發動進攻,歷時4天,先后攻克童家甸、豎河鎮、八廠、袁家河頭、海宴鎮等日偽據點28處,殲滅日偽軍近千人。
▲ 中共潼陽縣委在陰平召開慶祝拔除程莊、高流二據點勝利大會,到會群眾3000余人,江劍農作報告,章維仁號召全體軍民提高警惕,保衛夏收。
1945年
▲ 粟裕致電中共中央華中局,報告“第四縱隊進展情況”:廖(政國)旅第二團(即新四軍蘇浙軍區第四縱隊第十一支隊)已渡過富春江進入金蕭地區。現富春江兩岸已完全為我四縱、一縱部隊控制,兩岸交通可自由來往,只要地方工作開展即可完全打成一片。葉飛率廖旅一團(即新四軍蘇浙軍區第四縱隊第十支隊)決于21日動身,續向浙東開拔。該部到達浙東后,即在浙東生根落腳,待將來敵打通浙贛線后再繼續南進。葉去浙東統一軍事指揮,職認為不必另成立行政機構。
▲ 粟裕、葉飛致電張云逸、饒漱石、賴傳珠,報告(王必成縱隊、陶勇縱隊、廖政國縱隊、浙東何克希部)“分兵就糧”的部署。
▲ 譚希林、曾希圣電告張云逸等,“現彭東地區全失守,(第七師與)五師交通已告中斷”。
▲ 奉蘇浙軍區電令,譚啟龍率新四軍蘇浙軍區第二縱隊第三支隊第二大隊等部赴浙西迎接新四軍蘇浙軍區第四縱隊十一支隊主力過江。是日,二大隊擊潰挺三縱賀鋮芳部,控制中埠渡口,十一支隊主力渡過富春江。
▲ 中共沭陽縣委在六區梁大莊召開全縣生產工作會議,縣委書記萬眾一作報告,對生產工作進行緊急動員,特別對夏收工作作出具體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