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5月14日)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5月14日)
作者:李本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 日期:2019-05-14 瀏覽次數:8021
5月14日
1938年
▲ 中共中央書記處向長江局、東南分局及項英發出關于新四軍行動方針的指示:“根據華北經驗,在目前形勢下,在敵人的廣大后方,即使是平原地區,亦便利于我們的游擊活動與根據地的創造。我們在那里更能自由的發展與擴大自己的力量和影響”,新四軍應利用目前的有利時機,主動、積極的深入敵后,以自己靈活堅決的行動、模范的紀律與群眾工作,廣泛發動與組織群眾,建立地方黨,組織與團結更多的游擊隊在自己的周圍,擴大自己,堅強自己,解決自己的武裝與給養,在大江以南,創立一些模范根據地,以建立新四軍的威信,擴大新四軍的影響。
▲ 中共中央電示江蘇省委:省委目前中心任務是加強對鄉村游擊戰爭的領導,創立眾多游擊根據地。
1939年
▲ 江抗第二路東進抵達常熟。
1940年
▲ 昨日,新二支隊副司令廖海濤率領支隊直屬隊和第四團第三營,由句容縣的葛村抵赤山腳下竇家邊宿營。是日9時許,日軍140余人由江寧縣湖熟據點出動,沿秦淮河堤向三岔鎮方向前進。新二支隊特務連和第三營七連在西北崗設伏,10時,日軍進入伏擊區,特務連和七連突然開火,第三營九連從敵人側翼投入戰斗。是役,殲日軍中隊長以下100余人。
1942年
▲ 新四軍第五師第十四旅旅長吳林煥、副旅長熊作芳,率領第四十二團兩個營,從蘄州與田家鎮之間渡江南下。次日,擊潰國民黨軍第二十一支隊的攔阻;18日,于太子廟擊潰大冶、陽新來犯的日偽軍400余人,斃傷日偽軍30余人。
1943年
▲ 中共蘇皖區黨委發出《關于蘇南鋤奸保衛工作機構與職權的決定》:為了適應形勢發展,貫徹精簡政策,決定旅政治部鋤奸科與行政公署公安局合署辦公;茅山保安司令部鋤奸科與專署公安局合署辦公;溧陽公安局與警衛團鋤奸股合署辦公。并明確各單位職權、工作要求及隸屬關系。蘇南鋤奸保衛工作由第十六旅旅部與中共蘇皖區黨委組織鋤奸委員會領導。
▲ 新四軍第五師增派第十五旅主力進軍襄南敵后,開創襄南河湖港汊抗日根據地。
▲ 《解放日報》報道新四軍第五師攻入蘄春城。
1945年
▲ 張云逸、饒漱石致電毛澤東、朱德、劉少奇,轉粟裕、葉飛報告蘇浙軍區關于鞏固浙西、發展浙東的部署:已派八支隊進至杭嘉湖地區,與浦東打通聯系;另派兩個團回至蘇南地區,以打擊蘇南搶糧敵偽及頑化偽軍;四縱隊派一個團過富春江與金蕭支隊取得聯系。除一、三縱隊主力適當配置于天目山地區外,四縱再派一個主力團渡富春江東進,以打開浙東敵后局面與解決糧食恐慌。如頑軍向天目山陣地進攻,我蘇南、浙東部隊均可于一周內集中參戰,對深入鞏固浙西、發展浙東及京、滬、杭敵后均極有利。同時為加強浙東領導,葉飛即隨隊東進。
▲ 張云逸、饒漱石等就“發展皖南與部隊配置”電示譚希林等:在目前情況下七師基本方針,主要為鞏固江北及相機發展江南。我們同意獨立旅留江北,而由當地另調一個比較熟悉皖南情形的部隊擔任發展皖南的任務。同意十六團與獨立團編成一個機動旅。七師含和部隊應采取一切可能方法,如開展游擊戰爭與加強秘密黨的組織活動,達到與二師保持公開或隱蔽交通聯系的目的,這不管對將來時局如何,均有重大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