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幫青創富”看南莫——蘇中老區南莫鎮老促會幫扶青年農民創業致富紀實
“幫青創富”看南莫——蘇中老區南莫鎮老促會幫扶青年農民創業致富紀實
作者:嚴德本 印玉文 徐 翔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2017年第5期 日期:2018-04-12 瀏覽次數:8326
蘇中里下河水鄉的革命老區南莫鎮地處“蘇中之中”的通、鹽、泰三市交界處,是海安縣的西大門,也是典型的農業大鎮。為了積極策應家鄉“引鳳還巢”新戰略,為“全民創業,萬眾創新”貢獻老促會份額,南莫鎮老促會幾經調研,精心謀劃,力推實施幫扶青年農民脫困興業致富的“幫青工程”。
精準定位。2016年初,南莫鎮老促會在協助農業普查中發現一個現象:一些家有年邁老人、年幼孩子的青年農民,一頭牽掛老人、孩子與種田,一頭忙于外出打工,陷入打短工賺錢少,田又種不好的困境,成了心力交瘁的“候鳥式”農民,也成了農村困境青年農民。于是南莫鎮老促會在全鎮16個村針對68個困境青年農民,實施旨在“幫扶一批青年農戶,培育一批青年創客,帶動一方農民脫困致富,激活農村發展力量”的“幫青致富工程”。
精準施招。南莫鎮老促會會同村干部一起調查摸底,選戶定項,聯系農業科技部門大力幫扶青年農民上項目,籌基金,傳農技,促進他們脫困興家致富,培育了一批“南飛孔雀”返鄉“青年農民創客”群體。
新建幫青基地。南莫鎮老促會選薦縣創業明星劉廣進、朱根龍、王志祥3位民營企業家作為扶貧帶頭人,建立扶貧聯系點,積極協調落實場地、資金補助等方面優惠政策,并把聯系點發展成“幫青”示范基地,發揮使村民“看得見、學得會、幫得實、用得上、帶得動”的作用。3位民營企業家真心幫扶,專設3個“扶貧車間”,吸納80多名青年農民學技術,上班就業,扶持20多個青年農民辦廠、開店、搞物流快遞,為他們注入興業發家收入增長源。
興辦創富項目。南莫鎮老促會針對青年農民文化低,無技術的狀況,從低門檻抓起,圍繞能致富快致富,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推廣一些投資少、見效快、經濟適用的產業項目。老促會在沙崗、青墩、黃陳等村引導20多名青年農民發展養羊、養雞、養魚、加工制作、農家宴、農家樂等項目,同時,重點培育縣政協委員沙崗村首批青年“創客”王志祥擴建大棚果蔬、種苗繁育、餐飲農家休閑于一體的占地300畝的青田灣農莊,跟蹤扶持8個青年農民創辦菌菇、林果花卉、種植栽培家庭農場,確保3年內創業致富,收入倍增。老促會還組建合作社,吸納周邊貧困戶入社,為他們傳授技術,增加收入。
創設聯合經營體。不少青年農民由于資金少等因素制約,普遍存有“只想看,不愿冒險去干”的心態。南莫鎮老促會選樹青墩村返鄉創業標兵鄧洋、黃陳村創業明星崔小衛等利用自創的300畝葡萄莊園、千畝高效農業基地,建立項目聯合經營聯盟,牽手30多個青年農民實施“聯合帶富、項目入戶工程”,推廣一批符合本地條件和青年農民實際的“幫青”興業項目,大大拓寬了農民興業脫困的路子,聯合經營體已舉辦實用新農技培訓20場次,培訓300多人次,發展青年農民科技戶30多戶,培養致富“青年骨干”20余人。一批“金雞化鳳”式的青年農民“創客”群體大展身手,競展風流。鄧莊女青年農民黃禮鳳創辦草品合作社,一年轉化5000多畝農作物秸稈,安置富余勞力100多人,為省市創業富民現場會承辦了示范觀摩點,當選了市人大代表,被譽為“草品女王”。當過代課老師的女青年劉玉芳就地取材,用秸稈、樹枝為原料培育出優質平菇,每畝收益近3萬元,被稱為“菌菇公主”。
精準達效。“幫青脫困工程”成就了眾多青年農民“創客”,青年農民“創客”也攪熱了農村“創富熱”,激活了“農”字經濟發展潮。一大批青年農民在75平方公里的南莫鄉村大地上爭相辦廠、開店、搞農業開發、發展特色養殖、創辦家庭農場、組建種養專業合作社。眾多年輕“創客”還大力推進服務外包農家樂、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教育培訓等新興產業,逐漸發展的新興產業,也有效地形成了南莫鄉村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