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毛澤東評劉邦項羽
毛澤東評劉邦項羽
作者: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2017年第4期 日期:2018-03-13 瀏覽次數:8333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毛澤東主席揮毫寫下《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詩中“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將2000多年前楚漢之爭的歷史故事,古為今用,要求將革命進行到底。
都要看看《霸王別姬》
據上世紀50年代擔任毛澤東衛士長的李銀橋回憶:“毛澤東喜歡看京戲,不同時期喜歡點不同的戲看。那段時間,他喜歡看《霸王別姬》。看到西楚霸王項羽同他的虞姬生離死別一幕,毛澤東睫毛顫抖著,眼里濕漉漉的。回來路上,他對我說:‘不要學西楚霸王。我不要學,你也不要學,大家都不要學!’”“他號召所有的領導干部都要看看《霸王別姬》。”
早在1936年12月,毛澤東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列舉以弱勝強的戰例時首先舉出的就是楚漢成皋之戰:“懼怕一時的不良的政治影響,就要以長期的不良影響做代價。”這自然而然地使人想起鴻門宴上項羽本可以殺掉劉邦,卻顧及一時不良的政治影響而放跑了劉邦。
楚漢在滎陽、成皋周圍對峙時,項羽幾次有機會徹底打敗劉邦,但都顧眼前而不思長遠,錯失良機,以致后來覆沒垓下。
送《項羽本紀》給干部閱讀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在會議講話、與人交談或寫文章時多次評點項羽,借古喻今。
1962年1月30日,毛澤東在中共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闡述了發揚民主、敢于聽取不同意見、集中集體智慧的重要性:“從前有個項羽,叫作西楚霸王,他就不愛聽別人的不同意見。他那里有個范增,給他出過些主意,可是項羽不聽范增的話。”“我們現在有些第一書記,連封建時代的劉邦都不如,倒有點像項羽。這些同志如果不改,最后要垮臺的。不是有一出戲叫《霸王別姬》嗎?這些同志如果總是不改,難免有一天要‘別姬’就是了。”
1963年1月3日,毛澤東批示將《史記》中的《項羽本紀》“送各同志閱”。
項羽是個悲劇性的人物,但他在推翻暴秦中是有貢獻的。項羽身上也有不少優點,尤其是他的英雄氣節為后人所贊嘆。1939年4月8日,毛主席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的演講中說:“楚霸王項羽在中國是一個有名的英雄,他在沒有辦法的時候自殺,這比汪精衛、張國燾好得多。我們不學汪精衛、張國燾,要學項羽的英雄氣節,但不自殺,要干到底。”
評劉邦:“高明的政治家”
毛澤東在讀《史記·高祖本紀》時,寫了十條批語,其中說:“項王非政治家。漢王則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
劉邦高明在哪里?毛澤東與昊冷西的一次談話回答了這個問題。吳冷西回憶:1957年6月13日晚,毛主席找我和胡喬木到他的住所中南海豐澤園菊香書屋談話。毛主席講了一段很長的話,他說漢高祖劉邦比西楚霸王項羽強,他得天下一因決策對頭,二因用人得當。毛主席這時背誦《史記》中劉邦說的一段話:“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1962年1月30日,在中央擴大會議上,毛澤東又從另一個角度講述了劉邦的高明之處。毛澤東說:“有個知識分子名叫酈食其,去見劉邦。初一報,說是讀書人,孔夫子這一派的。回答說:現在軍事時期,不見儒生。這個酈食其就發了火,他向管門房的人說,你給我滾進去報告,老子是高陽酒徒,不是儒生。管門房的人進去照樣報告了一遍。好,請。請了進去,劉邦正在洗腳,連忙起來歡迎。酈食其因為劉邦不見儒生的事,心中還有火,批評了劉邦一頓。他說,你究竟要不要取天下,你為什么輕視長者!這時候,酈食其已經60多歲了,劉邦比他年輕,所以他自稱長者。劉邦一聽,向他道歉,立即采納了酈食其奪取陳留縣的意見。此事見《史記·酈生陸賈列傳》。劉邦是在封建時代被歷史學家稱為‘豁達大度,從諫如流’的英雄人物。劉邦同項羽打了好幾年仗,結果劉邦勝了,項羽敗了,不是偶然的。”
在從諫如流方面,毛澤東多次提起。在漢由弱轉強之際,劉邦聽從張良之勸,封韓信為齊王。楚漢劃界后,劉邦聽張良、陳平之勸,乘勝追擊引兵東向的項羽。劉邦稱帝之后,欲建都洛陽,聽齊人劉敬建議,建都關中長安。
從以上談話中可以看出,毛澤東認為劉邦高明至少有四條,即決策對頭、用人得當、豁達大度、從諫如流。
劉邦所以能這樣做,與他熟悉社會生活有關。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澤東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談話中曾說:“劉邦能夠打敗項羽,是因為劉邦和貴族出身的項羽不同,比較熟悉社會生活,了解人民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