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3月29日)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3月29日)
作者:李本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 日期:2020-03-29 瀏覽次數:8014
3月29日
1938年
▲ 新四軍第四支隊第八團留守處在確山縣竹溝鎮設立,主任王國華。同年10月1日改稱新四軍駐竹溝留守處。翌年11月12日遭國民黨襲擊破壞。
1939年
▲ 葉挺致電蔣介石:擬于4月巡視新四軍江北部隊“并將軍部職員分撥一部于舒城附近暫設指揮部或辦事處”。31日蔣介石復電“該軍長擬巡視江北支隊并設指揮部或辦事處,準如所請。”
▲ 鄧子恢率工作組到皖南銅(陵)繁(昌)前線新四軍第三支隊看望指戰員、了解情況、檢查工作。
1940年
▲ 中共中央軍委發出《關于目前華中軍事策略的指示》,指出: “華中之皖東、淮北、蘇北成為頑方必爭之地,目的在隔斷我八路軍、新四軍之聯絡,陷新四軍于危境”。“頑方在華北摩擦受到嚴重失敗后,加之我又增兵隴海路南,摩擦中心將移至華中”。在華中武裝摩擦中,我軍事策略是“以淮河、淮南鐵路為界,在此線以西避免武裝斗爭,在此線以東地區,則應堅決控制在我手中,先肅清地方頑固派。對桂軍力求緩和,對韓德勤部在有利有理條件下,即當其進到我軍駐地時,堅決消滅之。將來八路軍到達華中后,則應堅決爭取全部蘇北在我手中。陳毅部隊立即應當向蘇北發展”。“頑方有可能利用其優勢兵力向新四軍軍部地區進攻,因此,軍部及皖南部隊應預先有所準備,以免襲擊。萬不得已時,可向蘇南陳支隊靠攏,再向蘇北轉移”
▲ 新四軍江北指揮張云逸、新四軍第四支隊司令員戴季英率全體官兵向安徽省黨政軍及各界同胞發出呼吁電,揭露國民黨地方頑固派軍隊一再進襲新四軍,捕殺新四軍官兵、家屬的惡行,要求國民黨軍“停止對本軍之攻擊及仇視本軍官兵之行為”,“化干戈為玉帛,固團結以抗戰,共同保衛皖東,保衛安徽,保衛全中國”。
1942年
▲ 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第十九團進襲蘇北淮陰縣苗何莊(一說“棉花莊”)日偽軍據點,擊斃日軍8人,偽軍60余人,俘偽軍團長以下27人。
▲ 海(門)啟(東)參政會成立大會召開。
1943年
▲ 中共中央書記處電示張云逸、饒漱石并轉陳毅:同意陳所提辦法處理韓德勤、王仲廉問題。必須與韓訂立一個秘約,方不至上當。望照昨少奇同志給你們兩電辦理。對王須先禮后兵,不必急打。
▲ 新四軍第一師第十八旅旅長劉先勝率第一旅一團和第十八旅五十二團挺進淮安、寶應交界地區,連續攻克西安豐、林溪、蔣橋、南沙頭等日偽軍據點,在阜寧縣鳳谷村以南地區與新四軍第三師部隊會合后,繼續乘勝進擊。4月7日,在曹甸東北馬家鋪殲偽軍暫編第一團團長以下數十人,10日晚殲偽軍第三師獨立旅一部,生俘160余人。并配合地方黨政部門,發動群眾,建立政權,使這一地區由韓德勤部頑軍駐地,轉化成為抗日根據地。
▲ 浙東三北游擊司令部派回浦東的短槍隊,奇襲蘇南奉賢縣錢家橋日軍據點,擊斃日軍3人,傷日軍2人,俘偽軍4人。
1944年
▲ 新四軍第十六旅第四十八團第三營在杭村西南的慈姑山設伏,襲擊“掃蕩”浙皖邊境的杭村后回返駐地的日軍南蒲旅團小林中隊100余人和偽軍1個大隊300余人,斃傷日軍70余人和偽軍100余人,繳獲九二式步兵炮1門,第四十八團第三營教導員鄭大方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