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3月14日)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3月14日)
作者:李本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 日期:2020-03-14 瀏覽次數:8019
3月14日
1939年
▲ 周恩來離開皖南新四軍軍部,轉道浙江,返回重慶。
1940年
▲ 中共中央書記處致電劉少奇,指出“在華中方面,估計到頑方增援較容易和力量對比,現在武裝斗爭中應取嚴格的自衛立場,但在有理有利條件下,應給進攻者以反擊,但應謹慎處置,以免吃虧?!?/span>
▲ 新四軍第六支隊睢杞獨立團襲擊豫東杞縣圍鎮、焦陽店等日偽軍據點,斃傷日軍30余人、偽軍100余人、俘日軍1人。
1941年
▲ 劉少奇、陳毅、賴傳珠電示彭雪楓、張愛萍、黃克誠:同意八路軍第四縱隊第四旅(即新四軍第四師第十旅)轉移津浦路東靈璧、泗縣以南地區開展工作,建立根據地;張愛萍應接應四旅過路東。
▲ 無錫宜興武進三縣行政委員會致電陳毅,要求建立縣政權機構。月底,新四軍第六師師長譚震林電復錫宜武三縣行政委員會主任程維新,副主任張之宜:“此間正籌備江南行署,處理蘇南、浙西、皖南各縣行政工作?!?/span>
▲ 損失嚴重的新四軍第四師第十旅,奉軍部命令轉移至津浦路東休整,并在靈璧、泗縣以南地區開展工作,建立根據地。
▲ 新四軍第二師獨立團,夜襲盱眙南磨刀澗之偽軍,消滅奚明光部50余人,俘40余人。
1943年
▲ 國民黨軍魯蘇戰區副總司令韓德勤率第八十九軍、獨立第六旅、保安第三縱隊等部偷渡運河,侵占淮北抗日根據地中心區金鎖鎮、山子頭(今屬江蘇省泗洪縣)等地。17日,新四軍被迫以第九、第十一旅,第二師第五旅,第三師第七旅各一部,對侵占山子頭地區之韓部進行自衛反擊,全殲魯蘇戰區副總指揮部、獨立第六旅、保安第三縱隊等部,俘韓德勤以下官兵1000余人,擊斃保安第三縱隊司令王光夏、獨立第六旅旅長李仲寰等。戰后新四軍遵照中共中央指示,以團結抗戰為重,于4月1日將韓德勤釋放,并發還其部分人槍。
1944年
▲ 中共中央華中局對各區黨委、各師,發出關于反“清剿”的指示:三月初,華中局例會關于對國頑“清剿”計劃已有討論,茲將要點(頑方對我“清剿”的目的及其嚴重性;頑方內部存在的矛盾和弱點;我布置反“清剿”的步驟與部署)摘告各地參考。要求各部思想上重視,組織上準備,軍事上不同地區,不同情況,不同時候,應采不同的軍事方針。堅持“清剿”區的武裝應采用群眾性的游擊戰,依靠群眾粉碎“清剿”。
1945年
▲ 中共中央華中局致電中共中央,報告蘇中區黨政軍新領導成員名單:以陳丕顯、管文蔚、吉洛、張藩、陳時夫、李干輝、章蘊、盧勝、陳玉生、劉松清、黃逸峰11人為區委委員,金柯、錢敏、季方、劉季平、白丁(即徐平羽)5人為后補委員。蘇中軍區司令員管文蔚,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張藩、政治委員陳丕顯、副政委兼主任吉洛。行政公署對外管文蔚為主任,劉季平、季方為副主任,由劉季平、季方擔負實際工作。21日中共中央復電:批準該電所提蘇中區黨委及軍區名單。
▲ 中共中央華中局電示葉飛、陳丕顯:我們同意粟裕要求蘇中部隊提早南下,但為轉移安全、不刺激敵頑,及照顧目前蘇中情況,照原計劃分兩批出動。葉飛率第一團及另一個團為第一批,于準備完畢后隨時可出動;第五十二團及另一個團為第二批,出發時間另有通知。地方干部及第三師金明等隨葉先走。你們所提區黨委、軍區、行署等名單,我們除個別要改外,對常委及軍區名單我們同意,但未得中央批準前暫不公布。葉出發后中央尚未批準前,區黨委由陳丕顯、管文蔚、吉洛(即姬鵬飛),軍區由管文蔚、張(藩)、陳、吉負責。
▲ 蘇中行政公署免去金柯蘇中第五行政分區專員職務,委任韋永義為專員兼軍區司令,張志強為副專員,劉德勝為分區參謀長。
1946年
▲ 中共中央華中分局發出對皖南游擊斗爭的指示,指出“皖南武裝一方面要提高戰斗力,另一方面要發展游擊戰爭,生長自己的武裝力量,并以山地來開辟平原地區,以平原地區鞏固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