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3月5日)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3月5日)
作者:李本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 日期:2020-03-05 瀏覽次數:8330
3月5日
1939年
▲ 新四軍游擊支隊進擊豫東商丘縣塢墻偽軍據點,斃傷偽豫東剿共軍第一路官兵200余人,俘10余人。
1940年
▲ 中共中央書記處致電項英、劉少奇、張云逸、陳毅,指出:對于蔣介石令新四軍第四、第五支隊南開之類的無理命令應一概置之不理。同時還應不斷向頑固派提出新問題要求答復,一步一步向之緊逼,才能爭取我之獨立地位。“在目前階段內,兩黨斗爭問題即反摩擦問題上的戰術,就是攻勢防御,而決不可采取單純防御。”
▲ 顧祝同致電蔣介石,再次限定新四軍活動區域:“特再明確規定該軍活動區域如下:蘇南境之一、二兩支隊為高資、石馬廟、東昌鎮、行香鎮、南鎮街、上馬場(疑為溧水縣之白馬鎮)以西,溧武公路、石臼湖以北;皖南境之三、四兩支隊為水陽、灣沚、南陵、銅陵以北,揚子江以南、以東地區。非有命令,不得越境。”蔣介石13日復電顧祝同:“準予備案”。
1941年
▲ 南洋華僑領袖陳嘉庚發表通電指出:“值此敵寇橫行,國仇未雪,如復自為鷸蚌,勢必利落漁人,民族慘禍,伊于胡底。”祈盼“制止內戰,加強團結”。
1942年
▲ 蘇南行政專員公署公布《蘇南行政區處理土地問題暫行條例》。
▲ 新四軍第二師第六旅第十八團特務連襲擊莊木橋(壽縣東南),殲滅偽和平救國軍第三旅第二團艾慶旺部86人,俘連以下官兵63人,及鄉公所人員。
1943年
▲ 新四軍政治部公布《本軍擁政愛民公約》。主要內容有:1、服從政府法令;2、保護政府、幫助政府、尊重政府;3、愛護根據地,不浪費一粒公糧、一根公草;4、借物要還、失物要賠;態度要和藹,不侵犯群眾一針一線的利益;5、幫助群眾團體、保護群眾團體;6、幫助人民耕作和收割;7、幫助人民進行清潔衛生和教育文化運動;8、幫助民兵自衛隊;9、尊重民情民俗;10、進行調查,傾聽人民意見。
1944年
▲ 新四軍第一師兼蘇中軍區部隊第一、第七、第五十二團,泰州獨立團、江都獨立團、高郵獨立團、師教導團各一個營,第三軍分區特務營和第四軍分區特務團兩個營共五個多團的兵力,在友鄰第三師第七旅的配合下,采取攻點打援的戰法,發起車橋戰役。經20小時的激戰,擔任主攻任務的第七團攻占車橋奪取碉堡53 座。5日下午至6日,擔任阻援警戒的部隊先后在蘆家灘、韓莊等地,擊退日軍第六十五師團第七十二旅團山澤大隊等部的4批增援,至6日下午增援日偽軍大部被殲,殘敵退回周莊。新四軍以多路小部隊乘勝擴大戰果,7日晚,車橋、曹甸、涇口、塔爾頭、張橋的日偽軍均退回淮安;12日收復望直港、蛤拖溝、魯家莊、螞蚊甸、受河;至13日收復周莊等據點,戰役遂告結束。是役共殲日軍大隊長山澤以下465人(內俘山本一三中尉以下24 人),偽軍483人(內俘168人)。在車橋戰役中,日人反戰同盟蘇中支部宣傳委員松野覺犧牲。8日,粟裕、葉飛向陳毅等報告車橋戰役情況。
1945年
▲ 張云逸、饒漱石、賴傳珠電示新四軍第二師對國民黨軍反擊應適可而止。
▲ 粟裕關于《浙西天目山地區反擊國民黨軍第二次戰役情況報告》:頑軍兵力及進攻方向及目的;我之部署及打算。
1946年
▲ 葉挺致電中共中央:“毛澤東同志轉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我已于昨晚出獄。我決心實行我多年的愿望,加入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在你們的領導之下,為中國人民的解放貢獻我的一切。我請求中央審查我的歷史是否合格,并請答復。”7日,中共中央復電,“親愛的葉挺同志:五日電悉。欣聞出獄,萬眾歡騰。你為中國民族解放與人民解放事業進行了二十余年的奮斗,經歷了種種嚴重的考驗,全中國都已熟知你對民族與人民的無限忠誠。茲決定接受你加入中國共產黨為黨員,并向你致熱烈的慰間與歡迎之忱。”
▲ 中共阜東縣委召開區委書記、區長聯席會議,部署對地主的退租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