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2月24日)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2月24日)
作者:李本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 日期:2020-02-24 瀏覽次數:8412
2月24日
1938年
▲ 賴傳珠到達玉山第三支隊第六團傳達指示。
1939年
▲ 新四軍軍部舉行晚會歡迎周恩來。周恩來在晚會上作《新階段的新關鍵》的演說。
▲ 國民黨江西保安十八團以共商攻打余家河日軍為名,借機槍殺中共九江工委書記劉為泗、組織部長田文灼、宣傳部長辛忠藎、贛北抗日游擊大隊大隊長陳立順及干部戰士多人。同時出兵進占贛北抗日游擊大隊3個中隊的駐地。贛北抗日游擊大隊政委李順希因在外執勤,幸免于難,率領少數執勤部隊轉移到瑞昌、陽新邊界,繼續堅持抗日斗爭。
1940年
▲ 中共中央軍委電示朱德、彭德懷、楊尚昆、劉少奇:華中應立即成立抗大分校或新四軍干部學校,吸收華中大批青年學生。并指示晉東南調抗大分校一部到華中,以作華中學校的基礎。
1942年
▲ 陳毅、劉少奇致電中共中央軍委電,建議新四軍第六師師長譚震林調任第一師政治委員,第六師番號不變,統由第一師指揮。
1943年
▲ 黃克誠向陳毅等報告日偽大舉“掃蕩”鹽阜區情況。
▲ 新四軍第三師第九旅第二十六團強攻洋河日偽軍據點,摧毀碉堡20余個,俘敵偽官兵20余人,斃200余人。
▲ 新四軍第三師第十旅一部襲擊隴集據點,俘偽軍40余人。
1944年
▲ 《蘇南報》刊登校長粟裕,副校長江渭清、駱耕漠簽署的《蘇浙公學招生簡章》。
▲ 溧南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縣委書記劉烈人兼縣長。
1945年
▲ 中共中央關于向江南發展的戰略方針復華中局電:積極布置南進,同時根據情況審慎考慮具體步驟,這種精神完全正確,是和中央一致的。蘇南粟部(蘇浙軍區第一、第三縱隊)、浙東何部(第二縱隊即浙東游擊縱隊)、皖南部隊,應就現地擴大及深入農村工作,整訓及擴大部隊,準備大舉躍進。蘇南工作久與江北懸隔,艱苦堅持,成績很大,但仍須從各方提高一步,這是我軍將來奪取大城市最可靠基礎。粟裕宜長駐蘇南指揮,我軍江南大營應常設在蘇、浙、皖交界地帶。譚震林、葉飛兩部現應在原地待機渡江。你們確定以整訓部隊、發展民兵為今后主要任務,是正確的,望堅決執行。部隊編制目前仍宜采用千五六百人的中團制。華中局擬補充張云逸、賴傳珠、劉曉、粟裕、譚震林、鄧子恢、黃克誠、潘漢年、羅炳輝為委員,連陳毅、饒漱石、曾山共十三(數字內尚有劉少奇)人成立委員會,以陳、饒、張、曾、賴五人為常委,原來之軍分委撤銷。
▲ 新四軍參謀處向中共中央軍委參謀部報告新四軍參謀工作的特點、參謀工作發展的三個階段(自南昌軍部至皖變前、皖變后至精簡前、自精簡后1942年底至現在)、現階段參謀工作與內戰時比較、對今后參謀工作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