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2月18日)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2月18日)
作者:李本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 日期:2020-02-18 瀏覽次數:8327
2月18日
1938年
▲ 新四軍戰地服務團在南昌成立,團長朱克靖。
▲ 蔣介石電令:新四軍應于4月5日出南陵依大茅山脈向蕪湖、宣城出動。
▲ 新四軍軍部建立對外電臺。
1939年
▲ 毛澤東、王稼祥、譚政致電八路軍、新四軍,指出:今后在戰斗中俘獲的日軍俘虜,應盡量釋放,多加宣傳優待,嚴禁槍殺及其他侮辱行為,借此降低日軍的作戰決心、動搖其軍心,以利于粉碎敵之進攻。
▲ 項英為紀念“三八”節撰寫《我們的女戰士》。
▲ 八路軍隴海南進游擊支隊在蘇北邳縣官湖地區粉碎日偽軍1400余人的進攻,斃傷日軍數十人。
1940年
▲ 中共蘇皖區成立蘇皖軍政推進委員會,主任劉瑞龍。
1941年
▲ 中共中央軍委發布命令,任命:新四軍第一師師長粟裕、政治委員劉炎、政治部主任鐘期光;第二師師長張云逸,副師長羅炳輝、政治委員鄭位三、政治部主任郭述申;第三師師長黃克誠,并暫兼政治委員、政治部主任吳文玉(吳法憲);第四師師長彭雪楓,并暫兼政治委員、政治部主任肖望東;第五師師長李先念,并暫兼政治委員、政治部主任任質斌;第六師師長譚震林,并暫兼政治委員;第七師師長張鼎丞,政治委員曾希圣。
▲ 新四軍代軍長陳毅、政治委員劉少奇發布《討伐李逆長江命令》,任命粟裕為總指揮,葉飛為副總指揮,劉炎為政治委員。新四軍第一師主力由海安以西地區出動,發起討逆戰役。次日攻克姜堰,俘叛軍800余人;20日晨攻克泰州,俘叛軍4000余人,并爭取了李部兩個支隊戰場反正,李長江率殘部西逃。
▲ 張愛萍率新四軍第三師第九旅從淮海區西返,攻克泗縣以東青陽鎮,殲滅偽軍一個團,俘副團長以下400余人,斃傷40余人。接著攻克馬公店,向西南和西北地區擴張戰果。經40余天的連續作戰,穩定了淮北津浦路東局勢,基本恢復皖東北抗日根據地。
▲ 聯抗駐曲塘、白米部隊奉命冒雨西征,配合新四軍一師部隊討伐李長江的軍事行動。
1943年
▲ 劉少奇電示李先念、陳少敏、任質斌:關于區黨委書記問題,中央決定要李負責;以后李、任、陳三人應經常在一起,無必要即不分散,有事三人商量,即決定辦理,最后決心由先念來下,李在陳、任及其他同志幫助下,是能夠負起總責的;關于這個問題,你們再不要提出意見,中央亦很難變更上次決定。
▲ 陳毅、張云逸、饒漱石、賴傳珠向毛澤東、朱德、王稼祥、劉少奇、葉劍英、彭德懷、滕代遠等報告1942年華中各地區概況。
▲ 新四軍通電全國,慶祝廢除中美、中英之間的不平等條約,指出:全國軍民仍須再接再厲,加強團結,堅持抗戰,最后戰勝日寇。
1946年
▲ 蘇皖邊區政府召開民政會議(至3月6日),提出廢除保甲制,實行“鄉村制”或“改鄉設村”。
▲ 中共華中第五地委召開各縣縣委書記會議(至3月3日),確定大膽放手發動群眾,全面確立群眾優勢的春季工作總方針。并布置搶災救荒、開展群眾與機關大生產運動、深入落實減租減息增資、繼續懲奸、建設群眾團體等具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