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2月10日)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2月10日)
作者:李本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 日期:2020-02-10 瀏覽次數:8024
2月10日
▲ 新四軍第一支隊第二團第三營在瑤里召開抗日誓師大會,會后開赴巖寺。都湖鄱彭游擊大隊160余人正式改編為新四軍第一支隊二團三營七連和八連的一部分。
▲ 傅秋濤率新四軍第一支隊一團,從湖南省平江縣嘉義鎮出發,3月上旬進抵皖南歙縣潛口。
▲ 瑤里改編完成,江西抗日義勇軍第二支隊駐景德鎮辦事處改稱新四軍第一支隊駐景德鎮辦事處,主任朱輝。5月,改稱新四軍駐景德鎮聯絡站。
▲ 中共江蘇省委發出關于目前江蘇游擊運動的指示信:明確目前的形勢與任務;提出今后的工作方針和工作布置。信中指出:黨在江蘇游擊運動中的任務,應是堅決鞏固自己的武裝部隊,在粉碎敵人的進攻和保衛鄉土的口號下,聯合一切好的游擊隊,并爭取一般的游擊隊,建立統一戰線,用靈活的游擊戰主動地進攻敵人,擴大真正的抗日力量。
▲ 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發出《關于目前形勢與任務的指示》,著重指出八路軍、新四軍當前的戰略任務是在粉碎敵人“掃蕩”,堅持游擊戰爭的總任務下,掃除一切投降派、頑固派的進攻,將整個華北直至皖南、江南打成一片,化為民主的抗日根據地,置于共產黨進步勢力管理之下,同時極大發展鄂中與鄂東,以便與全國工作相配合,堅持華北、華中抗戰,穩定全國統一戰線,爭取時局好轉。對華中各地(陳毅部、李先念部、彭雪楓部、四、五兩支隊)工作作了具體部署,明確項英直接指揮皖南斗爭、劉少奇直接指揮皖東斗爭;并對各部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
▲ 新四軍第四支隊第八團隊留守處主任王國華致電葉挺、項英,報告竹溝事件真相,批駁國民黨確山縣許縣長污蔑之詞。
▲ 劉少奇電示張云逸、鄧子恢、羅炳輝、鄭位三,著重指出:河南是全國戰略要地,已令李先念、彭雪楓用全力向河南發展。黃克誠即率四個團向皖北發展前進。皖東的任務是出大別山同時要經營皖南,為此決定派曾希圣、黃火星回江南銅陵、繁昌、蕪湖一帶發展,建立根據地。皖南部隊在敵后活動,應堅決建立自己的抗日民主政權,執行正確的統一戰線政策。目前無為及桐城游擊隊與皖南支隊在戰略上有極大意義,望你們切實經營。在皖東,在擴大主力同時,應加強與擴大地方部隊。
▲ 蘇州縣政府成立,縣長浦清,副縣長周鼎。
▲ 洋澄縣(現蘇州市相城區境內)政府成立,縣長陳鶴(潘承岳)發布《洋澄縣政府成立宣言》。
▲ 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被迫自衛全殲入侵(黃)陂安(陸)南抗日根據地的國民黨軍鄂東游擊第十六縱隊第三支隊,并擊退來援之頑。
▲ 新四軍第十六旅向中共中央華中局報告已建或擬建民主政府情況及浙西地方黨恢復工作。
▲ 中共蘇中區黨委、蘇中軍區決定,以原抗大九分校為基礎,創建蘇中公學。校長粟裕(兼),副校長管文蔚(兼)、張藩,教育長夏征農。
▲ 高郵獨立團一部攻克八橋據點,迫使張莊敵偽逃離。自此高郵南部敵據點被掃光,江都、高郵連成一片。
▲ 張云逸、饒漱石、賴傳珠致電毛澤東、劉少奇、陳毅,提出發展東南的補充意見:我們感到發展東南,控制蘇南、浙江,遠較發展河南,控制中原為難。在國頑決戰的地點問題上,指出在浙贛路敵情不變的條件下,我們認為,以吸引國頑到皖南為最好,在蘇南敵后次之,在浙西天目山對我最不便。同時分析了發展浙西地區、皖南及向東南發展,確保占領上海、南京、杭州的任務的困難和迫切性。
▲ 新四軍政治部召開軍直屬隊1944年生產總結及1945年擁政愛民動員大會。
▲ 蘇浙軍區第一縱隊向浙西莫干山敵后挺進,在安吉、梅溪等地粉碎日偽軍的“掃蕩”,控制了武康、三橋埠、遞鋪一線。第三縱隊進至皖南泗安、廣德、誓節渡以南地區。
▲ 新四軍第四師第九旅第二十六團在淮北渦陽二里圩全殲偽軍第十五師特務團,俘敵600余人。
▲ 華中七地委在張圩召開擴大會議,劉玉柱作《和平民主建設的新階段》的報告。
▲ 針對1946年春蘇皖邊區大范圍春荒,蘇皖邊區臨時參議會召開第二次駐會常委會,專題研究救災工作。華中分局書記鄧子恢提出 “募捐救災”、“生產救災”、“平衡糧價”、“懲奸救災”(沒收漢奸財產糧食或罰款救濟災民)、“減租減息”等五項救災措施。
▲ 華中二分區政委金柯,蘇皖邊區專員陳揚,高郵縣縣長楊天華及各界代表40多人與途經高郵的聯合國戰爭善后救濟總署代表裴德座談,揭露侵華日軍和國民黨的罪行。
2月上旬
1938年
▲ 月初,陳毅由朱輝陪同前往瑤里,在景德鎮期間,張三圭、嚴興讓等人以慶祝國共合作名義,在陶業管理局組織了各界人士近百人的歡迎會。請陳毅作 “目前形勢與團結抗日”報告。▲ 陳毅在瑤里,召開邊區游擊隊和黨內負責干部會議,傳達黨中央關于國共合作抗日的方針和南方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的指示,宣布江西抗日義勇軍第二支隊編入新四軍序列和調整皖贛特委機構及其主要負責人;并在程家祠堂召開各界群眾抗日動員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 春節期間,田英以留守處主任身份請大港街上一些知名人士吃飯、拜年,宣傳我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公開亮出“新四軍都昌留守處”的招牌。
▲ 張英任高郵縣委書記兼高寶獨立團政委,張玉輝任副政委,李華楷任縣委組織部部長,錢野任縣委宣傳部部長,劉克白任縣委秘書,謝鎮軍兼任縣敵工部部長,浦清任財經局局長。
▲ 淮海軍分區三支隊七團和東海縣大隊,采用圍困戰術,包圍龍廟西小街據點,斷其糧草、物資供應。一周后,據點內軍心大亂,被一舉攻克。
▲ 中共溧南縣委、長興縣委成立,溧南縣委書記兼縣長劉烈人,長興縣委書記雷干。
▲ 新四軍第十六旅獨立第二團一部,在宜興萬石橋楊樹園附近擊潰投奔國民黨頑固派的程維新部劉孟根一個營。戰斗中,劉孟根率殘部逃跑,投靠國民黨江蘇省保安第四縱隊第七團孫志漢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