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zhàn)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jù)地 今日新農(nóng)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追隨先輩腳步 傳承家族精神
追隨先輩腳步 傳承家族精神
作者:楠木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2017年4期 日期:2018-02-02 瀏覽次數(shù):8359
新四軍在茅山期間,地方開明紳士王誠鳳和他的五弟王誠龍二人支持抗日,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注:不少文獻記載為“王誠龍和他的弟弟王誠鳳”,這是錯誤的,其實王誠鳳是王誠龍的三哥)。
新四軍在茅山期間,地方開明紳士王誠鳳和他的五弟王誠龍二人支持抗日,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注:不少文獻記載為“王誠龍和他的弟弟王誠鳳”,這是錯誤的,其實王誠鳳是王誠龍的三哥)。
趙昌壽同志熱心引見,我們得以采訪王誠鳳的后人。2月16日下午,我們在南京龍江地區(qū)葛壽鵬的家中見到了王誠鳳長女王正瑤(89歲)、四子王正經(jīng)(83歲)、五子王正緯(81歲)。除了王正瑤女兒周寧鳳和女婿葛壽鵬外,王正緯的兒媳門斌也在場。等我們都坐下了,他們你一段我一段,向我們勾勒出一對鮮活生動的鳳兄龍弟來。
王正瑤(左三)、王正經(jīng)(左二)、王正緯(左一)向本刊記者贈送書法作品
龍鳳紳士
1938年5月,毛澤東在《抗日游擊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一文中指出,長白山、五臺山、太行山、泰山、燕山、茅山等地山區(qū)抗日根據(jù)地“將是抗日游擊戰(zhàn)爭最能長期支持的場所,是抗日戰(zhàn)爭的重要堡壘。”5月4日,毛澤東在《發(fā)展華中敵后游擊戰(zhàn)爭》的電文中指出:“在茅山根據(jù)地大體建立起來之后,還應該準備分兵一部進入蘇州、鎮(zhèn)江、吳淞三角地區(qū)去,再分一部渡江進入江北地區(qū)。”根據(jù)黨中央、毛澤東指示精神,1938年夏,陳毅、粟裕等同志率領新四軍東進抗日,創(chuàng)建以茅山為中心的蘇南抗日根據(jù)地。它是中國共產(chǎn)黨在華中敵后最早創(chuàng)建的抗日根據(jù)地之一。
抗日戰(zhàn)爭期間,位于句容城南9公里的二圣一帶是新四軍活動的中心地區(qū),陰橋頭村留下了陳毅司令員的足跡,陰橋頭村地方紳士王誠鳳、王誠龍兄弟支持抗日的故事至今還在流傳。
陳毅初到茅山,曾與巫恒通說過,“擴建地方武裝固然重要,還要開辟更多的活動據(jù)點,拓展句容南片像后白、二圣、葛村、郭莊等交通重鎮(zhèn)”。巫恒通找到了他的好友王誠鳳。王誠鳳是句容縣二圣鄉(xiāng)陰橋頭人,王家在二圣湖陰橋頭一帶擁有良田萬畝,佃戶500余家,每年收稻租百萬斤以上,并在多處開有商店。王誠鳳、王誠龍兄弟是句容首富,當?shù)厝诵稳菟业母辉5那闆r是“火腿掛斷梁,螃蟹爬過墻”。
王家雖然十分富足,但卻不是那種為富不仁之人。相反他們樂善好施,廣結(jié)善緣。王誠鳳青年時在句容、南京等地求過學,思想開放,有著“俠客”豪情。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誰家有了難處,跟東家言語一聲,總能得到幫助。
王家兄弟雖然不聞政事,卻也是滿腹經(jīng)綸。他們重大義、明事理,受到抗日救亡運動的影響,具有民族正義感,對日軍燒殺淫掠的罪行深惡痛絕。這時候巫恒通讓王誠鳳把南片的青年集中起來抗日,正合他意。王誠鳳召集人馬、募捐財物,跑得比誰都歡。就這樣,他們?nèi)靸深^地聚。巫恒通經(jīng)常把東昌、行香、白兔的抗日信息帶到二圣湖上來與大家交流,提醒大家注意安全,積極投身抗日戰(zhàn)爭中去。王誠鳳的腦海中,始終被“抗日”的弦繃得緊緊的。
1938年冬,陳毅率部在王家召開地方紳士會議,深入宣傳團結(jié)抗戰(zhàn)的重要意義,指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王誠鳳和王誠龍當即表示響應號召,表示愿在財力物力上支持新四軍抗日。會后,王誠鳳用牲口馱送糧食二三百擔給新四軍。這支浩浩蕩蕩的送糧隊伍,引來很多百姓圍觀,群眾說:“看來王家兄弟是真心投靠新四軍抗日打鬼子、保家衛(wèi)國了。”為了幫助補充新四軍和地方抗日武裝的武器彈藥裝備不足的問題,王家捐贈步槍20多支,駁殼槍3支,機關(guān)槍1挺。
1941年5月,句容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王家主動捐谷300擔,并長期為新四軍保管稅款。當時新四軍被服嚴重短缺,是年8月前后,王誠鳳挺身而出,通過其住在句容城里親戚的關(guān)系,由他出面,到南京健康路天福布店購買了一批龍頭細布和線呢布,用茶葉簍子和白糖蒲包進行偽裝,先用汽車運到二圣橋南邊楊山里村,再用土車子運回陰橋頭,藏在稻田中的草堆里。句容汪偽特務陳世佳發(fā)現(xiàn)疑點后,隨即派人追查,但沒有查到線索,只得作罷。第二天,王家及時將布匹運送到丹徒縣的曲陽村交給了新四軍。
新四軍剛到時,王誠龍曾利用自己“延福鄉(xiāng)鄉(xiāng)長”的身份為掩護,給新四軍購買布匹、藥品等軍用物資,為新四軍提供了很多情報。但是汪偽鄉(xiāng)長做了一年不到就做不下去了,因為日偽已經(jīng)對他產(chǎn)生懷疑。1944年6月,日軍和汪偽警衛(wèi)師駐扎在陰橋頭之后,又威脅引誘王誠龍重新?lián)瓮魝梧l(xiāng)長。王誠龍在抗日政權(quán)的支持下,拒不就職。敵人見威脅利誘不成,就強行組織收割王家的稻子。抗日民主政府積極支持王氏兄弟這一行動,并通知各鄉(xiāng)保甲長,曉諭到戶:“如有人為虎作倀,幫助敵人收割王家的莊稼,以資敵論處。”日偽軍在政治上沒有套住王家兄弟,在經(jīng)濟上又壓不倒他們,惱羞成怒,拆毀王家的房屋,改建碉堡,還到處緝捕王誠龍。王誠龍始終堅持民族正義,不屈不撓,寧愿在外面風餐露宿,過著流浪的生活也不回家。1945年2月25日(農(nóng)歷正月十三),王誠龍在東斛村被偽警衛(wèi)師包圍,他在突圍時被埋伏在門外的敵人連發(fā)數(shù)槍,不幸犧牲。當時蘇浙軍區(qū)政治部出版的《蘇南報》發(fā)表了專題新聞,褒揚王誠龍。
新中國成立后,王誠鳳曾任蘇南各界人民代表。1954年,因病在蘇州病逝。
后繼有人
1938年新四軍初到句容時,王誠鳳的三位子女都已出生,長女王正瑤也有10歲,所以他們都還記得當年的事。
幼時他們的家就是一個新四軍的“聯(lián)絡站”,除了陳毅外,段煥競、管文蔚、江渭清等人,都去過他們的家。新四軍物資匱乏,王誠鳳努力為他們籌錢籌糧,他們都聽父親說過,“租金不用交給我,直接送到茅山給新四軍,給我們看收款的條子就行”。王家買了一輛卡車,常年跑京杭線,是用來給新四軍運送物資的。
有一次陳毅正在他們家里和王誠鳳議事,王正瑤在門外打谷場上玩,看到遠處日軍騎馬過來,刺刀在太陽底下一閃一閃地照過來,立馬跑回家告訴他們“日本人來了!”情況緊急,王誠鳳只能讓陳毅躲到他們供奉神龕的老房子閣樓上。老房子破舊不堪,日本人沒看一眼就走了,陳毅順利躲過日軍的搜捕。
因為和新四軍的親近,王家遭到日偽軍的記恨。一個下著大雪的冬夜,王家聽從新四軍的建議連夜離開,第二天卻傳來家中年邁的老姆(保姆)被殺害的消息……
王家為革命事業(yè)獻身了很多人,但王誠鳳一家始終很低調(diào)。上世紀50年代,他的子女們無房可住、無書可讀,但都自己想辦法克服。因為他們的低調(diào),孫輩幾乎不了解王誠鳳當年的事跡。
2013年茅山地區(qū)進行新農(nóng)村的建設,需要王家將祖墳遷走。9月12日王誠鳳的子孫們一起回到老家,問路時別人聽說他們是來為王誠鳳、王誠龍而來,贊揚道:“王誠鳳可了不得啊,當年這里全是他的,非常大度、舍得,是個好人啊!”還有一次他們在茅山新四軍紀念館對面的飯店吃飯,飯店老板凌繼續(xù)聽說他們是王誠鳳的后代,居然把他們的飯錢退了回來。原來老板的外祖父當年被日本人刁難,是王誠鳳解囊相救,這才保住他的性命。
遷墳中的見聞,讓孫輩們了解了很多王誠鳳的事,他們深受感動。王正緯的兒子王文俊和兒媳門斌決心傳承爺爺?shù)母锩瘢瑸槔霞易鲆稽c貢獻。他們回到句容市后白鎮(zhèn)徐巷村資助了一名孤兒,又在茅山新四軍紀念館重建時贊助了2萬元……他們一家用行動向我們詮釋了什么是“歷史當銘記,精神要傳承”。
王誠鳳當年的萬貫家財沒能傳承給他的子女和孫輩,但卻將他一腔熱血和革命精神留給了子孫。采訪中王誠鳳的孫媳婦門斌低調(diào)地說,他們這么做比起當年的爺爺不算什么,他們只是盡自己所能幫助家鄉(xiāng)父老。現(xiàn)在很多的企業(yè)家糾結(jié)財富傳承的問題,與其傳承財富和家業(yè),不如像王家一樣,將家族精神傳承好,何愁后繼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