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1月2日)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1月2日)
作者:李本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 日期:2020-01-02 瀏覽次數:8330
1月2日
▲ 葉挺致電國民黨第三十二集團軍總司令上官云相:“奉顧長官以卅申秘電指示,準以1個團取道蘇南北渡。職部為期移動迅速,以明大信,準于虞日派1個團經前指定路線向蘇南開動,余仍待臨時費及彈藥補給發下后,再就原地設法北渡。如萬不可能時,仍懇準予轉經蘇南,特先呈報,乞并轉知沿線友軍知照,以利通行。”“職部為求行動迅速起見,擬即將上饒辦事處及太平兵站撤銷,謹報?!?nbsp;
▲ 新四軍第一師第一旅第二團一部對如西偽軍據點陸家莊發起進攻,斃傷偽軍官兵93人,俘42人。
▲ 饒漱石致電中共中央,報告華中整風動員情況。
▲ 中共中央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轉移的第二梯隊抵達盱眙觀音寺。次日抵達盱眙永豐。
▲ 新四軍第五師一部于中途截擊企圖開往麻城,參加正面作戰的倉子埠(今屬武漢新洲)敵偽100余人,殲其大部,余敵10余人,竄返原防。
▲ 新四軍第十六旅報告,南下兩月來地方政權、主力及地方兵團建設及目前工作情況。
▲ 新四軍第六師第十六旅和地方武裝,歷時12天,斃傷日偽軍230余人,俘108人,粉碎日偽軍4000余人對蘇南句容縣東南地區的“掃蕩”。
▲ 張云逸、饒漱石、賴傳珠致電毛澤東、朱德、劉少奇、葉劍英,報告浙東部隊團以上干部名單,主力:縱隊司令何克希,政委譚啟龍,參謀長劉亨云,政治部主任張文碧;三支隊長周瑞球,政委林友璋;五支隊長王勝,政委邱相田,政治處主任汪志華;金蕭支隊長蔡群帆,政委楊思一,參謀長彭林;海防大隊長張大鵬,政委呂炳奎;教導大隊長唐炎,政委張浪。地方武裝:三北總隊長余龍貴,政委王仲良;四明總隊長邱相田(兼);浦東支隊長朱亞民,參謀長張席珍。
▲ 被日軍擊落美軍機駕駛員瓦特少校跳傘。次日,淮北根據地宿(縣)懷(遠)縣澮南區區長王國藩率區隊前去營救與駐宿縣前來搜捕的日軍發生戰斗,王國藩犧牲,瓦特安全脫險。
▲ 新四軍第七師巢無總隊一部在王家塘阻擊襄安進犯敵偽40余人,將敵擊退,敵偽傷5人、亡2人。第七師含(山)巢部隊阻擊清溪進犯敵偽40余人。
▲ 張鼎丞、粟裕、鄧子恢、譚震林、曾山致電中共中央并陳毅、饒漱石、張云逸(原件照錄):這一二個月來,華中軍事上我們深感處于被動。此種軍事上被動情形,一方面使部隊忙于轉移,疲勞奔命而戰果不大,我們對下不好解釋;另一方面使戰爭喪失良機。因此我們研究建議:1、中央確定華中分局、野戰軍建制與指揮系統。如歸軍部建制,則軍委對野戰軍行動最好經過軍部,以便我們執行命令,一所遵循。如歸軍部指揮,是通過陳,還是通過饒、張,亦請明示。2、確定在華中堅持之一定部隊。建議軍長前電再要華中調一個旅入魯之計劃,應予放棄,以便我們能在華中堅持。堅持華中現有陣地,對鞏固華北,鞏固山東,爭取津浦決戰勝利,爭取全國和平、民主局面與將來向南發展,都有極大作用。我們完全擁護中央堅決堅持華中,不再退讓的方針,不應當作撤退之準備。因此給華中一定兵力,不再改變原議,是有必要的。3、要求在一定范圍內,給我們以機動權。
▲ 陳毅、宋時輪致電各軍區并中共中央軍委:我魯南警八旅于1945年12月30日向曲阜城發起進攻,經一晝夜作戰,該城已為我占領,俘偽團長以下700余人。
▲ 中國解放區臨時救濟總會華中分會在淮安成立,主理華中解放區救濟工作。
▲ 新四軍第六旅向國民黨軍占據的津浦路張八嶺車站發起進攻,殲敵百余人。
▲ 山東野戰軍第一縱隊、第二縱隊、第七師、第八師和華中野戰軍第一師、第六師、第九縱隊等部,發起魯南戰役,至20日止,在峰縣、棗莊地區,殲國民黨軍整編第二十六、第五十一師及第一快速縱隊等部共5.3萬余人,其中俘中將師長馬勵武、周毓英以下官兵3.6萬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