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1月8日)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1月8日)
作者:李本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 日期:2020-01-08 瀏覽次數:8026
1月8日
1938年
▲ 陳紹禹、周恩來、葉劍英致電毛澤東:國民政府軍政部部長何應欽已核定新四軍編為四個支隊,委任陳毅、張鼎丞、張云逸、高敬亭分任第一至第四支隊司令。要葉挺繼續向陳誠請求增加經費至少十萬元以上及發表項英為副軍長、張云逸為參謀長、周子昆為副參謀長等委任。
▲ 何應欽關于新四軍編為四個支隊的通報:經核準編為四個游擊支隊,以陳毅、張鼎丞、張云逸、高敬亭分任司令。所有該軍經費、撫遣費、開拔費等,均已規定。并令歸陳誠總司令(國民黨第三戰區第十五集團軍總司令、武漢衛戍總司令)指揮。此后集中,亦由陳總司令指示辦理。
1939年
▲ 周恩來致電中共中央書記處:“葉挺回四軍,我的解決原則,共產黨領導必須確定,工作關系必須改變,新四軍委員會可以葉正項(即項英)副,項實際上為政委”。
▲ 新四軍第二支隊第三團在蘇南江寧縣橫山地區,粉碎日軍500余人的進攻,斃傷日軍50余人,并乘勝解除偽駐陶吳鎮綏靖隊70余人的武裝。
1940年
▲ 新四軍游擊支隊第四總隊第十團,襲擊皖東北靈璧縣石相集附近的張樓、大楊家偽軍據點,俘偽軍中隊長以下80余人。
1941年
▲ 新四軍皖南部隊進至高坦,與國民黨軍第一四四師等部發生激戰。次日,國民黨軍發動全線進攻。葉挺指揮部隊奮起抵抗,突圍受阻,被迫退守石井坑,處境危險。
▲ 顧祝同向何應欽報告第三十二集團軍已開始圍攻皖南新四軍。
▲ 顧祝同致上官云相電令“查新四軍在各地設立之辦事處、通訊處、后方留守處、修械所、倉庫及一切非法機關,不論秘密或公開,著即予以封閉,并將其武裝解除,人員扣留。希密飭遵辦具報。”
▲ 國民黨涇縣縣政府致電國民黨皖南行署報告國民黨軍已包圍新四軍。
▲ 美洲華僑領袖司徒美堂致電蔣介石、毛澤東,認為國民黨當局強令新四軍移防制造摩擦,是“自壞長城,自促亡國”,呼吁國共兩黨團結一致,攜手抗戰。
1942年
▲ 新安旅行團40余人,在教育家江達之率領下,回到家鄉鹽阜。新安旅行團在鹽阜積極開展抗日宣傳活動,對鹽阜區蓬勃興起的兒童抗日救國運動起了積極推動作用;該團于2月15日在鹽阜區成立總團部,張牧為主任委員。蘇中、淮海等區分別建立了新安旅行團分團。陳毅在新安旅行團創辦的《兒童生活》雜志創刊號上題詞:“抗戰事業應該讓兒童參加,新四軍愿做兒童的良友。”
▲ 新四軍第二師第四旅第十二團一部夜襲、攻克龍盤偽據點,消滅偽軍30余人,擊潰滁縣增援之敵。
1943年
▲ 陳毅、饒漱石、張云逸、賴傳珠電示新四軍第二、第七師關于對日軍進犯大別山應采取的方針:“在局勢未判明前,我軍不宜西進。如敵寇將來亦已穩扎大別山時,那時才是西進的成熟時期”;“第二、第七兩師應抓住大別山戰役的機會,向桂方提出團結抗戰、共同保衛大別山及鄂豫皖邊區的口號,以表示我方顧全大局,不愿乘人之危。為進行聯絡,能進一步做到共同出兵進擊進入大別山之敵則更善”;“在七師及二師路西地區,宜有計劃在居民中、在部隊中進行強調團結抗戰的動員,并有計劃和不疲倦的向桂軍上下層及該方地區居民提出我軍強調團結抗戰的主張,以撤消雙方對立形勢,開始合作局面”。
▲ 新四軍津浦路西聯防司令部發布《為加緊團結,保衛大別山,告皖東全體軍民書》。
1944年
▲ 張云逸、饒漱石、曾山、賴傳珠電示譚啟龍、何克希:浙東部隊用新四軍名義,不必對外作特殊鋪張的宣傳,只在部隊內部加緊階級教育與時事教育,因為此宣傳無特殊好的收獲。
▲ 慶祝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成立大會在(余姚)梁弄召開。
1945年
▲ 新四軍第五師報告1944年整訓情況。
1946年
▲《新華日報》(華中版)刊載張鼎丞署名文章《論高郵戰役的偉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