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 >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1月16日)
新四軍歷史上的今天(1月16日)
作者:李本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 日期:2020-01-16 瀏覽次數:8034
1月16日
1938年
▲ 項英、曾山動身去湘贛邊和贛南動員部隊向皖南集中,看望在蓮花壟上集中整訓的湘贛紅軍游擊隊,并決定將湘贛紅軍游擊隊400余人改編為新四軍第一支隊第二團第一營,團長張正坤、副團長劉培善,營長段煥競、教導員李忠民。
1939年
▲ 國民黨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部少將高參、派駐新四軍聯絡的余憲文致電蔣介石、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軍令部部長徐永昌,報告:虞敵400余人3路進攻膜山,經新四軍譚支隊(新四軍第三支隊)擊退,斃敵30余人。11日晨,敵70余人攻我木鎮之大累,被我張團擊退,斃敵20余人。
1940年
▲ 新四軍第六支隊歷時20余天,粉碎2000余日軍對豫皖蘇邊蕭縣、永城的“掃蕩”。
1941年
▲ 新四軍第二師第六旅分路迎擊、擊潰分兩路“掃蕩”我吳家圩子(定遠西南)一帶之敵,新四軍第二師第六旅第一團追擊至朱家灣,敵“掃蕩”計劃被粉碎。(摘自《第二師1941年對日偽作戰戰報》)
▲ 新四軍第二師第八團一部進剿大柳鎮中山頭(滁縣西北)一帶偽匪,俘匪34人。(摘自《第二師1941年對日偽作戰戰報》)
1942年
▲ 陳毅、劉少奇、賴傳珠致電毛澤東、朱德、王稼祥、葉劍英:據陳毅在四師考察結果,因韋國清不能離開四師,張愛萍近來很有進步,決定仍以張愛萍任三師副師長。我們已用軍委命令發表,特報。
▲ 新四軍第二師第四旅第十二團一部阻擊,分三路向我天長集(定遠東)進犯的定遠敵偽300余人,敵偽原路潰退,我尾追5余千米,俘偽軍4人。
▲ 《淮海報》發表社論《青年工作方向》指出:建立反法西斯民主陣線,是目前青年工作的戰斗口號,反對法西斯的侵略和奴役,是目前青年工作的唯一政治任務。
1943年
▲ 陳毅、饒漱石、張云逸、賴傳珠電示新四軍第一師及第十六旅:同意你們反“掃蕩”部署;你們可加調抗大到蘇南,但一、七及五十二團仍留蘇中堅持;十六旅可與二旅合并,以王必成任旅長,江渭清為政委兼區黨委書記,鐘國楚、劉培善調延安學習;二旅和十六旅合并后,應當徹底精簡,但對外仍可保存原有番號。
1944年
▲ 新四軍蘇中軍區司令員粟裕發表《告和平軍將領書》和《告和平軍士兵書》,號召偽軍官兵反正,共同抗擊日軍。
1945年
▲ 新四軍參謀處致電中共中央軍委總參謀部,報告第五師干部配備情況,師部:師長兼政委李先念,副政委任質斌,參謀長劉少卿,參謀處長栗在山,供給部長吳先元、副部長吳其芳,衛生部長葉果、副部長栗秀真,衛生學校副校長孫光珠,師政治部組織部長顧循,鋤奸部副部長許道琦,宣傳部副部長蔣立,敵工部副部長林滔,師直政治處主任張難,抗大十分校副校長楊煥民,軍訓部長張水泉。第十三旅旅長周志堅,政委周志剛,參謀長趙俊,政治部主任陳一震。教導大隊大隊長徐大先,政委潘德表。特務營營長周復軒,政治教導員鐘鐵夫。第三十七團團長夏世厚,政委余孟福,參謀長王凱,政治處主任趙長河。第三十八團團長馮仁恩,政委曹玉清,參謀長雷雄虎,政治處主任高振華。第三十九團團長羅孟剛,政委劉友海,參謀長曾廣泰,政治處主任余斐。特務團團長黃宏伸,政委楊杰英,參謀長黃世良,政治處主任楊書栗。第一分區司令熊作芳、副司令黃序周,政委周季芳,參謀長胡林,政治部主任潘子明。第四十二團團長王興發,政委劉西。第四十一團團長石宏山,政委賈浩。羅禮經光指揮部指揮唐宗新,政委黃宏儒,政治處主任宋哲,獨立營營長童國世,政治教導員王震。羅禮應總隊總隊長孫保元(缺政委)。經扶總隊總隊長蕭光發,政委劉明榜,安禮縣大隊副大隊長王安義。陂孝禮指揮部指揮石建金,政委任士舜,大隊長戴保士。禮南總隊副總隊長錢運華,政委楊子明。安南指揮部指揮汪立波。安麻總隊總隊長賀友三,政委鄭維孝。分區教導大隊大隊長汪啟瑞,政委張世彤,副大隊長潘武道,政治處主任向候達。第二分區司令王海山,政委文敏生,副司令兼參謀長蔡松榮,政治部主任岳林,副主任兼聯絡科長雷天明。教導大隊大隊長彭武雄,政委何奇偉。獨五團團長趙明義,政委陳煥武。沅應信指揮部副政委兼指揮戈平,主任龔哄,信南大隊大隊長兼政委方漢。信羅總隊總隊長李鳶飛,政委方清魯,大隊長兼政委羅堰鳴,大隊副兼政治教導員魯毅。京安指揮部指揮唐念柏。云夢指揮部指揮秦錦堂,政治協助員胡杰文,大隊長馬云清,副政治教導員蔣文勝,陂孝大隊大隊長兼政委柳新。應安指揮部指揮劉奕。獨立第十二團團長許猛、副團長李金山(統戰干部),副政委陳漫杰。江長指揮部指揮鄭時光。荊潛總隊總隊長李冠群,政委李旭,政治協助員童光中。天潛沔總隊總隊長袁春田。華公石總隊總隊長楊振東,政委張澤生、副政委尚志。漢沔指揮部指揮翁少元,政委李藺田、副政委宋雪,漢沔支隊支隊長范敏夫、副支隊長劉正宏。監沔總隊總隊長郭華友,政委李秉范,政治協助員祝義仰。第四分區司令兼政委張體學,政治部主任余潛。第四十團團長蕭剛、副團長湯楚英,政委鄭鐸。鄂皖指揮部指揮黃世德,政治處主任程文杰,副參謀長熊榮華。蘄英總隊總隊長鐘子恕、副總隊長葉劣文。黃廣總隊總隊長徐國安,政委夢福先。浠蘄總隊總隊長詹寧。贛北總隊總隊長馮坤書,政委孫超。岡浠麻羅指揮部指揮漆少川,政委汪進先,政治處主任俞美。岡浠總隊總隊長潘繼義、副總隊長馮忠海,政委呂謹,政治協助員陳東國,大隊長劉嗣坤,政治教導員范東乾。應北總隊總隊長李錦堂,政委錢鵠卿,副總隊長李正廷,副政治教導員戴厚元。京安總隊總隊長吳樹珍,政委吳天成,政治協助員石光澤。第三分區司令吳世安,政委方正平,政治部主任劉放。四十五團長楊洪先,政委陳繼東,參謀長熊光玉,政治處主任周克先。襄西指揮部指揮魏正興,政委劉奕。鄂南指揮部指揮兼政委羅通,副指揮趙德成,參謀長謝挺。鄂大總隊副總隊長周行田,政委袁漢。樊湖總隊副總隊長楊同春,政委張凡。咸崇蒲總隊副總隊長葉叢,政委雷同。嘉蒲總隊總隊長童國卿,政委張進。第五分區司令吳林煥,政委鄭紹文,參謀長李人林,參謀主任李正乾(統戰干部),政治處主任侯政。第四十四團團長黃德魁,政委李梓金,政治處主任毛春熙。天漢總隊總隊長王遵義,政委史維漢,副政委戴景裕。京北總隊總隊長丁正學。應西總隊總隊長胡元臣。天京潛總隊總隊長張澤普,政委陳建新、副政委吳雄,政治協助員段慰元。京鐘總隊總隊長徐德、副總隊長陸春陽(統戰干部),政委郭欠恒,政治協助員李竟。豫南指揮部指揮黃林。挺一團團長吳昆,政治協助員劉建均。挺二團團長張和智,政委邵敏,政治協助員李華。挺三團團長賴鵬,政委胡介樂、商毅。挺四團團長林國平,政委牛德勝,政治協助員楊樹東。確西總隊總隊長劉世耀,政委周春鳴。汝正確人民抗日自衛總隊總隊長江鳶德,政委彭民三(均統戰干部),總隊副總隊長劉漢三,參謀長張火民,政治處主任張國興。淮南總隊總隊長王炳南。
▲ 張云逸、饒漱石、賴傳珠就整訓中存在的問題電示各師:我們的練兵或多或少存在著形式主義、教條主義的毛病,如果照這樣的舊方法老一套練下去,恐怕很難收到預期效果,完成黨給我們的整訓任務。建議各地,凡環境允許整訓的部隊而未完全采取新方法者,必須趕快回過頭來深入動員,將新的練兵方法在各級干部及戰士的思想中搞通,掀起群眾自覺的練兵熱潮,又能以適當的組織形式和正確的方法鞏固保證,并不斷檢查、總結、競賽提高之,是會得到不可預計之優良成績的。
▲ 王震、王首道、王恩茂致電毛澤東、朱德、劉少奇、葉劍英,報告:16日通過確山、竹溝公路時,我前衛部隊在公路上與日本鬼子約100人遭遇。敵大部被殲,一部退守瓦崗轉移,我正圍殲中。全支隊已進入五師北進部隊之基本區。如發戰報消息時,請用五師某部。
▲ 鄭位三、李先念向中共中央軍委、新四軍軍部報告:南下王震、王首道部,已到確山西蟻蜂店和大樂山地區,與我豫南部隊會師。
1946年
▲ 陳毅致電葉劍英,報告14日午,泰州頑軍一部、南通頑七十一軍、九十一軍4000余人向我進攻情況。請轉執行部抗議,并告知如頑繼續進攻,我將自衛,如有不良后果,全由頑方負責。
▲ 葉飛、賴傳珠致電致陳毅、饒漱石并中共中央軍委,三旅特務營進占華豐煤礦。14日子時,奉李延年命北撤之日軍途經泰安以南伐子坡我軍陣地被我勸降,允將全部重武器移交給我們。
▲ 中共中央委員、華中軍區司令員張鼎丞在華中第一次工農青婦民兵代表大會上傳達中共中央七大精神。
▲ 華中文化界30余人在清江市(今淮陰市清浦區)中國飯店歡迎美國合眾社記者羅爾波。晚上舉行文化工作座談會,李一氓、彭康、黃源、馮定、韋愨、季方、孫冶方等著名人士出席座談會并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