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將帥傳奇 > 父親林亮和陳毅元帥的圍棋緣
父親林亮和陳毅元帥的圍棋緣
作者:林飛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2017年第3期 日期:2017-12-26 瀏覽次數:8324
父親也是新四軍
上世紀60年代上半葉,越南戰爭和東南亞局勢異常緊張復雜。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的陳毅,其間頻頻出訪東南亞諸國。每次進出境時,都以昆明為中繼站,落腳稍事休息。
一般人都知道,陳毅有個愛好——下圍棋。在新四軍時,他就常拉著鄧子恢對陣。新中國成立后,陳毅是全國圍棋協會的名譽主席,非常關心支持中國圍棋事業的發展。但在北京,下棋的機會可不多。到了昆明,正好利用點空隙時間過過棋癮,于是他請人給他安排幾個合適的對手過過招。
給陳毅安排對手,不僅是要棋藝相當,身份上也是要有一定級別的革命老同志才行。省政府辦公廳經過排查,最后找出能下棋的副省長史懷璧,省政法學院院長程永和與時任省輕工業廳廳長的我父親林亮。經過幾番試手,這三人中我父親的棋藝最好,水平與陳毅最相近。之后在昆明陪陳毅下棋的主要對手,就是我父親了。我曾問父親,陳毅的圍棋水平如何?他說,我們倆的輸贏盤數差不多吧。我說,那你倆是相同水平嘍?他說,還是有點不一樣,和陳老總下棋,我當然是從來不好悔棋的,但陳毅有時走錯了會拿起來重走,這樣看應該是我略強一點。他說,史懷璧可就有點不同了,有一次史懷璧和陳毅下棋時,陳毅落下一子后,想想又要拿起來,史懷璧就按住棋子不讓拿,兩人還為此發生了點口角。在一旁的昆明軍區司令員秦基偉看不下去了,就責備史懷璧:“懷璧同志啊,有你這樣的人嗎?陪陳老總下個棋,連重走一步都要計較,也太不像話了。”陳毅卻拍枰笑道:“秦司令啊,你是不知道喲,迷棋的人都是這個樣子的。”
此后,陳毅每次路過昆明,都要找我父親去下棋。有幾次,陳毅是秘密出訪,對外不公開宣布的。父親有時會突然接到辦公廳“參加緊急會議”的通知,立刻要走,很晚才回來。回家后一問,原來是陳毅叫去下棋了。在對弈中,陳毅自然要問到他過去參加革命的情況。父親說:“我原是清華大學的畢業生,在學校里鬧學潮時就參加了地下黨。班上有個同學的父親是國民黨周口專員劉莊甫,我畢業后就被組織利用這個關系安排到劉莊甫身邊做工作,很是得到劉的賞識和信任,最后我利用這個條件,把他在周口地區有抗日熱情的一個團利用調防之機拉走,投靠了新四軍四師的彭雪楓,彭師長開全師大會歡迎了我們。彭雪楓得知我是清華大學畢業生后,要我給他當秘書,我卻認為要拿槍桿子上前線才算抗日,經做工作,最終還是留在了師部工作。”陳毅得知我父親原來是新四軍,是他的老部下,他很高興,因為云南省的干部中當過新四軍的確實不多,還正好是和他有棋緣的人,巧了。
為云子生產求師
1963年,日本棋院代表團訪問中國時,日本棋院和日本關西圍棋院贈授陳毅名譽七段位,并送給他若干副日本的貝殼做白棋的雙面凸圍棋子。后來陳毅到昆明時,把我父親和史懷璧、程永和叫去,對他的秘書說:“把日本人送我的棋子,給他們每人一副。”他的秘書遲疑地說:“我找找看,恐怕沒有那么多副了吧?”陳毅說:“叫你拿你就拿出來,不要在那里舍不得。”秘書最終還是拿出了三副棋子,給了每人一副。
說起棋子,陳毅十分關心云南的圍棋棋子生產情況,他對我父親說,你們云南出的云子享譽國內外,是最受各國棋手喜愛的棋子。我出訪日本及一些亞洲國家時,國外友人們都紛紛向我要云子,連東歐國家也慕名來訂購兩噸云子,我卻拿不出東西來,好不尷尬。現在云南不生產云子,是因為生產配方和技藝已經失傳了,你是云南管輕工業的,又是個圍棋愛好者,你能不能想辦法把云子的生產重新恢復起來,不僅對我開展外交有很大的幫助,增加出口創匯也有很大的好處嘛!這個任務我就交給你了。
要恢復云子的生產,這事情并不那么簡單。云子,原叫永子,因出自云南永昌郡(今保山)而得名。其因比重大,落盤穩,堅實不易碎,色潤養眼,手感細膩等特點成為舉國上品,明清時代進貢于皇室,一度蜚聲海內外。據說當時曾賣到一兩銀子一顆。而經日本侵華的戰亂之后,其生產配方及工藝已經失傳多年。經多方了解,尚有一位叫陳希伯的老先生,還能做出云子。但老先生年已古稀,再不傳承,恐怕這點線索也要被帶到另外的世界去了。我父親便組織人一起去做他的工作,希望他能傳授技藝。但他傳統觀念極重,認為絕技只傳子,不外傳。去做他兒子工作時,因他兒子從事醫學,不屑來搞這雕蟲小技,所以仍未解決傳承問題。又再繼續和他商談,他說有交換條件,我父親想這就好辦,要經費、場地、人員、編制、職務等都有想辦法的余地。誰知他提出來要批準他入黨。這一下我父親傻眼了,入黨是原則問題,不能作為條件交換,傳技問題又被擱置下來。
陳毅再次到昆明時,我父親把這個卡殼問題向他作了匯報。他想了一下說:“做他思想工作的問題我來解決,做通后如何組織生產你負責。你把他請來,我請他吃飯。”
一日,陳毅在震莊賓館設宴,專請陳希伯。有省領導和我父親作陪。席上,陳毅把酒敬陳希伯道:“陳老先生,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元帥,是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我平時工作雖然很忙,但還是有一個業余愛好,就是下圍棋。我不僅下棋,還要為我國圍棋事業的發展做工作,我們云南原有很好的云子,我到國外時,各國的棋界都很慕名,向我要云子。但我們自己卻面臨工藝失傳,無以為繼的困境。今聞陳老先生尚持此技,不知老先生能否暫輕置顧忌,大局為重,傳授技藝?我相信你是一個有心胸,有境界的好同志。如果能為我國的圍棋事業、外交事業和經濟發展做出貢獻,我陳毅對你表示感謝,也代表國家感謝你。”陳希伯此時已是十分感動,急忙答道:“陳毅元帥身為國家領導,百忙之中尚且如此關心圍棋發展的事,我一介老朽無他余力,就會做點棋子,如再不能以此作些許報效,真是有愧國家,有愧人民,有愧陳毅元帥今天對我的盛情了。”陳毅說:“那好,具體工作怎么開展,你和林廳長聯系,他是省里管輕工業的,能為你解決問題。云子生產的事,我就拜托二位了。”
接下來,由史懷璧副省長批了經費,父親調撥了計劃原料,省體委出場地和工作人員,陳希伯帶著把云子生產開展起來了。批量工業生產畢竟與零星個體制作不同,一切工藝都要從頭試驗,試燒樣品不僅交省里有關部門檢驗,還幾次送到北京請陳毅同志過目。陳毅始終很關心試制過程,幾度電話詢問,還曾請艾思奇的女兒到昆明代為看望和慰問陳希伯。在各方面的關心和支持下,試制很順利,陳毅對樣品很滿意,正式生產后,他還帶了一些出去送給國外友人和我駐外使館人員。
重視對青少年的圍棋培養
當陳毅又到昆明和我父親對弈時,兩人談起云子的再世,他很高興,但又提出了新的問題:“你們云南的云子算是天下聞名,但你們省的棋手在全國棋壇上卻毫無地位,根本沒有像樣的棋手,圍棋的普及率也很不高嘛,這和你們有那么好的名牌棋子極不相稱,這個問題得解決一下。”父親說:“云南下圍棋的人不多,棋風不盛,所以難以產生高水平的棋手,而無高手效應的渲染和帶動,又難以形成盛大棋風,在這惡性循環中,要先突破一環,才好扭轉形勢。”陳毅說:“那就先從普及抓起,我請國家體委從中國圍棋隊中派人來,到你們昆明的中學里去講棋,從年輕人里開始效果比較好。”陳毅十分重視對青少年的圍棋培養,在全國六城市圍棋賽時,就留有他現場觀看少年棋手王汝南和華以剛對弈的照片,并為后續的小棋手們賦詩一首:
紋枰對坐,從容談兵。研究棋藝,推陳出新。棋雖小道,品德最尊。
中國絕技,源遠根深。繼承發揚,專賴后昆。敬待能者,奪取冠軍。
上世紀60年代初,我國和日本的圍棋水平差距還相當大,曾有一次,日本僅派了一個叫伊藤友惠的女棋手,就橫掃了中國棋界。陳毅決心從青少年抓起,奮力趕超日本。
不久,果然從北京來了一支圍棋工作隊。由國家體委副主任李正樂帶隊,成員是當時的全國圍棋冠軍陳祖德五段(這已是當時中國圍棋運動員擁有的最高段位了),全國第三名王汝南二段,圍棋教練竺源芷三段,青年棋手姜國震初段,一行共五人。他們到昆后,就以昆八中為重點,在幾所中學中開辦了圍棋課。陳祖德和王汝南是比賽型棋手,棋力極強,但講課未必是強項。而竺源芷理論性很強,善于講解棋理。不久,在昆明的中學里就形成了一股很強的圍棋之風。后來在云南圍棋壇上稱雄的一批人物,大多都來自這次受教者中。
受陳毅之托,在昆期間的一天,他們專門安排時間到我家造訪。史懷璧也來了。我老早就把椅子,棋盤和棋子擺好,點心和茶水備好。他們五人進屋落座后,陳祖德一看到桌上那副古云子,就掏出幾顆把玩,還頻頻在棋盤上敲擊,十分欣賞。父親說,你們是國家隊的,好棋子應該是見得多了。陳祖德說,其實我們平時練習時用的都是很普通的棋子,比賽時用的也不算好,你這樣好的棋子真難見到。主客相見,自然要交流幾局。先是史懷璧對陣陳祖德,開局后,王汝南、竺源芷等三人在史懷璧的后面不斷支招,你一言我一語的,十分熱鬧。陳祖德力戰群雄,最后還是他贏了。第二局是我父親對陣陳祖德,他三人知道,雖然棋力相差甚是懸殊,但父親還是愛按自己的意思下,也就不多支招,只是到關鍵時指點一下。結局自不必說,但他們也認為局中頗有可圈可點之處。
云子成了饋贈國禮
正當云南省的圍棋事業蓬勃發展時,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全國的圍棋運動幾乎都進入了冰封狀態。我在北京串聯時,就看到攻擊陳毅的大字報上說,陳毅不好好工作,愛偷閑下棋,每到昆明就要叫輕工業廳廳長林亮陪他下棋。直到“文革”結束后,中國的圍棋事業才獲得新生。但遺憾的是,陳毅元帥沒能等到這一天。
在新生的中國圍棋協會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方毅為名譽主席。1989年,陳祖德為中國圍棋協會主席,我父親和王汝南都是副主席,我父親還是云南省圍棋協會主席。出于我父親對圍棋發展的貢獻,國家體委贈授予他名譽五段稱號,并頒有段位書。記得在一次省老年體育運動會上,他參賽了圍棋。一位對陣的專業選手在他對面坐下后,就問他是幾段。父親說是五段,那人棋也沒下,爬起來就跑掉了。
“文革”結束后,云子的生產也進入了新的時期。昆明十二中的校辦工廠于1980年經昆明市政府批準定名為“云南圍棋廠”,組織了對云子生產的攻關,經過不斷地配方改進,終于生產出質量超出當年永子的云子。1984年獲國家輕工部優質產品獎。1986年3月,胡耀邦請日本議員圍棋訪華團稻葉修團長轉贈云子給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同年10月,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訪問昆明,和志強省長將云子作為云南特產禮品贈送女王。當時為防贈品出意外,多做了一份完全相同的備品。后來,這份備品被贈予我父親留作紀念。
如今,陳毅元帥和我父親都已離我們而去。我和弟弟分別收藏著陳毅所送的日本圍棋及贈英國女王的圍棋備品,作為我們對革命先輩們的永久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