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聞動態 > 江蘇大豐獅子口紅色文化景區舉行會師雕塑揭幕儀式
江蘇大豐獅子口紅色文化景區舉行會師雕塑揭幕儀式
作者:孫加永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傳媒網 日期:2017-12-27 瀏覽次數:8326
弘揚抗戰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 傳播紅色文化
江蘇大豐獅子口紅色文化景區舉行會師雕塑揭幕儀式
會師紀念碑
2017年12月23日上午,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白駒鎮獅子口紅色景區晴空萬里,暖意融融。八路軍新四軍會師雕塑落成揭幕儀式在這里隆重舉行。
今年12月24日是八路軍新四軍在“白駒獅子口會師”77周年紀念日,此次活動由大豐獅子口紅色景區和大豐區文化產業商會聯合承辦。
雕塑“兄弟”
黃克誠之女黃楠(右)、鄧之恢之女鄧小燕(左)為會師雕塑揭幕
當天上午,黃克誠之女黃楠、鄧子恢之女鄧小燕共同為會師雕塑揭幕。彭明志之女彭幼明、中共中央宣傳部原副秘書長李子壯(彭明志將軍之婿)、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原二部副主任兼劉少奇研究會副會長黃錚、中共江蘇省委黨史辦原處長張衡、張愛萍秘書嚴永穩、華夏少奇(北京)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葉茂、羅有榮之子羅建華、鹽城市黨史軍史研究專家陳宗彪、大豐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韋國、中共大豐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周昕、中共大豐區委黨史辦主任曹華、副主任周劍飛、白駒鎮黨委書記王志建、白駒鎮政府鎮長萬強、白駒鎮獅子口村黨總支書記王正洪等一批開國元勛的后代、身邊工作人員、研究員、當地黨員干部、退役軍人、民兵預備役人員、團員青年、中小學生等各界人士代表參加了當天的活動。
1940年10月10日,新四軍陳毅所部與八路軍黃克誠所部,在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白駒鎮獅子口勝利會師,為開辟鹽阜抗日根據地,也為后來新四軍在鹽城重建軍部,奠定了可靠的政治基礎。1986年大豐縣人民政府特此豎了“八路軍新四軍白駒獅子口會師紀念碑”,由時任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張愛萍上將題寫碑名,成為大豐革命老區重要的紅色文化遺址。
八路軍新四軍會師領導人子女與當地干群和中小學師生合影
八路軍新四軍人物廣場雕塑群坐落在八路軍新四軍會師紀念碑北側,緊鄰獅子口村黨群服務中心大樓南側,三座建筑群遙相互應,整體布局科學合理、錯落有致,是進行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黨風廉政教育和全民國防教育的“第二課堂”。主雕塑取名“兄弟”,底部高4米,代表新四軍;總高8米,代表八路軍,寓意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精誠團結,一致抗敵,奪取勝利。副雕塑廣場群,由八路軍新四軍師以上干部人物組成,平均高2米,均為玻璃鋼材質制作而成。副雕塑廣場人物群計劃制作40尊左右的雕塑,目前已建雕塑人物的有:劉少奇、陳毅、粟裕、鄧子恢、黃克誠。所有八路軍新四軍領導人物身著戎裝,精神煥發,斗志昂揚,突出表現了當年北方八路軍與南方新四軍勝利會師,堅決執行中央的命令,打通華北八路軍與華中新四軍的聯系,開辟蘇北抗日 新局面的毛澤東軍事戰略思想。
鄧子恢之女鄧小燕(右一)、黃楠(黃克誠之女右三)瞻仰會師雕塑
活動當天,陳毅元帥長子、中國人民對外友協原會長、中國新四軍暨華中抗日革命根據地研究會副會長、北京研究會會長陳昊蘇托人捎來一首小詩對活動的舉辦表示祝賀。詩云:“高朋滿座再論當年抗戰舉步維艱,群賢畢至暢談如今和平來之不易”。
(楊榮富、孫加永、宗平、董汝濤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