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劉老莊鄉十年致富路
劉老莊鄉十年致富路
作者:淮陰區老區開發促進會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2016年第12期 日期:2017-08-18 瀏覽次數:8328
劉老莊八十二烈士陵園
江蘇省淮陰區劉老莊鄉,是新四軍82位勇士以身殉國的地方。1943年3月18日,新四軍三師七旅十九團二營四連82名指戰員,為掩護主力部隊及地方黨政機關安全轉移,在劉老莊與掃蕩的1000多名日偽軍進行了頑強的戰斗,終因寡不敵眾,全部壯烈犧牲。
八十二烈士驚天地、泣鬼神的英勇壯舉曾受到朱德、陳毅、李一氓、黃克誠、張愛萍等領導的高度贊揚和評價。2005年9月3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同志在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大會上特別提到: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劉老莊連”等眾多英雄群體,就是中國人民不畏強暴、英勇抗爭的杰出代表。在去年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9·3”大閱兵中,劉老莊連作為英雄群體編隊在天安門廣場亮相,又一次向世人展示了這一英雄群體的光輝形象。
由于多種原因,新中國成立后劉老莊的社會經濟發展十分滯后。2005年,全鄉的財政收入僅有4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00元,全省1011個經濟薄弱村,劉老莊鄉10個村中就有9個村名列其中。幫助劉老莊鄉改變貧困面貌,不僅具有顯著的經濟價值,更有著強烈的政治意義和示范效應。為此,淮陰區老促會多次給省老促會寫報告,請省老促會爭取省委、省政府支持劉老莊鄉改變面貌。
2005年年底,省老促會作出了把劉老莊鄉作為聯系點的決定。2006年2月28日,省老促會名譽會長、原省委老書記韓培信、省老促會理事長凌啟鴻同志,聯名給時任省委書記李源潮、省長梁保華寫信,建議省委、省政府把盡快改變劉老莊鄉的貧窮面貌當作一項十分迫切、十分特殊的政治任務,將劉老莊鄉列為扶貧工作重中之重。李源潮同志于2006年3月16日作出批示:“贊成對劉老莊鄉重點扶貧。”梁保華同志于3月18日作出批示:“贊成將劉老莊列為重點幫扶的鄉鎮,請扶貧辦牽頭,提出具體幫扶措施,省政府從政策扶持方面予以傾斜。”書記和省長還親筆批準了省政府“十一五”期間幫扶劉老莊鄉方案及七條優惠政策。2008年7月,淮陰區老促會主動為區委、區政府起草了一個《關于兩年多來幫扶劉老莊鄉情況的匯報與請示》,經區委審核后于8月26日直報省委、省政府。9月5日,時任省委書記梁保華、省長羅志軍、常務副省長趙克志、副省長黃莉新等省委五位常委對區委、區政府的《匯報與請示》作了批示:“省扶貧辦召集有關部門研究,提出進一步加大劉老莊鄉幫扶措施意見”。為了爭取“十二五”期間,給予劉老莊鄉更大的支持,2011年1月份,淮陰區老促會又主動配合劉老莊鄉黨委為區委、區政府起草了《關于五年來幫扶劉老莊鄉情況的匯報與請示》。在省老促會的促進下,羅志軍書記很快就作出了批示:“應予支持,請省政府在研究支持淮安發展政策時一并考慮”。李學勇省長也作出批示:“請徐鳴同志結合正在開展的調研,提出具體支持意見?!迸静痪茫∥?、省政府又將劉老莊片區納于全省六大幫扶片區之一。
省委、省政府和省級機關根據省委書記、省長的批示精神,紛紛向劉老莊鄉獻愛心、送溫暖。淮安市委和淮陰區委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領導批示精神。市委、區委都下決心在“十二五”末把劉老莊鄉建成“紅色劉老莊”“金色劉老莊”“綠色劉老莊”。十多年來,在省、市、區領導的關心下,省、市、區有關機關共幫扶劉老莊鄉資金3.5億元。
省、市、區三級老促會把幫扶劉老莊鄉作為己任,在幫扶過程中深深感到,如果沒有好的產業項目做支撐,還是難以實現劉老莊經濟和各項事業的持續發展。只有抓好“輸血”健身和培育“造血”功能這兩手,做好產業扶貧,才能為劉老莊鄉長遠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為此,三級老促會在幫扶劉老莊中一直堅持“產業為基”“項目為王”的理念,積極協助市委、區委和省委工作隊,幫助劉老莊鄉招商引資,通過項目引領、產業帶動,先后引進了一大批工業、農業產業項目。
十多年來的產業扶貧,使劉老莊鄉的工業經濟快速壯大。2005年之前,劉老莊鄉的工業是一張白紙。產業扶貧工業是第一位。要建廠就需要土地指標,十多年來省老促會先后為劉老莊鄉爭取了土地指標380畝。2015年全鄉實現工業總投資6.7億元,先后建成了閩豐食用菌廠、騰奧紡織廠、建基新材料廠、中能環光伏產業園等大型產業扶貧企業,同時,還為各村興建了一批標準化廠房。中能環光伏產業園第一期發電9.8兆瓦,第二期發電11兆瓦,紅色家園屋頂光伏發電0.5兆瓦,綠色家園屋頂光伏發電1兆瓦,總建設規模已達22.3兆瓦,這四個項目全部并網發電,年收益2586.8萬元。光伏發電的收益向兩個方面傾斜,一是60%的收益用于幫扶低收農戶,40%的收益用于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據統計,全鄉光伏產業直接收益的農戶達600多戶,實現了村級集體經濟增收和低收入戶脫貧雙贏,使劉老莊鄉成為“光伏之鄉”。
十多年的產業扶貧,使劉老莊鄉的農業生產蓬勃發展。十多年來,投入上億元,把4萬畝土地建成了旱澇保收田,先后建成了蘇淮豬產業園、現代農業產業園、光伏農業產業園、藍莓產業園四個產業園的產業扶貧項目。已逐步形成了“鄉里得稅金,土地得租金,農民得薪金”的模式,全鄉人均年收入低于4000元的農戶全部脫貧。
十多年的產業扶貧,使劉老莊鄉的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競相迸發。依托原有的八十二烈士陵園,新建了新四軍紀念館、紀念林、紅色影視基地等旅游設施。還新建了文化站、農民書畫院、農民詩社等。投資3000多萬元為中小學都建了教學樓、辦公樓、運動場。投資1100萬元新建了“八一幼兒園”,成為蘇北一流的幼兒園。投資1500多萬元新建了醫院門診樓、住院樓,擁有病床300張,是江蘇省示范鄉鎮衛生院。投資1.2億元建成了12000平方米的劉老莊商貿城。
十多年的產業扶貧,使劉老莊鄉的民生水平大幅提升。先后建成了紅色大道、迎賓大道,全面開通了鎮村公交。新建成紅色家園、金色家園、綠色家園三個農民集中居住小區,集鎮框架擴大到2平方公里。
如今,劉老莊已成了加強基礎設施,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的示范點;發展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的輻射點;建設全面小康的樣板點。一年來,全國各地來劉老莊參觀、學習和考察的將近30萬人次,過去貧困閉塞的劉老莊鄉,現在影響越來越大,淮安市委和淮陰區委提出的叫響“紅色劉老莊、綠色劉老莊、金色劉老莊”的口號正在逐步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