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綿綿思念 > 發揚鐵軍精神 做好研究宣傳 ——新昌縣新四軍歷史研究會成立25年發展探索
發揚鐵軍精神 做好研究宣傳 ——新昌縣新四軍歷史研究會成立25年發展探索
作者:黃志益 沈文燦 呂良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2016年第12期 日期:2017-08-18 瀏覽次數:8398
新昌縣新四軍歷史研究會部分領導合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浙江省新昌縣新四軍歷史研究會自1992年成立至今已25年,這些年來,我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努力做好研究會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宣傳鐵軍精神,為新昌社會發展,為下一代健康成長作出了自己的奉獻。
戮力同心 碩果累累
我們是學術性社會團體,始終堅持研究與宣傳新四軍歷史,傳承鐵軍精神,弘揚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以史育人。
深化歷史研究、出版紅色著作。先后編著出版了《新昌縣新四軍北撤人員名錄》《回山會師》《烽火白沙山》《中共新昌城區臨工委》《新北風云》《走近周月林》《人民司法開拓者——梁柏臺傳》(其中有的與縣黨史辦合編)等,一一詳細地記述了新昌革命烽火的光輝歷史,其中《梁柏臺傳》是中共黨史出版社與縣政府簽約的,縣政府作為2010—2012年文化產品創作規劃課題任務下達給我會。這部41.8萬字的巨著出版發行,得到了我國黨史專家石仲泉(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的高度評價,認為是“填補了一個歷史空白”“昭雪了一個歷史冤案的光輝形象”。根據省新四軍研究會部署新四軍老戰士史料搶救工作要求,編著《新四軍老戰士史料匯集》,并攝制了光盤,永久存檔。
舉辦紀念活動,走訪革命老區。25年來,我們舉辦重大革命紀念活動30多次。如:嵊(嵊縣)新(新昌)天(天臺)三地游擊區建立60周年,改革開放30周年,淮海戰役、渡江戰役60周年,紀念建國60周年,建黨90周年,劉少奇誕辰10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毛澤東誕生120周年,鄧小平誕生110周年,抗美援朝勝利60周年,新四軍重建軍部暨皖南事變70周年,回山會師60周年等。今年6月21日召開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座談會上,會員及鎮鄉(街道)聯絡員70余人出席,會長陳伯和宣講了中國共產黨從苦難走向輝煌的歷史,表達了對黨的真摯感情和努力為黨工作發輝余熱的理想信念。
我們在舉辦紀念活動的同時,組織會員到縣內外革命老區、革命紀念館、革命烈士陵園和新四軍戰斗舊址走訪近50多次,參訪會員近3000多人次。
發行各級紅刊,辦好本會會刊?!惰F軍》《大江南北》和《沃洲春雷》雜志是新四軍研究會刊物,被人們稱為紅色刊物,是宣傳鐵軍精神的主要陣地。本會歷來重視征訂發行工作,會員不顧年事已高,下鄉入企,組織發動,籌集資金,鎮鄉、街道聯絡員更是在第一線勤奮工作。幾年來《鐵軍》穩定征訂在500份以上,《大江南北》征訂1500份以上,《沃洲春雷》雜志免費發到全縣每個行政村、中小學校、機關事業單位及一定規模的企業。《沃洲春雷》會刊從與縣黨史辦合辦到單獨辦,從不定期到每年2期。
運用歌舞形式,傳頌革命精神。我會1995年成立了歌詠隊,20多年來,歌詠隊成為社會團體中一支政治素質高、有影響力的宣傳隊伍。歌詠隊堅持到鄉鎮、街道巡回演出,堅持在縣老年大學辦班,隊員從幾十人發展到上百人,每年學唱革命歌曲20多首,還經常參加縣大型演唱會,抒發熱愛黨、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人民軍隊的真誠情懷。
重視政治素質,加強組織建設。主要抓了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領導班子建設,不斷充實政治強、作風正的新領導骨干到理事會班子中來,使每屆領導班子形成團結和諧、樂于奉獻、真抓實干的堅強領導核心。二是發展新會員,使研究會工作后繼有人。三是充分發揮新老會員作用,齊心協力續寫新篇章。四是自1995年起建立每月20日為政治學習日制度(今年6月改為每月15日學習)。
不忘初心 繼續前行
加強政治學習,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25年來,會員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始終堅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們堅持發揚鐵軍棈衶,做到離崗不離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密聯系實際,不斷拓展和深化研究會的學術研究和宣傳教育文化工作。
注重隊伍建設,提高團隊素質。25年來,我們把隊伍建設、班子建設一起抓,十分重視吸收熱心宣傳研究,年齡較輕的同志加入本會。特別是把具有黨史、軍史、教育、宣傳、文化等工作專長的同志發展成會員,逐步優化隊伍結構,確保后繼有人。相對年輕的同志在老同志的帶領和鐵軍精神感召下,全身心投入工作,在研究和宣傳工作中發揮了生力軍作用。原會長杜月中長期連續結對幫扶貧困學生多人完成學業,原秘書長呂平捐助15萬元在母校建立“扶貧助學金、品學兼優獎”。
領導重視支持,持續發展壯大。本會從籌建之初起,就一直得到新昌縣委、縣政府、縣人大、縣政協和新昌縣黨史研究室(史志辦)、縣委宣傳部、縣委老干部局、縣社科聯等單位的關心支持。在本會舉行的重大紀念活動中,縣有關部門領導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到會講話。在發行紅刊雜志中,縣各級部門和機關、鄉鎮政府都予以大力支持,幫助解決辦公經費和辦刊經費等實際困難。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我們要抓住機遇,在縣委的關懷和領導下,為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增添正能量。
(本文作者黃志益系新昌縣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副會長、沈文燦為秘書長、呂良為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