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誠信創業 愛心護老 ——記退伍軍人、濱??h鄉村別墅老年公寓創辦人王延山
誠信創業 愛心護老 ——記退伍軍人、濱海縣鄉村別墅老年公寓創辦人王延山
作者:朱永惠 周紅松 陳曙光 責任編輯:趙雨希 來源:《鐵軍》2016年第9期 日期:2017-03-30 瀏覽次數:8331
在江蘇省濱??h東坎鎮,提起鄉村別墅老年公寓創辦人王延山,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豎起大拇指,夸贊他是退伍不褪色的“拼命三郎”。王延山退伍回鄉20多年來,硬是憑借著在部隊鑄就的勇往直前的軍人氣質、敢于拼博的軍人膽識和雷厲風行的軍人作風,在創業的道路上不畏艱難,奮力前行,成為全縣退伍軍人自主創業的成功典型。
在奮斗中追尋夢想
1989年3月,王延山懷揣兒時的夢想來到連云港警備區某部服役。在三年的軍旅生涯中,王延山先后三次被評為優秀士兵,兩次受到嘉獎。
1991年12月,王延山退伍回鄉被安置在東坎糧庫工作,在這期間,他承租單位門市從事建筑裝飾材料經營生意,由于講求信譽、誠實守信,生意很快紅火起來,僅一年多時間就收獲了創業路上的“第一桶金”。但好景不長,由于競爭激烈,門市生意開始走下坡路。
2001年初,王延山自籌資金,到鹽城鹽馬路市場做起了飲料加工生意,但由于技術不過關,保質期沒有達到國家規定要求。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王延山把牙一咬,做出了一個痛苦的決定:把已經銷售出去的飲料全部收回,就地銷毀。信譽名聲保住了,但交的學費是很昂貴的,5萬多元打了水漂。
歐式鐵藝家具曾一度非常熱銷,王延山聘請技術人員,建立加工場地,組織銷售團隊,一切都按計劃進行運作。然而,面對異常激烈的競爭,銷售非常困難,最后只好低價拋售,不僅沒有賺到銀子,還虧損10多萬元。
接連打了三場敗仗,王延山決定還干老本行,他自籌資金,通過戰友牽線搭橋來到河北省大名府縣,經營面粉生意。為了拓展客戶,王延山每天懷揣兩包香煙,挨家挨戶拜訪客戶,僅用了三個月時間,就打開了銷售渠道,很快濱海面粉銷售份額達到85%,響水、阜寧、射陽面粉銷售份額達到了65%,銷售量從每年1000噸增加到2000噸。成了名副其實的“面粉銷售大王”后,王延山不僅還清了欠債,還完成了資金的原始積累。回顧這段創業經歷,王延山深有感觸地說:“人生的價值,如果不能在成功中得到體現,也應該在為成功所做的努力中得到體現?!?/span>
在創業中體現價值
王延山的面粉銷售如火如荼,2005年他母親因患腦梗導致肢體癱瘓,由于兄弟姐妹都在外地,照料老母親的擔子就落到了王延山的肩上。剛開始照顧母親的時候,王延山真是手忙腳亂,時間長了,處理老人大小便,幫老人拍背、翻身、喂飯等,王延山慢慢得心應手,積累了很多照顧老人的經驗。2008年,王延山的母親去世了,他想,像他母親這樣的老人還有很多,他們的子女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往往疲于應付,也缺乏相應的護理技巧和經驗。于是,他萌發了創辦鄉村別墅老年公寓的念頭。經過緊鑼密鼓的緊張籌辦,2008年9月,鄉村別墅老年公寓正式掛牌營業。
剛開始,5名工作人員分別護理兩個老人。老年公寓虧本,王延山就拿銷售面粉的利潤來貼補,堅持做到“伙食標準不降低、服務質量不降低、員工報酬不降低”,優質的護理服務和良好的飲食管理成為鄉村別墅老年公寓最大的特色和優勢。盡管癱瘓、危重的入住老人很多,王延山仍堅持做到全縣第一個向民政部門承諾,全天候實現“無臭味、無怪味”公寓。為了兌現承諾,王延山在公寓日常管理上狠下功夫,要求護理人員及時處理癱瘓老人的大小便。不僅如此,房間內,茶壺、水杯、臉盆等日常用具擺放整齊,當老人離床活動時,護理人員就把床鋪整理好,方凳、座椅擺放在固定位置。公寓經常免費提供場地、茶水,邀請離退休的文藝愛好者到公寓舉辦文化演出活動,豐富老人的業余文化生活。優良的服務質量和良好的口碑,讓鄉村別墅老年公寓的名聲越來越響,入住的老人最多時達72人,常年保持在50人以上。
在奉獻中品味人生
鄉村別墅老年公寓占地兩畝多,現有30多個房間,各種設備一應俱全。公寓在業內口碑很好,入住率也一直處于濱??h領先水平。入住老人較多的時候,護理人員顯得人手不夠,很多事情王延山就親自上陣,不僅打掃衛生,還護理、燒飯、修理水電等等,護理人員平時干的活,他幾乎都做。王延山每天早晨4點鐘去批發市場買菜,精心挑選各種食材,讓老人們一周內每天吃的菜式盡量避免重復。僅粥類,王延山就別出心裁地準備了荷葉粥、黑米粥、銀耳粥、水果粥等17個品種。從老年公寓創辦之初,王延山就定下一個規矩:每天上午10時查一次房,凌晨1時查第二次房,近8年從未間斷。
考慮到入住老人理發不太方便,王延山主動拜師學藝,連癱瘓在床的老人和病危老人的理發,他都會。對為病危老人洗澡、穿壽衣這些護理人員不愿意干的活,王延山總是盡其所能,為入住老人提供周到細致的臨終關懷服務。王延山還響應國家號召,盡量讓健康老人回家養老,享受相關居家養老的優惠政策,轉型向護理型老年公寓發展,專門收住各類確實需要幫助的老人,比如心腦血管病患者、中風、偏癱、高齡及各類病危老人,切實解決了很多家庭的后顧之憂。先后有60多名子女向王延山贈送錦旗表達感激之情,王延山被濱海縣委、縣政府評為“十佳創業之星”、鹽城市總工會授予他“五一勞動獎章”、鹽城市民政局表彰他為社會組織先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