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zhàn)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jù)地 今日新農(nóng)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別閱讀 > 讀書養(yǎng)心
讀書養(yǎng)心
作者:平兒 責任編輯: 來源:《鐵軍》2016年第6期 日期:2017-01-19 瀏覽次數(shù):8329
偶有閑時,總會到書店逛逛。不為別的,就為讀書養(yǎng)心。讀書,真的是一種享受。
偶有閑時,總會到書店逛逛。不為別的,就為讀書養(yǎng)心。讀書,真的是一種享受。
人一輩子,總得有一個愛好,或者說某種追求。有的人愛好運動,有的人愛好收藏。沒有愛好,似乎人生就是一種缺憾。于是,生活中,各式各樣的愛好就會呈現(xiàn)出來。
如果真要問自己愛好什么?我只能說,愛讀書。
小時候,常聽父輩講書中的故事,如孟姜女哭長城。我心里就會想,哪有那么大力量就能把長城哭垮呢?后來才知道,因為有了文字,人們就會通過文字來表達另一種美麗的愿望。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了。書中的某些意境,不僅各人感受不一樣,同一人在不同時間感受也不同。
如小時候就讀過《西游記》,那時覺得孫悟空就是無所不能的英雄。如今再看《西游記》,孫悟空也不是無所不能,如果沒有上層設計護著他,他也不一定能夠到得了西天。也正因為這樣,可以看出作者高超而且出乎意料的文章情節(jié)安排。這不是寫小說,已是一種人生境界的感受了。
經(jīng)常,父輩都會給我們講到,“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那時讀書,也只是為了真能夠找到書中的黃金屋、顏如玉。可其實,讀了無數(shù)年,還是沒有看到哪里有黃金屋和顏如玉。只覺得,讀書能讓人得到改變。
清代文學家王國維在《人間詞話》提出的讀書理論,認為是讀書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這是過去古人讀書“頭懸梁,錐刺股”得出的,或是以讀書真能成大事者的思維。對于我們來說,只是一種體驗,一種生活的感受就夠了。
因為不管過去還是現(xiàn)在、將來,讀書都只是為了養(yǎng)心。讀書,僅僅為自己,為心情而讀書。因為我喜歡,喜歡就不能張揚,更不能以讀書為榮而高談闊論、自以為是。
古人云:“流水之聲可以養(yǎng)耳,青禾綠草可以養(yǎng)目,觀書曉理可以養(yǎng)心”。這或許是人們的一種體驗。確實,偶有閑時,能夠走進書店看看書,能夠給自己帶來興致,那也不失一種美妙的享受。
真實的心,來自于真實的體驗和想法。看一本好書,不僅會讓人耳目愉悅,也會給人心智帶來無盡的美感與思考。因為內(nèi)心外表的統(tǒng)一,才是一個人幸不幸福的標志。
社會在發(fā)展,生活在進步,每個人的觀念都在發(fā)生著很大的變化,每個人也都在尋找著能夠延年益壽,能夠帶來快樂的生活。那么,讀書,一定就是一種讓生活快樂的一種方式。
周國平曾說過:“人在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一是生命,二是心靈。”也許,讀書會少了一些塵世輝煌的渲染,也會少了一些人群喧囂。喜歡讀書,是一種認定,愛上了,就成為無法改變的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