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 多彩軍營 > “攻堅英雄連”方隊誓做最強特種兵——蘭州軍區二十一集團軍雪楓特戰旅巡禮
“攻堅英雄連”方隊誓做最強特種兵——蘭州軍區二十一集團軍雪楓特戰旅巡禮
作者:馬振 束華靜 責任編輯: 來源: 日期:2016-11-04 瀏覽次數:8326
“攻堅英雄連”英模部隊方隊
201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中,“攻堅英雄連”英模部隊方隊以二十一集團軍特種作戰旅為主抽組,該旅作為中國西北地區首屈一指的反恐特戰部隊,隸屬蘭州軍區。這個旅的前身是由名將彭雪楓在抗日戰爭中創建的,改為特戰旅后,干部戰士自豪地將本旅稱之為“雪楓旅”。77年來,部隊走出過百余位將軍和數以千計的功臣模范。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國內外形勢的變化和軍隊職能使命的拓展,反恐成為解放軍的一項重要使命。2000年,雪楓旅以特種作戰連八連為依托,成立了部隊歷史上的第一支反恐特戰分隊。如今,八連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天狼突擊隊”。
“天狼突擊隊”這個名字來自“西北狼”。在西北,這個中國重要的戰略方向上,它承擔著獨一無二的重任。
建功抗戰烽火
“攻堅英雄連”英模部隊前身為1938年6月在河南省確山竹溝鎮組建的新四軍游擊支隊,是由抗日名將彭雪楓和張震、肖望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創建的。抗戰時期的番號為新四軍第四師十一旅三十一團。
彭雪楓(右)和張震在板橋集戰斗中被新四軍游擊支隊擊落的飛機殘骸前留影
1938年1月下旬,在侵華日軍進窺中原的危急形勢下,毛澤東指示彭雪楓立即前往河南,利用與西北軍的舊關系,在中原開展抗日工作。2月中旬,彭雪楓率原八路軍駐晉辦事處部分人員到達河南確山縣竹溝鎮,4月,在竹溝鎮舉辦教導隊,招收豫南抗日青年,培養抗日干部。6月28日,新四軍抗日先遣大隊(即雪楓旅前身)在此創建。是年9月,彭雪楓根據毛澤東電令和周恩來、葉劍英的指示精神,在竹溝組建了373人的新四軍游擊支隊。9月27日,竹溝抗日武裝隆重舉行進軍誓師大會。
1938年10月25日,彭雪楓率部東渡黃河進入敵后,到達淮陽東部竇樓。27晨,日偽騎兵前來襲擊,彭雪楓果斷指揮,迂回包圍,迅速接敵,搶占先機,經兩小時激戰,擊斃敵少尉軍官以下數十人。這是自開封失守后,在豫東對侵華日軍的第一次懲罰,是新四軍游擊支隊東征后的第一仗,也是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在豫皖蘇邊區同日軍打的第一仗。
初戰的勝利,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擴大了共產黨、新四軍的政治影響,鼓舞了當地群眾的抗日熱情,許多年輕人紛紛要求參軍,一些地方武裝也積極向我軍靠攏,從而為更加廣泛地發動和組織人民群眾,為后來建立的東起運河、西臨平漢、北自隴海路、南到淮河的兩萬多平方公里土地,600萬人口的淮北抗日民主根據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初戰的勝利,還鍛煉了隊伍,提高了戰術水平和干部的作戰指揮能力,增強了對日軍作戰的信心。依托抗日溝、青紗帳,為開展平原抗日游擊戰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竇樓村戰斗之后,新四軍游擊支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下,通過開展敵后游擊戰爭,不斷發展壯大。
在竇樓打響抗日東進第一槍后,這支部隊先后轉戰豫、皖、蘇邊界和津浦路地區,粉碎了日偽軍大規模掃蕩,在板橋集戰斗中開創了我軍歷史上用機槍擊落敵機的光輝范例。這支誕生在抗日烽火中的英雄部隊,以其靈活多變的戰法、神出鬼沒的用兵,給日寇以沉重打擊。
1940年5月,毛澤東指出:一年來,豫皖蘇邊區迅速得到發展,部隊和地方武裝不斷得到擴大,你們的工作很有起色,中央對你們取得的成績深表滿意。
1945年5月中旬,該部在宿南戰役中重創日軍,全殲偽軍一個團(偽十五軍三團),揭開了蘇豫皖抗日軍民大反攻的序幕。
宿南戰役之前,為了給敵人造成錯覺,三十一團開始北撤。就在日偽軍麻痹大意之際,5月21日,北撤部隊突然掉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駐任家集據點的偽十五師特務三團發起進攻。當晚11時,部隊借著夜色的掩護,迅速占領周圍民房,尋找最佳戰斗位置。根據戰斗部署,三十一團一連擔任主攻,負責摧毀敵炮樓、火力點,為后續部隊開辟道路。
22日拂曉5時許,一連發起攻擊,部隊越過深約四五米的外壕,與敵人展開激戰。突然,附近一個三層炮樓內機槍噴出火舌,偽團長任亞航帶領幾十名偽軍龜縮在里面負隅頑抗、等待援兵,一連官兵被猛烈的火力壓得抬不起頭。
危急關頭,連長帶著其他官兵從炮樓正面發起進攻,吸引敵人火力。趁此機會,王連生架梯攀上炮樓,在大火濃煙之中連續將手榴彈投進敵人炮樓內。最終,偽團長任亞航帶著32個偽軍做了俘虜。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激戰,三十一團將偽十五師特務三團全殲。此次戰斗,共俘偽特務三團團長任亞航以下100多人,繳獲步槍100余支,短槍20余支。因在戰斗中敢打硬拼,威震敵膽,戰后新四軍第四師授予該連“攻堅英雄連”榮譽稱號,授予王連生“一等戰斗英雄”稱號。
抗日烽火中,雪楓旅成為開辟豫皖蘇抗日民主根據地的主力部隊之一。解放戰爭時期,鏖戰宿北,阻援孟良崮,激戰南麻,大捷膠東,奮戰益林,苦戰鹽南,決戰淮海,橫渡長江,解放杭州,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立下了不朽功勛。
新中國成立后,浙東渡海肅剿殘匪、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奔赴甘南平息叛亂。1985年組建偵察分隊赴滇作戰,在開展群眾性大練兵、執行戰備訓練、國防施工和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任務中,忠實履行了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的神圣使命。
雪楓旅在多年的戰斗中,鍛造出“赤膽忠誠、崇文尚武、機智勇猛、生死相依”的雪楓精神,鑄就了“特種部隊特種人,特種精神特種魂”的旅魂。
向特種作戰轉型
1984年,雪楓旅擔負了蘭州軍區特種營訓練試驗任務,拉開了特種部隊建設序幕。隨著特種部隊在現代戰爭中作用的凸顯,1994年特種營所在團改建為特種大隊,朝著“精兵、合成、高效”的目標邁進。后來特種大隊擴建為特種作戰旅,逐漸完成了從傳統步兵向特種作戰力量的轉變。
2009年6月,部隊千人百車整建制遠赴阿里高原,全面錘煉野戰生存、極限耐寒、長途奔襲等多種高原高寒地區特種作戰能力。
2013年,“礪刃—2013”全軍特種部隊比武競賽在華北某基地展開,這是自解放軍特種部隊組建以來首次綜合性比武競賽活動,雪楓旅奪得2金4銀6銅的佳績。
2014年,雪楓旅結合擔負的特種偵察監視、引導打擊評估、敵后滲透破襲等作戰任務,圍繞快速反應、情報偵察、機動投送等9種能力,構建了明晰的旅、營、連戰斗力標準體系,不斷更新升級特戰理念。
隨著夜視鏡、微光夜視器材、激光測距機、無人機等裝備陸續列裝,該旅信息化水平明顯提升,為高技術條件下特種作戰提供了硬件支撐。
“跳!跳!跳!”去年深秋,一朵朵傘花盛開在世界屋脊。該旅首次整建制傘降訓練在雪域高原展開,官兵在無空中指揮、無地面引導、無氣象保障的條件下直“搗”敵指揮所。4種傘形、4種跳傘方式、3種跳傘高度、2種開傘方式,該旅創造了數項全軍訓練紀錄,標志著我軍特種作戰部隊具備了高原高寒地區實施傘降滲透作戰能力。
從單一傘型到多種傘型,從小組跳傘到建制跳傘,從內陸平原到雪域高原……傘降訓練的變化,正是該旅探索建設現代特種部隊在人員技能、裝備保障、戰法訓法等方面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一個縮影。
“天狼突擊隊”八連
在75年的漫漫征程中,八連在這個部隊的編成內轉戰二十多個省區,先后參加了著名的“板橋戰斗”、“三十三天反掃蕩”、“姥山阻擊戰”等上百次戰役戰斗,經受了戰火硝煙的洗禮,向來以敢當尖刀、善打硬仗著稱,在戰場上屢建奇功,曾榮立集體一等功2次、二等功9次、三等功13次。
八連先后被新四軍第四師樹為“雪楓模范投彈連”,被北京軍區、蘭州軍區、成都軍區授予“好作風八連”、“‘硬骨頭六連’式連隊”、“團結戰斗模范連”和“三等戰功連”榮譽稱號。五個榮譽稱號掛在連隊門口,八連因此被旅里戲稱為“五星級連隊”。
從特種作戰連到反恐特戰精銳,天狼突擊隊八連走過的道路,正是今日解放軍特種部隊飛速變化的一個縮影。
并不是每名戰士都能成為合格的特種兵。由于特殊的身體、心理素質要求,在征兵時,特種兵的淘汰率僅次于空軍招飛。“在有些地方,經常會出現無法招滿的情況。”旅長王炳軍說,即使入伍到了特種部隊,由于無法適應嚴酷的訓練,一些戰士也會被調整到其他崗位。
在天狼突擊隊,特戰隊員全部是高中以上文化,30%以上達到了大專文化程度。85%的官兵掌握計算機技術、軍事英語、反恐手語等內容。在中巴(巴基斯坦)反恐聯合訓練中,中方隊員能熟練運用多種信息化反恐特戰裝備、指揮偵察裝備,已成為訓練場上的新亮點。所有特戰隊員都能熟練掌握6種以上輕武器,全部會跳傘、機降、攀登、游泳、駕駛、格斗。
依靠高素質兵員,天狼突擊隊先后攻克30多個反恐訓練難題,連續進行超強度、大難度、高危險性實戰訓練。
2010年,雪楓旅組織“天狼突擊隊”魔鬼訓練周,深入叢林、高山、戈壁、沙漠等生疏惡劣環境,把水上滲透、破襲搶點、奪取扼守、8公里奔襲等45個實戰課目,設置成集體能、技能、智能于一體的魔鬼訓練。
官兵每天只發一個饅頭、一瓶水、一包榨菜,每天只睡2小時、行程55公里,餓了靠蝎子、蜥蜴充饑,渴了喝露水、蛇血,在復雜環境中錘煉天上飛、水中行、荒野生存的過硬本領。
“舍身救戰友的模范指導員”張新奎
八連擁有77年的光榮連史,英勇善戰是這個英雄連隊的傳統。
張新奎1976年參軍后,被分配到“好作風八連”當戰士。1983年任八連連長不久,部隊便開展了特種訓練。他帶領戰士摸爬滾打,風餐露宿,跋涉沙漠,出沒邊境,在戈壁灘上摔打了兩年多,使干部戰士練就了偵察、捕俘、駕駛、攀登等各項硬功夫。在此期間,他連續兩年榮立三等功,晉升為團直政股股長。
1985年8月,上級決定以八連為主組成武裝偵察連,赴云南前線執行作戰任務。張新奎要求重返八連,他向部隊首長說:“以身報國是我的夙愿,只要能去打仗,就是當戰士,我也心甘情愿。”部隊首長批準了他的要求,任命張新奎為偵察二連指導員。
1986年春節前夕的一個傍晚,大霧彌天,張新奎帶領60多名戰士,越過越軍雷場,潛伏在敵人工事下面,等待戰斗時機。戰士們忍著蚊子等蟲害的叮咬,一連五個晝夜未眠。感冒加重的張新奎,想咳嗽一聲,怕暴露目標,只好在地下挖個坑將頭伸進去,輕輕咳嗽幾聲。班長武紅真見指導員的嘴唇干裂,遞過一盒桔子罐頭,張新奎又遞給了別的同志,就這樣傳遞了四位同志,結果誰也沒有吃。
1月28日零點,多名越軍偷摸而來。張新奎下令射擊,50多分鐘的戰斗,全部摧毀敵陣地工事,打死敵兵46名,全連無一傷亡。3月16日,張新奎領10名戰士開辟通道,疏通道路7公里,占據了距敵230米的無名高地,排雷29枚。
3月18日,在戰斗中兩名戰士受傷。張新奎在敵人夾擊下接應時,越軍使用燃燒彈,戰區30多平方米地面變成一片火海。張新奎4次沖進火海,爬行300多米,把5名受傷戰士背到安全區。最后在搶救另一名傷員中,因自己燒傷過重,途中壯烈犧牲。
中央廣播電臺、新華社和《解放軍報》,分別播發了張新奎的英雄事跡,前線指揮部給他記了一等功。
1987年7月12日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親自簽發了命令,授予張新奎烈士以“舍身救戰友的模范指導員”光榮稱號,號召全軍指戰員向他學習。
八連干部站排頭
官兵們評價:八連出來的干部,關鍵時刻沖得上去,艱巨任務拿得下來,個個都是好樣的!干部當先鋒、打頭陣是八連一條不成文的“軍規”。
特戰旅現任旅長王炳軍,就曾是八連的兵,也當過八連的連長。
那一年,八連擔負山地追剿課目演練任務,全連每天都在高山深谷間摸爬滾打。演練有一項內容——三角翼飛行器俯沖射擊,每次官兵操縱飛行器,離地面很高時就忍不住開始對“逃敵”射擊。
王炳軍看了,連連搖頭:“這不符合實戰要求,離那么遠怎么能打中敵人?”但他也清楚官兵心頭的顧慮,身邊都是懸崖峭壁,飛行器俯沖太低,容易出事。
“看我的!”王炳軍登上飛行器,嫻熟地操縱著這只“大鳥”飛向藍天。偵察到“逃敵”后,他迅速降低高度,俯沖到離地面很近時,手中的步槍怒吼起來,靶標紛紛中彈。
那一天,他連飛了3次,給連隊官兵做示范。
八連現任連長魏巍,臉膛黝黑、精干英武,被稱為“西北槍王”,先后被總部表彰為“全軍自學成才標兵”、“全軍愛軍精武標兵”,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
其實,魏巍不僅是神槍手,格斗、攀登、跳傘、武裝越野、武裝泅渡……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跨越-2009·洮南”實兵演習,魏巍帶隊4次潛入“敵后”,摸清藍軍部署;“友誼-2012”中約(約旦)反恐聯訓,他帶領10名隊員與約方進行戰術動作交流,看著中方隊員全部單手持槍滑降,同步完成突入射擊,約方指揮官豎起大拇指:“戰場上的勝利一定屬于你們。”
2013年,全軍組織“礪刃-2013”特種兵比武競賽,魏巍參加城市反恐課目比賽,帶領10名隊員奪得1金2銀1銅的好成績。入伍14年,魏巍先后7次參加軍區、全軍和國際偵察兵比武競賽,16次創破特戰專業項目紀錄,奪得21塊獎牌。
為磨礪克敵制勝“刀尖子”,魏巍把水上滲透、破襲搶點、八公里奔襲等45個實戰課目,設置成集體能、技能、智能于一體的“魔鬼周”訓練。如今,連隊官兵人人熟練掌握特種攀登、武裝泅渡、跳傘機降等28種特戰技能,16人榮立二等功,13人在軍區以上組織的比武競賽中奪得獎牌。
2014年5月15日,八連參加跳傘訓練,魏巍在外執行任務,指導員張貴新就帶領戰士參加訓練。輪到八連登機時,戈壁灘上的風越刮越大。張貴新迎著呼嘯的狂風,第一個躍出機艙。八連跳完,跳傘訓練就因為風太大被上級中止了。
強將手下無弱兵。2014年6月,八連參加集團軍考核,武裝越野,全旅第一;武裝泅渡,全旅第一;野外綜合演練,全旅第一;綜合成績排名,還是全旅第一!
“誰也無法想象未來戰爭要求我們能做到什么。平時不多練幾手,戰場上就會少幾分勝算。只有不斷拓展復雜條件下裝備作戰功能及人員技能,我們才能更好的遂行任務,這也將會是我們出奇制勝的法寶。”這是八連官兵一致的信念,他們更是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這一信念。
2014年年初,接到參加全軍特種部隊比武通知后,八連以此為契機開展“三能”實戰化訓練,組織24名參賽隊員先后轉戰寧、陜、蒙等三省(區)四地,在多種復雜生疏環境中展開各類針對性強化訓練。24名參賽隊員人均穿爛了3套迷彩服,磨破4雙陸戰靴、近20雙襪子,每人體重下降10公斤以上。付出就有回報,全軍特種兵比武競賽經過8天6夜的激烈角逐,他們奪得12枚獎牌,6人榮立二等功、6人榮立三等功。
2014年9月,連隊受命到海拔4700米的昆侖山腹地展開高原跳傘,全軍部隊無這方面先例,更沒有相關數據。他們采取逐漸增加訓練強度、增大訓練難度、提高海拔高度的方法,循序漸進展開高原傘降適應性訓練。一個月后,兩架米-17運輸直升機沿昆侖山通道飛行盤旋至玉珠峰上空,上面搭載的10名天狼勇士身背某型降落傘成功降落。
此次傘降成功,是特種部隊首次在4300米海拔上的1200米高空傘降實跳首跳成功,以總高度5500米打破全軍特種部隊傘降紀錄。
血寫的榮譽,彰顯著軍人的血性,也續寫著新的輝煌。八連連續23年被評為“軍事訓練一級單位”,兩次榮立集體一等功、9次榮立集體二等功。
國際舞臺展風采
如今,配備了各式先進武器裝備的雪楓傳人如虎添翼,屢次在國際特種兵競技交流舞臺上大展風采,以另一種方式繼承先輩的榮光。
黃和平,電影《沖出亞馬遜》主人公原型,在委內瑞拉“獵人學校”,他憑著頑強的意志、過硬的本領通過了魔鬼選拔,被學校授予“最具獻身精神突擊隊員楷模”稱號。
何健,代表中國參加第八屆“愛爾納·突擊”國際偵察兵競賽,成為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