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紀實》 > 精彩連載 > 華東戰場最高機密(連載之三)——陳毅粟裕智斗蔣介石陳誠
華東戰場最高機密(連載之三)——陳毅粟裕智斗蔣介石陳誠
作者:夏繼誠 責任編輯:王慶 來源:《鐵軍·紀實》2012年第3期 日期:2013-09-13 瀏覽次數:8326
解放戰爭開局之年,蔣介石出動五六十萬精銳兵團,要肅清臥榻之側主力不足十萬的華東共軍,為什么損兵折將,屢戰屢敗?《華東戰場最高機密——陳毅粟裕智斗蔣介石陳誠》一書,全景解密了這場傳奇式的國共博弈。本刊邀請夏繼誠為專欄作者 ,現選登連載該書精彩章節,以饗讀者。
(上接2012年第2期)
第三章
粟裕星夜兼程,騎摩托、騎馬、騎自行車,又坐船,又步行,趕了幾百里路,去向華中分局匯報。路過家門,只向楚青打了個招呼。解放區軍民萬眾一心,同仇敵愾,布下天羅地網,諜報人員紛紛被抓,敵人成了聾子、瞎子,五萬大軍猛攻三天只拿下海安一座空城。
南通,張謇舊居四十九師司令部。園子很大,很有氣派。幾輛小臥車和吉普車魚貫而入。車上走下陳誠、李默庵、羅覺元、黃百韜、李天霞等國軍將領。王鐵漢在師部迎接,并引入大會議室。
陳誠居中,李默庵側坐。其余將領分兩邊坐定。
陳誠:“委座很關心蘇北戰局,特派陳某前來南通。今天召集各位師長前來,主要是研究和部署下一步作戰計劃。各位,你們知道海安嗎?這個縣城雖然不大,但它東臨黃海,西通揚(州)泰(州),南達長江,北接鹽(城)阜(寧),有三條公路和兩條水路在此交會,所以歷來被稱為”南北跳板”,“咽喉要地”,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目前,粟裕部主力盤踞在海安,西窺揚、泰,南控通、如、啟、海,進退自如。所以我們下一步的作戰目標是攻占海安,掃蕩蘇北。只有拿下海安,才能活捉陳毅、粟裕。各師的具體任務,下面請羅參謀長部署。”
海安,華中野戰軍指揮部。粟裕、劉先勝、鐘期光三人在開碰頭會。
粟裕:“據最新情報,陳誠到了南通。來者不善,善者不來呀!我估計他們下一個目標可能是海安。海安戰略地位重要,下一步為敵人所必爭。我們怎么辦?是與敵人在海安進行決戰?還是另做打算?這幾天我一直密切注視著敵人的動向,考慮著下一步的作戰方案。敵人有強大的后續力量,如果我們與敵人決戰,勢將付出很大的代價,且勝算的把握不大。戰敗了,我們將會喪師失地,處于極大的被動。所以,我考慮主動放棄海安,另求殲敵良機。”
劉先勝、鐘期光:“完全贊同。”
粟裕:“我們對付敵人,不單要斗力,更要斗智。我們要制造假象,不讓敵人察覺我們是主動放棄海安。我們要裝作堅守海安的模樣,采取疑兵之計,越能欺騙敵人越好,兵不厭詐嘛!”
劉先勝:“請粟司令下命令。”
粟裕:“你先按此準備作戰方案。但放棄海安畢竟事關華中全局,光我們三人定了不行,必須報告華中分局、新四軍軍部、陳軍長和中央軍委,請求批準。”
劉先勝:“我馬上布置作戰科起草電報。”
粟裕沉思片刻,果斷地說:“電報太短,說不清楚。這樣吧,我馬上動身,親自去淮安向華中分局匯報。”
海安,公路上。粟裕駕駛著一輛繳獲的美軍用摩托車,在公路上急駛。他的后面坐著一名身背沖鋒槍的警衛員。
建湖縣。粟裕駕駛的摩托車,開到一處湖蕩邊。前面已沒有公路。星光依稀,皓月當空。
粟裕下車,對警衛員說:“這里已是湖垛鎮,到淮安已不通公路,咱們要靠小車走路了。”警衛員:“首長,這里就咱們兩個人,哪里來的小車呀?”
粟裕幽默地笑道:“咱們不是都有兩只腳嗎,這就是11號小車。”警衛員恍然大悟,可是嗔怪地說:“首長,這兒離淮安還有一百多里路呢!”粟裕:“先走到鎮里,找條船,咱們乘船。”
南通,張謇花園,敵四十九師師部,擺著兩桌豐盛的酒宴。
王鐵漢:“陳總長光臨敝師,蓬蓽生輝。陳總長親自督陣,蘇北共匪指日可以肅清,粟裕即將束手就擒。為預祝勝利,我先敬陳總長一杯。”
陳誠微微欠身,說:“祝各位師長旗開得勝,光復海安,全殲共匪,活捉粟裕。來,讓我們大家一起干杯!”
席間觥籌交錯,互相敬酒、干杯,一片歡暢氣氛。
湖蕩中。在星月交輝中,粟裕和警衛員坐在一艘小船上。船老大在搖櫓。小船在小河中航行。粟裕站在船頭遙望、沉思。
南通,張謇花園。國民黨將軍們酒醉飯飽后,在摟著名媛淑女翩翩起舞……
蘇北益林鎮。粟裕和警衛員大步流星走進鎮內。警衛員:“首長,你一個晚上沒有好好睡了,找個旅店休息一下吧!”粟裕:“國民黨可不讓我們休息,走吧!”兩人在熙熙攘攘的趕集人群中穿行。
幾輛人力車(黃包車)停在街頭,車夫在招攬客人。警衛員眼睛一亮:“首長,我們乘黃包車好不好?”粟裕略一沉思,說:“好,趕時間要緊!”
鄉村小路上。粟裕和警衛員各乘一輛黃包車,一前一后趕路。
國民黨的飛機在天空掠過……
蘇北一小村莊。粟裕和警衛員大步走進村莊,找到一個隱蔽的兵工廠,找到了正在工作的廠長。廠長一眼認出了粟裕,驚訝地:“唷,這不是粟司令嗎?”
粟裕主動跟廠長握手,問:“你認識我?”廠長:“我是三師兵工廠的。去年抗戰勝利后,在淮安聽過首長做的一次報告。人多,首長哪里會認得我,可我認得首長。”
粟裕:“我要馬上趕到淮安去,你們廠里有什么交通工具?”廠長:“我們廠子小,只有一輛舊自行車。”“好啊,請你把自行車借我們用一下。到淮安后,我派人送還,完璧歸趙。”
廠長推來一輛自行車,交給粟裕。警衛員說:“首長,你騎車,我跟著跑。”粟裕笑道:“胡扯,那還不如兩人走路哩!”
警衛員身材高大,一把接過自行車,說:“首長,你坐后面,我帶你。”他們來到一條小河溝,沒有橋,警衛員扛著自行車涉水過河,粟裕也涉水過河。
粟裕對警衛員說:“你騎了那么多路,累了,下面我來帶你。”警衛員連連搖手,堅決地說:“不行,不行,首長,你那么大年紀了,我才20歲,我帶你。”粟裕笑道:“你是比我年輕19歲,可是我看呀,你的騎車技術不好。路又小,坑坑洼洼的,不用說了,就這樣定:我帶你。
蘇北鄉村小路上。粟裕騎著自行車在趕路,車后面坐著警衛員。
淮安城,楚青住處。粟裕夫人楚青其時在中共華中分局任機要秘書。傍晚,她穿一身新四軍軍裝回到了家。4歲的男孩生病躺在床上。一個農村婦女(保姆)在照看。楚青問保姆:“戎生還發燒嗎?”保姆:“不燒了。我給他熬了一碗粥,喝了,好多了。”
楚青走到床前,愛撫地親了親戎生的額頭和小臉……有人敲門。
保姆剛開了門,粟裕一身風塵闖了進來。
楚青大出意外:“你怎么來了?”
粟裕:“快搞點水給我們,渴死了!”保姆連忙給兩人各端上一碗水,粟裕和警衛員都一飲而盡。
楚青心疼地:“看你渴的!餓了吧?”她吩咐保姆:“快燒晚飯。”
粟裕連連搖手,說:“軍情緊急,不吃飯了,我馬上到華中分局去向鄧(子恢)政委、張司令(鼎丞)匯報。”
楚青指指戎生:“孩子大病剛好,早晨我上班時還發著燒。現在燒是退了,但身子可虛著呢!”
粟裕動情地走到床前,親吻著戎生,說:“爸爸忙啊!國民黨不讓我照看你呀!”
粟裕親完兒子后,對楚青說:“孩子就全靠你照看了!將來仗打大了,你也要上前方,得找戶人家,把戎生托付給他們。好了,我馬上到華中分局去。開完會,我就趕回前方去,不回家了!”
楚青戀戀不舍地把粟裕送到門口,在蒼茫暮色中倚門目送丈夫遠去……
淮安,巽關水門洞。城墻下的一個城洞,可避敵機轟炸,既保密又安全。中共華中分局常委會會議在這里舉行。分局書記鄧子恢主持會議。張鼎丞、譚震林、曾山參加。蘇皖邊區政府主席李一氓、第一副主席劉瑞龍參加。
鄧子恢:“粟裕同志特地從前方趕來,主要請分局討論并決定海安是撤,還是守。下面請粟裕同志先發言。”
……會議最后,鄧子恢作結論,說:“分局常委會一致同意粟裕同志的意見,主動撤出海安,實行運動防御,第一、第六師主力集中休整,尋求殲敵戰機。馬上向中央軍委和新四軍軍部上報分局的決定。
海安城外。大批國民黨軍向城垣沖鋒。敵機在空中掠過,掃射,投彈。炮火橫飛,硝煙彌漫。
我軍戰士在工事內頑強抗擊。第七縱隊司令員管文蔚、政委姬鵬飛在掩蔽部內指揮戰斗。
管文蔚:“粟司令要求我們守五天,任務很艱巨呀!”
姬鵬飛:“好家伙,敵人出動三個整編師五萬余人,從東、南、西三個方向向我進攻,這陣勢我從紅軍到現在,可是第一次見到。”
管文蔚:“我們構筑了3道工事,現在僅僅是第一道,就抗擊了這么多敵人,戰士們打得很英勇,真是好樣的。”
姬鵬飛:“光這樣挨打不行,天黑以后,得組織小分隊出擊,摸到敵人堆里去打。”
管文蔚:“這個主意好……”正說著,一顆敵人炮彈落在掩蔽部上面,泥土紛紛震落下來……
黃海邊。遠處,白浪滔滔。近處,一片片濃密的樹林,濃蔭蔽日。
附近小河汊中,悄聲劃來幾只小船。船上裝滿大米、面粉等各種物資和彈藥。陳丕顯和秘書等人坐在船上。老鄉在劃船……
華中野戰軍第一師、第六師主力三萬余人,隱蔽在濃密的、一望無際的樹林中,邊學習、邊討論、邊休息。幾名炊事員抬著、挑著飯菜,送到戰士們面前,高喊:“同志們,開飯啰!今天有老鄉慰問的紅燒肉,大米飯,吃飽了好打老蔣啰!” 戰士們高興地:“老鄉萬歲!海安人民萬歲!蘇中父老鄉親萬歲!”
遠處,在樹林周圍,民兵、兒童團在站崗放哨。
幾個穿便衣的行跡可疑的人,沿著小路、海堤正在走來。民兵們從隱蔽處躍身而出,上前擋住:“站住,你們是干什么的?”來人支支吾吾。民兵:“看你們就不是好人,帶走。”
海安城,第七縱隊指揮部。
管文蔚正在打電話:“報告粟司令,昨天晚上,我們派出幾個小分隊,對敵人進行了襲擊。敵人一時弄不清情況,還以為我們發揮夜戰特長進行反擊呢,大炮小炮一齊發射。據作戰部門統計,敵人消耗了一萬多發炮,都是從美國萬里迢迢運來的,很精貴啊!”
粟裕的聲音:“你們打得很巧妙啊!”
管文蔚:“昨天傍晚,我們還派小部隊在公路上伏擊,一次就繳獲敵人子彈一百多箱。”
粟裕的笑聲:“我們的子彈快打完了,敵人就送上門來了,真該好好感謝蔣介石這個運輸大隊長啰!”
海安城。華中野戰軍有計劃地撤出。
國民黨部隊蜂涌進入海安城。在城內各個街道、商店、民舍……中搜索。結果空空如也。一軍官破口大罵:“他娘的,死了三千多人,就落了這么一座空城。這打的什么仗!”
南京街頭。幾名報童在叫賣報紙,“看報,看報!國軍收復海安!共軍傷亡二三萬人。”
另一報童高喊:“蘇北共軍大勢已去,粟裕負重傷,已送醫院搶救!看報,看報!”
黃海邊一村莊。一所茅草蓋的平房內,住著華中野戰軍指揮部。泥墻上掛著大幅軍用地圖。
女機要員手持電報進門,喊“報告”。
粟裕見她面帶喜色,笑問道:“小鬼,有什么好消息?”
女機要員:“報告首長,我們偵聽和破譯了敵人幾份最新的電報。”
粟裕高興地:“小鬼,打了大勝仗,給你們記功。”邊說邊接過電報閱看。……看完后,粟裕對劉先勝、鐘期光說:“四中隊密息:敵新七旅副旅長率旅部和1個團正由海安向東,前往李堡接防。現駐李堡的敵一○五旅和1個團交防后,即開回海安。我決定趁敵交、接防之際,出其不意,奇襲李堡,殲滅這兩個旅部和兩個團。敵新七旅還有后續部隊到李堡來加強防務。我決心命令王必成派主力到半路上埋伏,等待敵人入甕。”
大隊解放軍跑步前進。指揮員策馬飛奔。部隊接近李堡后,迅猛地沖入鎮內。槍炮齊鳴,飛兵天降,正在交防、接防的國民黨軍立時陷入混亂,紛紛投降。
解放軍戰士沖入一民宅,對準新七旅少將副旅長田從云,高喊:“繳槍不殺。”田從云戰戰兢兢地舉起了雙手。另一隊解放軍戰士沖進了國民黨一○五旅旅部。敵少將旅長金亞安正欲拔槍抵抗,被我軍戰士搶上一步,將手槍打落在地。金亞安無奈地俯首就擒。
陶勇策馬進入李堡。一參謀人員向他報告:“副師長,遵照你的指示,我們已將敵新七旅、一○五旅的通訊人員全部抓獲。交防部隊的電話、電臺已拆除。接防部隊的電話、電臺還未架設起來。”
陶勇:“好哇!敵人成了聾子、瞎子啰!海安的敵人還蒙在鼓里哩!”
海安到李堡鎮的公路上。國民黨少將旅長黃伯光和上校團長,分別騎在馬上,一前一后緩緩前進。他們后面跟隨著大部隊,正在向李堡方向開進,去增強李堡的防務。
時在8月初,烈日當空,四周玉米地一眼望不到邊。青紗帳里,埋伏著解放軍大部隊。王必成隱蔽在一高處,手持望遠鏡正在觀察敵情。眼看敵人已進入伏擊圈,他一聲令下:“打!”各種火器同時開火,向行進中的國民黨軍猛烈掃射。敵人毫無防備,驚慌失措,隊形大亂,騾馬到處亂跑,汽車熄火、爆炸……部隊被全殲。
敵少將旅長黃伯光和上校團長在混亂中策馬飛奔,落荒而逃……
黃海邊一小村莊。一處較大的民宅,是華中野戰軍指揮部所在地。
粟裕正在看文件電報。陶勇大步流星走了進來,報告說:“粟司令,李堡大捷,我師殲敵兩個旅部、兩個團,還抓到了三個將軍。詳細戰果正在清查,估計殲敵總數有五六千人。”
粟裕:“你們師打得好啊,短短十幾個小時,戰果就這么輝煌,大喜事啊!”
陶勇:“粟司令過獎了。聽說王老虎那里也打得很好。”
粟裕:“這次必成親自出馬督陣,在西場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敵新七旅二十一團被他們全部殲滅。遺憾的是讓旅長和團長給跑了。估計你們兩個師和老管、吉洛的第七縱隊,總計殲滅敵人將達九千人。你知道,我們總共才花了不到20個小時,就取得這樣大的戰果。這證明跟國民黨斗,既要斗力,更要斗智。用奇謀,出奇兵,就能連打勝仗。” (待續)
作者小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