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淞滬支隊立足浦東第一仗
淞滬支隊立足浦東第一仗
作者:李國妹 責任編輯:趙雨希 來源:《鐵軍》 日期:2016-08-04 瀏覽次數:8329
1942年8月底,在日軍清鄉節節緊逼時,浦東工委和淞滬游擊隊第五支隊第五大隊最后一批南下浙東,浦東成為真空地帶。此時,浙東區黨委制訂了“堅持三北,開辟四明”的戰略方針。9月上旬的一天,浙東區黨委書記譚啟龍,向五支隊第五大隊大隊副朱亞民交代了返回浦東開展反清鄉斗爭的任務,他的談話大意是:浦東敵人兵力不足,戰線卻拉得很長,大部隊進去活動比較困難,組織一支短小精干的武裝小分隊,高舉我黨的抗日旗幟,深入敵人心臟地區,打擊敵偽,保護人民,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堅持斗爭,則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他要求朱亞明抓緊時間準備,在浦東敵人的清鄉籬笆墻合攏之前插進去。
那時,日軍已經封鎖了杭州灣,浦東各城鎮都組織了“清鄉委員會”,而且敵人大量增兵,日軍到處砍竹子在海邊打籬笆墻。如果敵人完成了清鄉封鎖圈,部隊進浦東就比較困難。因此,朱亞民接到任務后不到一個星期,從部隊里挑選了11個人,換了一色的短槍,一切準備就緒。臨行之前,朱亞民特意看望了何克希司令員。何司令員說:“你這次回去,面臨的是一個新的斗爭環境,要從實際出發,多動腦子,先適應環境,堅持下來就是勝利。”中共浦東地委書記姜杰,還向朱亞民詳細交代了下浦東的各種聯絡關系。
9月的一個晚上,朱亞民帶領武裝小分隊從浙東的古窯浦港口選了一艘浦東方頭“沙飛”海船,計劃乘海水漲潮,偷渡杭州灣,夜奔奉賢七倉墩,趕在敵人的竹籬笆墻合攏之前進入清鄉區。誰知船剛出港口,在接近杭州灣玉盤洋海面時,與一艘日本小炮艦狹路相逢,朱亞民靈機一動,吩咐船老大避開炮艦,向奉賢區柘林方向駛去。柘林是日軍封鎖杭州灣的重要據點。敵艦見小船向他們的據點駛去,沒有追擊。朱亞民這次是第三次下浦東組織游擊戰爭。
敵人的掃蕩和清鄉有什么不同?所謂掃蕩就是敵人集中兵力,把部隊擺開陣勢,采用據點駐剿與重點搜查相結合的辦法,像用掃帚掃地一樣,反復地“掃”過來,“蕩”過去,也叫“篦幾”戰術。清鄉就像抽干河水“拷河浜”,一條小魚也不漏。在清鄉區域,敵人重兵壓境,建立偽政權,到處設立據點,崗樓林立,據點呼應。實行保甲制度,清查戶口,登記造冊,發放“良民證”,推行“聯保連坐”。在政治上大肆宣揚“清鄉清心”、“同種同文”、“共存共榮”,建立所謂的“王道樂土”。日偽的清鄉,比起國民黨的堡壘政策,手段更加毒辣。
朱亞民進入浦東,和第一個關系奉賢七倉墩鹽行鄉的偽鄉長喬阿五(即喬云樓,朱亞民第二次上浦東堅持游擊戰爭時支持他做鄉長,喬阿五有抗日之心,能完成五支隊交給他的任務,是游擊隊信得過的人)接上頭之后,之前留在浦東的黃志英、朱剛、陳金達、衛民、張正賢等陸續歸隊,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隊伍已發展近20人。浦東小分隊從奉賢向東,經四團、大團以西,向浦東南匯中心橋,再向六灶、鹽倉一帶活動。
那時,面對敵人的清鄉和掃蕩,浦東群眾看到新四軍小分隊人少、槍少、力量小,不敢與小分隊聯系,甚至敬而遠之。回浦東前,上級領導給朱亞民幾張找關系的條子,但是這些條子送出去以后猶如石沉大海。領導怕小分隊一時生活困難,讓朱亞民多帶些經費在身邊。但他想,回浦東“還怕沒飯吃”,孰料在這險惡的環境下,宿營不能進村,無法依靠群眾,只能專找一些偏僻的小宅基、祠堂、墳山屋、浦東常見的浜邊蟹棚等,還必須每天換一個地方。吃飯更是問題,有時由一些可靠的老百姓送飯,送一次就吃一天,沒人送就挨餓。朱亞民身上只穿著從浙東回浦東時的單衣,夜里還得受凍,這樣躲來躲去連個立足之地都沒有,不是辦法。他想,只躲不打,是不會把鬼子趕跑的,必須爭取斗爭的主動權。
1942年9月下旬,在四團倉(處于浦東新區中東部,三團南匯城與五團祝橋間)以西、嚴家橋以東的大朱家宅(浦東區新場鎮新橋村內),國民黨頑軍陳龍生部就駐扎在那里。陳龍生是浦東祝家橋外的薛家泓一帶人,手下有十幾個人,武器有短槍和3支步槍。他與忠救軍的張阿六和偽第十二路軍補充團團長黃鐵英也有關系,還經常接受張阿六的接濟。大朱家宅之前是五支隊的立足之地,五支隊撤走不久,陳龍生才拉了隊伍,并在那一帶活動。他平日里胡作非為、敲詐勒索、危害百姓,朱亞民重返浦東后,陳龍生對朱亞民一時摸不到底細,不敢貿然行動,便以談判抗日為名,約朱亞民到薛家泓附近會面,實際上是設“鴻門宴”。他在房子里面和四周都布置了埋伏,企圖一舉殲滅朱亞民部。朱亞民恐其有詐,要陳龍生到欽公堂(上海市川沙縣龔路鄉,又稱龍王廟)談判。陳說什么也不肯來。
朱亞民經過再三考慮,為表誠意答應到他那邊去,同時想利用這個機會說服陳龍生共同抗日。為防暗算,朱亞民還布置兩個戰斗小組隱蔽前進。陳龍生發現朱亞民后面有人跟著,見陰謀不能得逞,竟率先開槍射擊,并且跳后窗逃離。朱亞民部見狀迅速追擊,陳部邊打邊撤跑得快,朱部又都是短槍,射程夠不到,陳部最終逃跑。
此次失敗,陳龍生懷恨在心。經過上次短兵相接,他發現朱亞民部武器處于劣勢,揚言要消滅之。
不久,朱亞民的部隊駐在嚴家橋附近,陳龍生部駐在大朱家宅。有群眾獲悉陳龍生計劃夜襲,趕緊來報告,朱亞民考慮到如果不及時阻止陳部搗亂,將威脅到浦東支隊的生存和發展,于是決定反守為攻,先發制人。加之日軍又到了嚴家橋,離大朱家宅只有二三里地,為防止驚動日本人,必須速戰速決。因大朱家宅民房較多,一時無法確定陳龍生部駐地位置,他就派小勤務員金文華隱蔽地潛入宅內進行偵查,摸清了陳龍生部駐在村西的陳姓親戚家里。
于是,朱亞民趁著夜幕兵分三路:許培元帶一組在南面,張正賢帶一組在北面,朱亞民帶張寶生、董金根等在中間(西路),悄悄地向那幾間住房逼近。哪知北路剛靠近就被陳部瞭望哨發覺,而朱帶領的西路剛前進到一個牛車基(即牛車棚的基地),離宅基只有四五十米開闊地的時候,也被陳部發現。朱亞民剛抬起頭來向那房子看去,只見屋內有人影一閃,他頓覺不妙,高大的身軀急忙向旁邊一閃,說時遲、那時快,只見一梭子子彈掃過來,跟在后面的董金根不幸中彈。朱亞民等人迅捷地沖過去后,陳龍生死守在屋內頑抗。朱亞民焦急萬分,日軍近在咫尺,這樣相持下去不行,必須爭分奪秒引蛇出洞。他急中生智,點燃一把稻草,邊晃邊喊:“陳龍生!你出不出來,再不出來就燒房子了!”說罷就燒著了一堆稻草。這樣一喊一燒,陳龍生的親戚怕房子被燒掉,催陳龍生快走。陳龍生狗急跳墻,就不顧一切沖了出來,正遇上張正賢的戰斗小組。張正賢見一個黑影從屋內沖出來,飛身猛撲過去,雙方展開了肉搏。一名戰士發現舉槍將陳龍生擊斃。此次戰斗當場擊斃頑軍3人,打傷多人,逃跑二三個,繳獲長短槍十多支。
這一仗不僅消滅了盤踞在這一帶為非作歹的頑固派,還使日軍大為震驚:不知哪路人物竟敢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挑起戰事。頑奸之徒一時不敢對五支隊輕舉妄動。附近的人民群眾看到五支隊在這樣險惡的環境下為民除害,紛紛奔走相告:我們的隊伍回來了。五支隊恢復了薛家泓一帶的活動,這一比較穩固的活動基地,同時為游擊隊放開手腳反清鄉創造了有利條件。這一仗,也是淞滬支隊在浦東站穩腳跟的第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