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永遠高揚的戰旗 ——紀念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成立五十五周年
永遠高揚的戰旗 ——紀念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成立五十五周年
作者:陳海鷗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 日期:2016-07-14 瀏覽次數:8327
上世紀60年代,長篇小說《海島女民兵》問世。10年后,小說被改編成電影《海霞》。全國觀眾通過女民兵隊長海霞的苦難身世和成長過程,看到了海島上貧苦漁民和女子民兵連保衛海島、奮勇斗爭的戰斗精神。這支神勇的部隊原型,就是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
這是一支光榮的連隊,這是一面高揚的旗幟。
55年風雨兼程,55載薪火相傳。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的女民兵心系國防、戍疆守島,甘于奉獻、奮發有為,用美麗的青春守護神圣海疆,用滿腔的熱情書寫輝煌業績,始終做到思想不亂、隊伍不散、訓練不停、傳統不丟、戰旗不倒。有位詩人曾這樣描寫過這些漁家姑娘:這是一群歡呼燃燒、歡呼青翠的女神/這是一群無私無畏佩著森森寶劍的俠女/這是群島荒野里傳播文明的天使/這是海底天堂征服野蠻的勇士。
霜雪風雨志不移
55年來,一批又一批的漁家姑娘憑著忠誠的品格和執著的勁頭,情系海防、永往直前,保家衛國、矢志不渝。
1952年1月15日,解放洞頭的第三次戰斗打響后,這里的漁家姑娘們便參與到了后勤支前中去,燒水、送水、護理傷員、運送彈藥,擦去受傷戰士身上的血跡,抬下陣亡戰士的軀體……戰斗相當慘烈,連續打了三天三夜。這場戰斗讓她們看到了什么叫人民子弟兵;知道了什么叫解放;懂得了什么叫英勇頑強,不怕犧牲;樹立了繼承先烈遺志,保衛來之不易的新生活的堅強信念;組建了一支女子民兵排,汪月霞任排長。自此,她們積極投身于保衛海島、建設海島中去。
1960年4月23日,全國民兵代表大會召開,汪月霞出席了大會,并在大會上對著一萬多名代表發言,講了洞頭人民,講了洞頭民兵,講了洞頭的軍民聯防。大會期間,她還幸福地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國防部以毛主席的名義贈予她一支半自動步槍。毛主席與代表們合影時,朝坐在身邊的汪月霞笑著說,“我到你們那里當個民兵要不要?”汪月霞頓時滿眶熱淚。大會之后,熱血沸騰的汪月霞回到洞頭,向民兵們傳達了會議精神,大家激動萬分,紛紛表示一定要刻苦練兵,誓守海防。1960年6月,在南京軍區首長的支持下,由120名海島姑娘組成的“北沙女子民兵連”正式成立了。
此后,這批出身貧苦的漁家姑娘,無論是在建連之初的日日夜夜,還是在成長過程中的挫折坎坷,始終戰斗在海防線上,不離不棄、代代相傳。老指導員陳玉蘭祖孫三代都當過女民兵,她自己18歲時就加入女子連,大女兒張愛綠16歲、孫女張麗真17歲時也都先后加入女子連。連里還有林靜葉和林彩花二姐妹,許玉蓮、許玉英、許玉鳳三姐妹等等。在她們身上,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和先進的事跡。1975年的一天,陳玉蘭因忙于在連隊整理會議材料,把自己四歲的孩子放在家里不幸溺水而亡,公婆埋怨,丈夫生氣,要她離開女子連。但她說:孩子死了我很悲痛,但想起為解放洞頭犧牲的一個個年青戰士,我也悲痛。我們只有化悲痛為力量,振作精神,做好工作,才能更好地保家衛國。她頂住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照常在女子連工作,而且一干就是25年。現任指導員施麗萍1999年退伍時,在北京某集團公司謀得一份月薪3000元、獎金另加的好工作。然而,還沒有去上班,接到了女子連一個征詢“想不想回連隊”的電話,她立即告別京城,又回到了海島。連長王伽伽在2008年為期40多天的封閉式集訓時,正遇上父親的癌癥晚期。她很想留在家里陪陪父親,但她作為一連之長,深知責任重大,堅持帶著連里戰士在訓練中越高墻、鉆火圈、跳深坑、爬繩網、練捕俘……然而私底下,她常為自己不能在父親最后的歲月里盡孝而愧疚,幾次偷偷掉淚……
漁家姑娘們扎根海島,心系海防,“不愛紅裝愛武裝,不顧小家顧大家”,以自己堅定的信念、堅強的意志、頑強的毅力、無私的奉獻,鑄就了“愛島尚武、勵志奉獻”的“海霞”精神。風雨無阻、無怨無悔地守護著這片蔚藍的天空和湛藍的大海。
艱苦磨礪方成鋼
女子連始終堅持以軍事訓練為中心,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鍛煉摔打官兵,磨礪出了過硬的軍事技能和頑強的戰斗作風。
軍體拳(擒拿術)、刺殺、射擊等,都是女子連訓練的項目。為了熟練掌握這幾門技術,她們冬天迎著凜冽的寒風練,夏天冒著酷熱的太陽練。有一次,她們在小長坑岙口的沙灘上進行強化訓練,灘涂上泥濘不堪,但她們該撲就撲、說爬就爬,全身像個泥人。有位女民兵跑著跑著,鞋陷在泥里,顧不上找回,堅持赤腳快跑,跑到終點時,才發覺腳底被沙石劃破了兩道傷口,血一直往外淌。還有的隊員跑到射擊點時,“刷”地一聲就地臥倒,三四米的距離整個身子就滑了過去,身上被血淋淋地撕下一塊皮肉來……訓練是艱苦的,有汗、有淚、也有血,但全連沒有一人掉隊,沒有一天停練過。
2011年5月,南京軍區舉行紀念郭興福教學法創立50周年大演示。女子連在安徽三界參加集訓時,每天是一身泥灰一身汗,一身臭氣一身疼。射擊前飛撲地上的距離要5米,常常擦得皮破血流。洗澡時都會看到胳膊上、腿上、側腰上有好多處烏青。那些有了孩子的媽媽們,有時與家人通電話,聽到孩子叫媽媽的聲音,卻見不到孩子面,都會掉下眼淚。教員陳盈盈白天和姑娘們一起訓練,晚上還要備教案、改教案,直到凌晨兩點才睡,一天只睡四個小時,短短23天,就瘦了17斤。有次在做射擊示范時,不小心被石頭絆倒摔掉牙齒都不知道。
女子連不但在山上刻苦訓練,還要學會在海上能打善戰。洞頭漁村的舊習俗是,婦女不能踩漁網,不能下海。女子連帶頭破舊俗,一到夏季練兵,她們常撲到海里搏擊風浪,練就了一身好水性。1979年仲夏的一天,女子連和駐軍五連進行了一場游泳考核,從早晨7點游到下午2點,中途陸續有人上岸。最后,一直游在前頭的女子連陳冬香,回頭看看,身后一個人也沒有了。她想上岸的時候,在船上的溫州軍分區首長鼓勵她“繼續游,突破一萬米!”于是她一鼓作氣,在水里又游了一個多小時。這一次,她在海里足足泡了7個小時,游程10200百米!分區首長夸贊她是“東海小炮艇”!此后,“東海小炮艇”這個稱號不脛而走。
寶刀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女子連堅持長期地刻苦訓練,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先后有100多人次被省市軍區評為“神槍手”、“特等射手”、“射擊能手”、“優秀四會教練員”,230多次為中外領導和上級首長匯報表演,次次圓滿;20多次參加比武競賽,屢屢奪魁;上級組織的軍事考核,年年優秀。
軍民團結魚水情
55年來,女子連長期與當地駐軍開展“聯防、聯創、聯建、聯心”活動,為部隊做了大量的工作,而部隊也無時無刻地在支持、幫助著女子連的建設。
上世紀60年代,女子連與駐軍六連組織了一支“軍民演出隊”,不但為本島群眾和部隊演出,還去北麂、南麂、沙呈等島為駐軍和群眾慰問演出。演出時,用煤氣燈照明,自己搭舞臺,自己制道具,服裝也是借的。她們晚上演出,白天還幫男戰士洗補衣服。男戰士則幫助女民兵挑道具、提服裝、搞軍訓。大家互相幫助,親如一家人。1965年1月,演唱隊赴北京向中央領導作匯報演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等中央領導在人民大會堂二樓宴會廳接見了他們。
過去,洞頭沒有通往陸地的公路,部隊的給養、彈藥等軍需物資全靠船從海上運入。每當部隊運物資的船一到,女民兵與當地群眾就自發集中起來,去幫部隊搬運。大家的共同心聲是:解放軍為解放洞頭,犧牲了那么多戰士,我們為部隊做點事是應該的。
有一次,洞頭海面上連續刮了好幾天的大風,在虎頭嶼孤島打坑道的部隊戰士因交通中斷,好幾天得不到飲用淡水。女民兵們聞訊后非常焦急,立即駕著小船,冒著八級風浪,載著一桶桶淡水,駛向虎頭嶼。然后扛的扛、挑的挑,把一桶桶淡水送往山上。
而部隊也把女子連的建設當作自已的“份內事”。為了把女子連訓練成一支思想作風過硬,軍事技術過硬的戰斗隊,部隊年年派員對女民兵嚴格訓練。在新時期,他們又根據民兵工作的新特點,積極幫助連隊深入推進機械化條件下的軍事訓練向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轉變,使演兵場更貼近于未來戰場,使連隊的信息化建設和實踐能力不斷加強。
長期以來,駐島部隊與女子連一起開展巡邏放哨、修建工事、抗臺救災、學習宣傳等聯防活動。部隊經常給生活困難的女民兵挑水送糧,看病送藥,幫助連隊做民兵的思想工作,進行軍事訓練。女子連經常為部隊打掃營房、洗衣洗被,送魚送菜、逢年過節到部隊慰問聯歡,新兵入伍、老兵退役都前往接送,軍民間建立了牢固的魚水之情。
戰旗高揚鑄輝煌
在各級領導和駐島部隊的關懷支持下,55年來,女子連的女兵們憑著那份“愛島尚武、勵志奉獻”的精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成績。
1960年10月,國防部為女子連一排榮記集體二等功;1965年12月,國防部在杭州舉行慶祝大會,授予駐洞頭某部六連“軍民聯防模范連”的光榮稱號,浙江省政府、浙江省軍區給予女子連榮記集體一等功;1978年9月,被浙江省委、浙江省軍區授予“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的榮譽稱號;1991年,被浙江省委、省政府、省軍區評為“浙江省全民國防教育先進集體”。女子連先后4次被全國婦聯授予“三八紅旗集體”,8次被解放軍總政治部、南京軍區、浙江省軍區評為“民兵預備役部隊基層先進單位”。在女子連紀念館中,陳列著75枚獎章、92張獎狀、129面錦旗、180余本榮譽證書。這些獎章、獎狀,既見證了女子連的輝煌業績,更映照了她們對國防事業的忠貞和執著。連隊的歷任連長汪月霞、王翠香、楊海英分別受到了毛澤東、鄧小平、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張愛萍、遲浩田、梁光烈等100多位軍隊的高級將領親臨連隊視察或為之賦詩題詞。連里多位女民兵先后被評為全國“新長征突擊手”、“三八紅旗手”、“新時期擁軍女模范”、“民兵工作標兵”,被選為全國第四、五、六、九、十屆人大代表;老連長汪月霞還當選為全國第五屆人大常委,出席了黨的笫十一次代表大會。她們的先進事跡被寫成長篇小說《海島女民兵》和報告文學《海霞傳》,拍成電影《海霞》,還載入《中國共產黨黨史》(第二卷),“海霞”精神傳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名揚海內外。
2003年5月8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習近平蒞臨連隊時,對連隊所取得的眾多榮譽給予了肯定,高度贊揚了女民兵們“不愛紅妝愛武裝,不戀都市戀海島”的精神,并鼓勵女子連要當好“海霞”傳人。2010年6月8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又為女子連建連50周年發來賀信:“50年來,女子連始終堅持無私奉獻精神,在保家衛國,建設海島,救災搶險等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涌現出了許多感人事跡和先進人物。希望你們在新的歷史時期,大力弘揚‘海霞精神’,更好地適應時代新要求,努力展現巾幗新風采,繼續為發展地方經濟、維護和諧穩定、服務國防建設等作出新的貢獻。”
今年6月,浙江省軍區舉辦了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建連55年周年紀念活動,總參動員部、南京軍區和浙江省委、溫州市委的黨政軍領導都參加會議,南京軍區還發來賀電。女子連全連官兵和全縣軍民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落實習總書記的指示,大力弘揚“海霞”精神,再接再厲、開拓創新、戍疆建島,讓這面巾幗戰旗高高飄揚,永遠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