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紀實》 > 戰地奇葩 > 日軍眼里的“新四軍美女特工”
日軍眼里的“新四軍美女特工”
作者:舒鐵民 責任編輯:金鑫 來源:《鐵軍·紀實》2012年第1期 日期:2013-09-04 瀏覽次數:8324
作為“新四軍的美女特工”,她深入虎穴,與日軍進行了一番斗智斗勇的故事。但她的名字和事跡竟是鮮為人知的。她是誰,她的故事又是如何?
舒賽
由 來
2010年初,我國網絡上曾流傳“新四軍美女特工”一說,起因是署名薩蘇的人上傳了一則《求助—尋人啟事:新四軍美女特工祝玲瑛》,大意為,他因公赴日期間,采訪了一名當年侵華的日本老兵名叫船頭正治,對方提到在戰后的一次老兵聚會中,曾向原指揮官千田熏少尉問起一樁往事:1943年秋該部(陸軍步兵104聯隊第三中隊)在中國湖北省資福寺執行警備任務期間,曾扣留一名有嫌疑的年輕漂亮女人,為何經盤問后又被放走了?
時隔六十余年后,千田少尉才向下屬解開了這個謎,他說:“那女子確實是新四軍的秘密工作員(特工),很了不起的女性啊,和她談話以后我送她回去了。”
“不會是因為他美貌才這樣的吧?”
“當然不是。她讓我想起了故鄉。連這樣一個23歲的女子都來打我們,在中國打仗的前景如何?令人悲從中來。”
如今,千田熏已故,老兵船頭贈送給薩蘇一本《常德作戰》(森金千秋著,日本圖書出版社1983年出版),在書中“資福寺警備隊”一節,也記述了這一往事。薩蘇在“啟事”的最后寫道:“根據資料考證,所謂資福寺,在湖北省江陵縣境內。事件發生時間為1943年初秋。而祝玲瑛(估計是化名,我無法查到她的資料)的首長是李先念,應該隸屬于新四軍五師,也許查找她的下落并非特別困難的事情。有請了解新四軍的朋友幫助,謝謝!”
“啟事”登出的次日,即有網友回復:“推測這名優秀的中國女偵察員,很可能是新四軍中被稱作‘楚天奇女、抗日女杰’的舒賽。她是李先念和陶鑄的老部下,當時正在江陵擔任公安(社會)局長職務,主持敵工、鋤奸等工作,在當地人民中深受熱愛。”其后,又有署名“老胡”者,經過“通宵未眠查閱資料”考證之后寫道:“幾乎可以認定‘新四軍美女特工’就是舒賽。”
舒賽
資福寺東邊一公里處有三湖,西邊五公里處有長江。物產也豐富,在糧草供應上比以前要好很多,但對于警備隊的士兵來說卻是每天輪流上崗的無聊日子,連出去買饅頭的自由都沒有,形同籠中之鳥。因此,士兵們雖然身處風光寶地卻無法欣賞,許多人在回國前連長江也未能看到。
猶如隔絕于孤島的資福寺警備隊,有一天來了一個絕色女子,讓士兵們都驚呆了。
這是一個初秋的日子,從大鼓橋上的崗哨遠眺,東邊的三湖湖面閃著白光。警備隊的聯絡員郭家順跑來向千田少尉報告:
“鎮上來了一個奇怪的女人,以前從沒見過,也沒有通行證。似乎在問警備隊的事,她想見隊長,您看怎么辦?”
千田少尉從郭家順不尋常的態度覺察出這女人肯定是個貴婦人。既然想要見他,就沒有不見之理。
“客氣地請進來。”
“是。”
稍頃,客人被帶來。她二十二三歲,年齡比千田少尉想的還年輕,相貌也超出想象的美。中國的女性無論結婚與否都穿藏青色絨面旗袍,在大陸的藍天黃土映襯下有一種純粹的美麗。她雖然年輕,卻不畏懼,說起話來也很有風度。
千田思忖,她與鄉下人不相稱的華麗裝扮,看來是有意為之,可能是新四軍或者中國軍隊的間諜,但他故意裝作不知道。
“你好像不是這里的人,你從哪里來,有什么事? 請問姓名?”
“我叫祝玲瑛,二十三歲,是農民。現住郝穴東邊的熊家河。我來找亡夫的親戚,但不知如何尋找,正發愁呢。”
千田少尉問了很多,這女人思路敏捷,巧妙地轉換話題,沒有露出破綻。她的手很漂亮,說是農婦很難想象,但也有地主家女人的可能。
千田少尉察看了她帶的東西,例行公事地盤問,對這位從天上掉下來的稀罕美人,就這樣放走的話實在可惜,所以他讓士兵送來了汽水。
“大老遠的累了吧?喝點吧,晚飯隊里會準備的,你慢慢坐。”
“謝謝,給您添麻煩啦。”
為了迎接貴客,炊事班做的晚餐果然很“豪華”,千田很高興能與并非藝妓或者交際花的高貴女性共餐,就算是師團長也未必有此機會。
“承蒙盛情款待,我該告辭了。”
“長途跋涉很累了吧,還留您這么久,真不好意思,今晚就住在郭先生夫婦家吧,明天回去的時候再見。”
千田請郭家順收留她一晚,這也是為了監視。
次日,千田拜訪郭家,剛梳洗完畢的祝玲瑛,更顯容顏美麗。
“昨天真是謝謝了。”
“您客氣了,昨天睡好了嗎?”
“托您的福昨晚睡得很好。”她明亮的眼睛證實了這一點。
千田少尉從祝玲瑛的話中感覺到了什么。在旅途中能夠熟睡,說明她經常移動。中國正規軍基本不動。而沒有陣地、在日軍和國軍之間經常移動的只有新四軍,祝玲瑛可能是新四軍的間諜。
郭家順夫婦端來親手制作的飯菜。飯后,千田少尉才和祝玲瑛第一次握手,柔軟的手感令千田少尉更加肯定自己的猜測。而祝玲瑛也感覺到千田明知自己是對方的間諜,卻裝著不知道而放過了她。
后來聽說祝玲瑛是李先念將軍(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手下的女社會局局長。
本書作者還寫道:祝玲瑛以“美貌作武器”冒死前來偵察在短期內取得治安業績的資福寺實情,其“勇氣和智慧令人欽佩”。千田少尉“雖然猜中她的身份,但并不打算因為嫌疑很大就審問她,也沒有將她當作新四軍的間諜抓起來讓自己立功的卑劣想法。由于她沒有給警備隊帶來損害,也不會影響其防務。相比而言,將警備隊為了當地百姓而和大家一起努力的形象傳到敵方,則更有價值。”
作者的這番解釋雖然很牽強,但證實了船頭所述的往事。如此,能否斷定這個自稱23歲的“祝玲瑛”就是當年豫鄂邊區(黨委書記李先念,兼任新四軍五師師長)襄南地區江陵縣公安局時年不滿26歲的女局長舒賽呢?
《常德作戰》封面
舒賽獨闖資福寺一事,筆者只聞傳說,未見記載。此外,據當年她的女交通員黃文英回憶,舒賽曾和她化裝成漁婦,潛入江陵湖區的土匪窩去營救被抓的基干民兵隊長黃之夫,此事也未見記載。熟悉舒賽的人都知道她生前從不宣揚自己的事跡,有一個例子,當年她在京安被捕后,邊區黨委副書記陳少敏曾在《艱苦奮斗的三年》一文中寫道:“我們的舒賽同志,在敵人用槍托打著她那脆弱的腦殼的時候,還在高聲地喊著‘中國人不當亡國奴!’‘中國人團結起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為中華民族流血犧牲是光榮的!’”并號召大家,特別是女同志要向她學習。舒賽返回邊區后,組織上要她在大會上講“英雄事跡”,她百般推辭說:“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情,不值得稱贊和宣揚”。
1949年春北平軍事管制委員會的舒賽
《常德作戰》和日本老兵的記述,從反面證實了這位“楚天奇女,抗日英雄”當年確曾獨闖資福寺敵營,給日本侵略軍留下了經久難忘的印象。這是一個未見于舒賽史料的真實故事。而后來在一些文字中所稱她曾“喬裝日酋,直入資福寺敵據點,集合守敵‘訓話’,一舉將兩個班的敵軍全部繳械”的說法,則是民間演義了。
事實上,舒賽敢于只身“不退反進,主動到日軍炮樓‘拜訪’”,絕非以“美貌作武器”,也不僅是個人的“勇氣和智慧”,還有客觀的政治環境可以保證她此行能夠全身而退,這是《常德作戰》一書的作者和上述網友所不知情的。現筆者根據史料略述于后,以彌補相關文字的不足。
1943年初新四軍挺進襄南后,處于東西兩肋受敵的不利局面,為促成“西線無戰事”,襄南工委書記劉真邀請舒賽的父親祝甘亭(襄南首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權——江陵縣行政委員會副主席)出面去做西線沙市的偽江陵縣保安司令曾尚武的工作。祝與曾有舊交,都是當地參加過武昌起義和攻克荊州城的辛亥革命老人。4月中旬,祝甘亭潛入沙市,說服了曾尚武對新四軍保持中立,并邀其在皇屯寺與新四軍負責人密會,共訂“元亨”密碼,暗中給予協助。曾部共五個大隊,約2000余人,配合日軍鄂西防區的小川旅團分別駐防于沙市以東的觀音垱、岑河口等據點。資福寺屬岑河口區,原來日偽并未設防,當江陵抗日根據地在敵據點周邊的三湖地區建立了第三區民主政權后,始分兵駐于資福寺,在岑河口區插入楔子,將三區根據地一分為二,并不斷對該區進行騷擾。駐岑河口的偽軍大隊長楊少卿,是曾尚武的外甥,當曾決定改弦易張暗助新四軍后,祝甘亭曾陪同中共派駐曾部的聯絡員周方琳(化名高仰山,后為江陵縣公安局秘書)秘密來到岑河口,當面向楊少卿約法三章:1.駐岑河口、資福寺的偽軍不能在三湖地區挑起武裝沖突;2.日軍要你配合掃蕩時,要事先給我軍提供情報;3.我工作人員通過岑河和資福寺封鎖線時,你必須保證安全,一律放行。楊少卿表示“一律照辦”。此后,江陵公安局曾派化裝手槍隊潛入岑河口據點,擊斃叛徒簡化軒(國民黨少校政訓處長)、活捉漢奸簡學美,在撤退過程中,楊少卿為了應付日寇,曾令部下朝天放槍(1945年春,楊即率部200余人向新四軍投誠)。在以上政治背景下,舒賽為刺探敵情而獨闖資福寺,即使出現了意外,還有楊少卿和曾尚武的幕后保護,自然是勝算在握了。
-
用戶: 982376359 2014-05-06 11:06:25 呵呵
-
用戶: 982376359 2014-05-06 11:07:02 露淫賤
-
用戶: 982376359 2014-05-06 11:10:53 日軍眼里的“新四軍美女特工” 作者:舒鐵民 責任編輯:金鑫 來源:《鐵軍·紀實》2012年第1期 日期:2013-09-04 瀏覽次數:460 作為“新四軍的美女特工”,她深入虎穴,與日軍進行了一番斗智斗勇的故事。但她的名字和事跡竟是鮮為人知的。她是誰,她的故事又是如何? 舒賽 由 來 2010年初,我國網絡上曾流傳“新四軍美女特工”一說,起因是署名薩蘇的人上傳了一則《求助—尋人啟事:新四軍美女特工祝玲瑛》,大意為,他因公赴日期間,采訪了一名當年侵華的日本老兵名叫船頭正治,對方提到在戰后的一次老兵聚會中,曾向原指揮官千田熏少尉問起一樁往事: 1943年秋該部(陸軍步兵104聯隊第三中隊)在中國湖北省資福寺執行警備任務期間,曾扣留一名有嫌疑的年輕漂亮女人,為何經盤問后又被放走了? 時隔六十余年后,千田少尉才向下屬解開了這個謎,他說:“那女子確實是新四軍的秘密工作員(特工),很了不起的女性啊,和她談話以后我送她回去了。” “不會是因為他美貌才這樣的吧?” “當然不是。她讓我想起了故鄉。連這樣一個23歲的女子都來打我們,在中國打仗的前景如何?令人悲從中來。” 如今,千田熏已故,老兵船頭贈送給薩蘇一本《常德作戰》(森金千秋著,日本圖書出版社1983年出版),在書中“資福寺警備隊”一節,也記述了這一往事。薩蘇在“啟事”的最后寫道:“根據資料考證,所謂資福寺,在湖北省江陵縣境內。事件發生時間為1943年初秋。而祝玲瑛(估計是化名,我無法查到她的資料)的首長是李先念,應該隸屬于新四軍五師,也許查找她的下落并非特別困難的事情。有請了解新四軍的朋友幫助,謝謝!” “啟事”登出的次日,即有網友回復:“推測這名優秀的中國女偵察員,很可能是新四軍中被稱作‘楚天奇女、抗日女杰’的舒賽。她是李先念和陶鑄的老部下,當時正在江陵擔任公安(社會)局長職務,主持敵工、鋤奸等工作,在當地人民中深受熱愛。”其后,又有署名“老胡”者,經過“通宵未眠查閱資料”考證之后寫道:“幾乎可以認定‘新四軍美女特工’就是舒賽。” 舒賽 書 證 筆者為證此事,曾向薩蘇發去幾張舒賽1949年后拍攝的照片,他回電說,船頭看后認定就是照片中人。近日經友人從日本購得《常德作戰》一書,并將書中“資福寺警備隊”一節譯成中文,內有“小鎮的復興”等五個段落,主要記述千田熏少尉在管理占領區資福寺期間所謂的“政績”,宣揚其“德政”。其中“潛入的美女間諜”一段將近4000字,現摘其要者綜合于后: 資福寺東邊一公里處有三湖,西邊五公里處有長江。物產也豐富,在糧草供應上比以前要好很多,但對于警備隊的士兵來說卻是每天輪流上崗的無聊日子,連出去買饅頭的自由都沒有,形同籠中之鳥。因此,士兵們雖然身處風光寶地卻無法欣賞,許多人在回國前連長江也未能看到。 猶如隔絕于孤島的資福寺警備隊,有一天來了一個絕色女子,讓士兵們都驚呆了。 這是一個初秋的日子,從大鼓橋上的崗哨遠眺,東邊的三湖湖面閃著白光。警備隊的聯絡員郭家順跑來向千田少尉報告: “鎮上來了一個奇怪的女人,以前從沒見過,也沒有通行證。似乎在問警備隊的事,她想見隊長,您看怎么辦?” 千田少尉從郭家順不尋常的態度覺察出這女人肯定是個貴婦人。既然想要見他,就沒有不見之理。 “客氣地請進來。” “是。” 稍頃,客人被帶來。她二十二三歲,年齡比千田少尉想的還年輕,相貌也超出想象的美。中國的女性無論結婚與否都穿藏青色絨面旗袍,在大陸的藍天黃土映襯下有一種純粹的美麗。她雖然年輕,卻不畏懼,說起話來也很有風度。 千田思忖,她與鄉下人不相稱的華麗裝扮,看來是有意為之,可能是新四軍或者中國軍隊的間諜,但他故意裝作不知道。 “你好像不是這里的人,你從哪里來,有什么事? 請問姓名?” “我叫祝玲瑛,二十三歲,是農民。現住郝穴東邊的熊家河。我來找亡夫的親戚,但不知如何尋找,正發愁呢。” 千田少尉問了很多,這女人思路敏捷,巧妙地轉換話題,沒有露出破綻。她的手很漂亮,說是農婦很難想象,但也有地主家女人的可能。 千田少尉察看了她帶的東西,例行公事地盤問,對這位從天上掉下來的稀罕美人,就這樣放走的話實在可惜,所以他讓士兵送來了汽水。 “大老遠的累了吧?喝點吧,晚飯隊里會準備的,你慢慢坐。” “謝謝,給您添麻煩啦。” 為了迎接貴客,炊事班做的晚餐果然很“豪華”,千田很高興能與并非藝妓或者交際花的高貴女性共餐,就算是師團長也未必有此機會。 “承蒙盛情款待,我該告辭了。” “長途跋涉很累了吧,還留您這么久,真不好意思,今晚就住在郭先生夫婦家吧,明天回去的時候再見。” 千田請郭家順收留她一晚,這也是為了監視。 次日,千田拜訪郭家,剛梳洗完畢的祝玲瑛,更顯容顏美麗。 “昨天真是謝謝了。” “您客氣了,昨天睡好了嗎?” “托您的福昨晚睡得很好。”她明亮的眼睛證實了這一點。 千田少尉從祝玲瑛的話中感覺到了什么。在旅途中能夠熟睡,說明她經常移動。中國正規軍基本不動。而沒有陣地、在日軍和國軍之間經常移動的只有新四軍,祝玲瑛可能是新四軍的間諜。 郭家順夫婦端來親手制作的飯菜。飯后,千田少尉才和祝玲瑛第一次握手,柔軟的手感令千田少尉更加肯定自己的猜測。而祝玲瑛也感覺到千田明知自己是對方的間諜,卻裝著不知道而放過了她。 后來聽說祝玲瑛是李先念將軍(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手下的女社會局局長。 本書作者還寫道:祝玲瑛以“美貌作武器”冒死前來偵察在短期內取得治安業績的資福寺實情,其“勇氣和智慧令人欽佩”。千田少尉“雖然猜中她的身份,但并不打算因為嫌疑很大就審問她,也沒有將她當作新四軍的間諜抓起來讓自己立功的卑劣想法。由于她沒有給警備隊帶來損害,也不會影響其防務。相比而言,將警備隊為了當地百姓而和大家一起努力的形象傳到敵方,則更有價值。” 作者的這番解釋雖然很牽強,但證實了船頭所述的往事。如此,能否斷定這個自稱23歲的“祝玲瑛”就是當年豫鄂邊區(黨委書記李先念,兼任新四軍五師師長)襄南地區江陵縣公安局時年不滿26歲的女局長舒賽呢? 《常德作戰》封面 史 證 舒賽,又名王藕,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國內媒體上廣為宣傳的‘文革’初第一個貼林彪大字報的人,于1971年5月24日被迫害致死,筆者曾撰寫《烈女傳奇》記述了她的一生。她1917年生于湖北江陵,原名祝振容,因質疑“望子成龍”的舊習,上小學時自行改名“祝成龍”。1937年抗戰爆發,她只身赴武漢考入湖北省救護訓練班,后經地下黨介紹赴鄂中農村參加革命,又改名“舒賽”,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其后,她與“特工”相關的經歷有:1938年,在襄樊受中共鄂西北特委派遣,到隆中國民黨第五戰區政治工作隊第八中隊,秘密向地下黨組織傳送文件;1939年,在竹溝受河南省委組織部長危拱之派遣,化名祝況到國統區汝南組建劇團,于七七事變兩周年期間開展抗日宣傳演出活動;1940年,在豫鄂邊區京安縣和男戰友八人前往區黨委開會,途經日寇封鎖線石板河,她自告奮勇以婦女身份前去偵察,將敵偽引向自己,使戰友安全脫險;1941年,任京(山)安(陸)縣委鋤奸部秘書(兼手槍隊指導員)期間,只身化裝潛入辛家榨、同興店等七個敵偽據點內建立內線;同年夏,受縣委之命只身徒手潛入被日寇新占領的地區巡檢司偵察敵情,被坐探告密而被捕,自稱20歲的“抗日青年”,先后關押至安陸、云夢、應城,在獄中受刑不屈(曾使日軍輔佐員松尾深為敬佩),后經區黨委組織地下黨營救出獄,因未暴露真實身份又化名舒守成在云夢敵區開展地下工作,搜集情報,爭取敵偽人員,協助地下工作者,為邊區輸送短缺物資和進步青年等。翌年初,在日寇欲殺害她前,再次經區黨委營救回邊區,在保訓班短期學習后,被破格任命為云夢縣抗日民主政府公安局副局長;1943年3 月,新四軍開辟襄南,解放江陵、潛江部分地區,舒賽從云夢調回家鄉參與地方政權建設,任縣委社會部副部長(后為部長)兼公安局長,組建江陵縣公安局和手槍隊,又改回原名“祝成龍”,人稱祝局長,也是邊區第一位女公安局長;1944年初日寇大規模掃蕩襄南,舒賽因病和傷、病、孕婦等20余人被隱蔽于白鷺湖中的小島上,因船只短缺,遇敵情難于轉移,舒賽自帶警衛員一人潛入日軍(扣留我湖區船只的)據點,奪回漁船5只,使島上人員脫離險境。 舒賽獨闖資福寺一事,筆者只聞傳說,未見記載。此外,據當年她的女交通員黃文英回憶,舒賽曾和她化裝成漁婦,潛入江陵湖區的土匪窩去營救被抓的基干民兵隊長黃之夫,此事也未見記載。熟悉舒賽的人都知道她生前從不宣揚自己的事跡,有一個例子,當年她在京安被捕后,邊區黨委副書記陳少敏曾在《艱苦奮斗的三年》一文中寫道:“我們的舒賽同志,在敵人用槍托打著她那脆弱的腦殼的時候,還在高聲地喊著‘中國人不當亡國奴!’‘中國人團結起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為中華民族流血犧牲是光榮的!’”并號召大家,特別是女同志要向她學習。舒賽返回邊區后,組織上要她在大會上講“英雄事跡”,她百般推辭說:“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情,不值得稱贊和宣揚”。 1949年春北平軍事管制委員會的舒賽 確 證 上述種種經歷與特征都應證了舒賽與祝玲瑛的相似之處。再者,由于舒賽體型纖瘦,1941年被捕時自稱20歲,兩年多后自稱23歲,也合乎情理。由此看來,網友所述“祝玲瑛”即“祝成龍”(舒賽)是可信的。 《常德作戰》和日本老兵的記述,從反面證實了這位“楚天奇女,抗日英雄”當年確曾獨闖資福寺敵營,給日本侵略軍留下了經久難忘的印象。這是一個未見于舒賽史料的真實故事。而后來在一些文字中所稱她曾“喬裝日酋,直入資福寺敵據點,集合守敵‘訓話’,一舉將兩個班的敵軍全部繳械”的說法,則是民間演義了。 事實上,舒賽敢于只身“不退反進,主動到日軍炮樓‘拜訪’”,絕非以“美貌作武器”,也不僅是個人的“勇氣和智慧”,還有客觀的政治環境可以保證她此行能夠全身而退,這是《常德作戰》一書的作者和上述網友所不知情的。現筆者根據史料略述于后,以彌補相關文字的不足。 1943年初新四軍挺進襄南后,處于東西兩肋受敵的不利局面,為促成“西線無戰事”,襄南工委書記劉真邀請舒賽的父親祝甘亭(襄南首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權——江陵縣行政委員會副主席)出面去做西線沙市的偽江陵縣保安司令曾尚武的工作。祝與曾有舊交,都是當地參加過武昌起義和攻克荊州城的辛亥革命老人。4月中旬,祝甘亭潛入沙市,說服了曾尚武對新四軍保持中立,并邀其在皇屯寺與新四軍負責人密會,共訂“元亨”密碼,暗中給予協助。曾部共五個大隊,約2000余人,配合日軍鄂西防區的小川旅團分別駐防于沙市以東的觀音垱、岑河口等據點。資福寺屬岑河口區,原來日偽并未設防,當江陵抗日根據地在敵據點周邊的三湖地區建立了第三區民主政權后,始分兵駐于資福寺,在岑河口區插入楔子,將三區根據地一分為二,并不斷對該區進行騷擾。駐岑河口的偽軍大隊長楊少卿,是曾尚武的外甥,當曾決定改弦易張暗助新四軍后,祝甘亭曾陪同中共派駐曾部的聯絡員周方琳(化名高仰山,后為江陵縣公安局秘書)秘密來到岑河口,當面向楊少卿約法三章:1.駐岑河口、資福寺的偽軍不能在三湖地區挑起武裝沖突;2.日軍要你配合掃蕩時,要事先給我軍提供情報;3.我工作人員通過岑河和資福寺封鎖線時,你必須保證安全,一律放行。楊少卿表示“一律照辦”。此后,江陵公安局曾派化裝手槍隊潛入岑河口據點,擊斃叛徒簡化軒(國民黨少校政訓處長)、活捉漢奸簡學美,在撤退過程中,楊少卿為了應付日寇,曾令部下朝天放槍(1945年春,楊即率部200余人向新四軍投誠)。在以上政治背景下,舒賽為刺探敵情而獨闖資福寺,即使出現了意外,還有楊少卿和曾尚武的幕后保護,自然是勝算在握了。
-
用戶: 982376359 2014-05-06 11:10:56 日軍眼里的“新四軍美女特工” 作者:舒鐵民 責任編輯:金鑫 來源:《鐵軍·紀實》2012年第1期 日期:2013-09-04 瀏覽次數:460 作為“新四軍的美女特工”,她深入虎穴,與日軍進行了一番斗智斗勇的故事。但她的名字和事跡竟是鮮為人知的。她是誰,她的故事又是如何? 舒賽 由 來 2010年初,我國網絡上曾流傳“新四軍美女特工
-
用戶: 982376359 2014-05-06 11:11:00 日軍眼里的“新四軍美女特工” 作者:舒鐵民 責任編輯:金鑫 來源:《鐵軍·紀實》2012年第1期 日期:2013-09-04 瀏覽次數:460 作為“新四軍的美女特工”,她深入虎穴,與日軍進行了一番斗智斗勇的故事。但她的名字和事跡竟是鮮為人知的。她是誰,她的故事又是如何? 舒賽 由 來 2010年初,我國網絡上曾流傳“新四軍美女特工”一說,起因是署名薩蘇的人上傳了一則《求助—尋人啟事:新四軍美女特工祝玲瑛》,大意為,他因公赴日期間,采訪了一名當年侵華的日本老兵名叫船頭正治,對方提到在戰后的一次老兵聚會中,曾向原指揮官千田熏少尉問起一樁往事: 1943年秋該部(陸軍步兵104聯隊第三中隊)在中國湖北省資福寺執行警備任務期間,曾扣留一名有嫌疑的年輕漂亮女人,為何經盤問后又被放走了? 時隔六十余年后,千田少尉才向下屬解開了這個謎,他說:“那女子確實是新四軍的秘密工作員(特工),很了不起的女性啊,和她談話以后我送她回去了。” “不會是因為他美貌才這樣的吧?” “當然不是。她讓我想起了故鄉。連這樣一個23歲的女子都來打我們,在中國打仗的前景如何?令人悲從中來。” 如今,千田熏已故,老兵船頭贈送給薩蘇一本《常德作戰》(森金千秋著,日本圖書出版社1983年出版),在書中“資福寺警備隊”一節,也記述了這一往事。薩蘇在“啟事”的最后寫道:“根據資料考證,所謂資福寺,在湖北省江陵縣境內。事件發生時間為1943年初秋。而祝玲瑛(估計是化名,我無法查到她的資料)的首長是李先念,應該隸屬于新四軍五師,也許查找她的下落并非特別困難的事情。有請了解新四軍的朋友幫助,謝謝!” “啟事”登出的次日,即有網友回復:“推測這名優秀的中國女偵察員,很可能是新四軍中被稱作‘楚天奇女、抗日女杰’的舒賽。她是李先念和陶鑄的老部下,當時正在江陵擔任公安(社會)局長職務,主持敵工、鋤奸等工作,在當地人民中深受熱愛。”其后,又有署名“老胡”者,經過“通宵未眠查閱資料”考證之后寫道:“幾乎可以認定‘新四軍美女特工’就是舒賽。” 舒賽 書 證 筆者為證此事,曾向薩蘇發去幾張舒賽1949年后拍攝的照片,他回電說,船頭看后認定就是照片中人。近日經友人從日本購得《常德作戰》一書,并將書中“資福寺警備隊”一節譯成中文,內有“小鎮的復興”等五個段落,主要記述千田熏少尉在管理占領區資福寺期間所謂的“政績”,宣揚其“德政”。其中“潛入的美女間諜”一段將近4000字,現摘其要者綜合于后: 資福寺東邊一公里處有三湖,西邊五公里處有長江。物產也豐富,在糧草供應上比以前要好很多,但對于警備隊的士兵來說卻是每天輪流上崗的無聊日子,連出去買饅頭的自由都沒有,形同籠中之鳥。因此,士兵們雖然身處風光寶地卻無法欣賞,許多人在回國前連長江也未能看到。 猶如隔絕于孤島的資福寺警備隊,有一天來了一個絕色女子,讓士兵們都驚呆了。 這是一個初秋的日子,從大鼓橋上的崗哨遠眺,東邊的三湖湖面閃著白光。警備隊的聯絡員郭家順跑來向千田少尉報告: “鎮上來了一個奇怪的女人,以前從沒見過,也沒有通行證。似乎在問警備隊的事,她想見隊長,您看怎么辦?” 千田少尉從郭家順不尋常的態度覺察出這女人肯定是個貴婦人。既然想要見他,就沒有不見之理。 “客氣地請進來。” “是。” 稍頃,客人被帶來。她二十二三歲,年齡比千田少尉想的還年輕,相貌也超出想象的美。中國的女性無論結婚與否都穿藏青色絨面旗袍,在大陸的藍天黃土映襯下有一種純粹的美麗。她雖然年輕,卻不畏懼,說起話來也很有風度。 千田思忖,她與鄉下人不相稱的華麗裝扮,看來是有意為之,可能是新四軍或者中國軍隊的間諜,但他故意裝作不知道。 “你好像不是這里的人,你從哪里來,有什么事? 請問姓名?” “我叫祝玲瑛,二十三歲,是農民。現住郝穴東邊的熊家河。我來找亡夫的親戚,但不知如何尋找,正發愁呢。” 千田少尉問了很多,這女人思路敏捷,巧妙地轉換話題,沒有露出破綻。她的手很漂亮,說是農婦很難想象,但也有地主家女人的可能。 千田少尉察看了她帶的東西,例行公事地盤問,對這位從天上掉下來的稀罕美人,就這樣放走的話實在可惜,所以他讓士兵送來了汽水。 “大老遠的累了吧?喝點吧,晚飯隊里會準備的,你慢慢坐。” “謝謝,給您添麻煩啦。” 為了迎接貴客,炊事班做的晚餐果然很“豪華”,千田很高興能與并非藝妓或者交際花的高貴女性共餐,就算是師團長也未必有此機會。 “承蒙盛情款待,我該告辭了。” “長途跋涉很累了吧,還留您這么久,真不好意思,今晚就住在郭先生夫婦家吧,明天回去的時候再見。” 千田請郭家順收留她一晚,這也是為了監視。 次日,千田拜訪郭家,剛梳洗完畢的祝玲瑛,更顯容顏美麗。 “昨天真是謝謝了。” “您客氣了,昨天睡好了嗎?” “托您的福昨晚睡得很好。”她明亮的眼睛證實了這一點。 千田少尉從祝玲瑛的話中感覺到了什么。在旅途中能夠熟睡,說明她經常移動。中國正規軍基本不動。而沒有陣地、在日軍和國軍之間經常移動的只有新四軍,祝玲瑛可能是新四軍的間諜。 郭家順夫婦端來親手制作的飯菜。飯后,千田少尉才和祝玲瑛第一次握手,柔軟的手感令千田少尉更加肯定自己的猜測。而祝玲瑛也感覺到千田明知自己是對方的間諜,卻裝著不知道而放過了她。 后來聽說祝玲瑛是李先念將軍(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手下的女社會局局長。 本書作者還寫道:祝玲瑛以“美貌作武器”冒死前來偵察在短期內取得治安業績的資福寺實情,其“勇氣和智慧令人欽佩”。千田少尉“雖然猜中她的身份,但并不打算因為嫌疑很大就審問她,也沒有將她當作新四軍的間諜抓起來讓自己立功的卑劣想法。由于她沒有給警備隊帶來損害,也不會影響其防務。相比而言,將警備隊為了當地百姓而和大家一起努力的形象傳到敵方,則更有價值。” 作者的這番解釋雖然很牽強,但證實了船頭所述的往事。如此,能否斷定這個自稱23歲的“祝玲瑛”就是當年豫鄂邊區(黨委書記李先念,兼任新四軍五師師長)襄南地區江陵縣公安局時年不滿26歲的女局長舒賽呢? 《常德作戰》封面 史 證 舒賽,又名王藕,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國內媒體上廣為宣傳的‘文革’初第一個貼林彪大字報的人,于1971年5月24日被迫害致死,筆者曾撰寫《烈女傳奇》記述了她的一生。她1917年生于湖北江陵,原名祝振容,因質疑“望子成龍”的舊習,上小學時自行改名“祝成龍”。1937年抗戰爆發,她只身赴武漢考入湖北省救護訓練班,后經地下黨介紹赴鄂中農村參加革命,又改名“舒賽”,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其后,她與“特工”相關的經歷有:1938年,在襄樊受中共鄂西北特委派遣,到隆中國民黨第五戰區政治工作隊第八中隊,秘密向地下黨組織傳送文件;1939年,在竹溝受河南省委組織部長危拱之派遣,化名祝況到國統區汝南組建劇團,于七七事變兩周年期間開展抗日宣傳演出活動;1940年,在豫鄂邊區京安縣和男戰友八人前往區黨委開會,途經日寇封鎖線石板河,她自告奮勇以婦女身份前去偵察,將敵偽引向自己,使戰友安全脫險;1941年,任京(山)安(陸)縣委鋤奸部秘書(兼手槍隊指導員)期間,只身化裝潛入辛家榨、同興店等七個敵偽據點內建立內線;同年夏,受縣委之命只身徒手潛入被日寇新占領的地區巡檢司偵察敵情,被坐探告密而被捕,自稱20歲的“抗日青年”,先后關押至安陸、云夢、應城,在獄中受刑不屈(曾使日軍輔佐員松尾深為敬佩),后經區黨委組織地下黨營救出獄,因未暴露真實身份又化名舒守成在云夢敵區開展地下工作,搜集情報,爭取敵偽人員,協助地下工作者,為邊區輸送短缺物資和進步青年等。翌年初,在日寇欲殺害她前,再次經區黨委營救回邊區,在保訓班短期學習后,被破格任命為云夢縣抗日民主政府公安局副局長;1943年3 月,新四軍開辟襄南,解放江陵、潛江部分地區,舒賽從云夢調回家鄉參與地方政權建設,任縣委社會部副部長(后為部長)兼公安局長,組建江陵縣公安局和手槍隊,又改回原名“祝成龍”,人稱祝局長,也是邊區第一位女公安局長;1944年初日寇大規模掃蕩襄南,舒賽因病和傷、病、孕婦等20余人被隱蔽于白鷺湖中的小島上,因船只短缺,遇敵情難于轉移,舒賽自帶警衛員一人潛入日軍(扣留我湖區船只的)據點,奪回漁船5只,使島上人員脫離險境。 舒賽獨闖資福寺一事,筆者只聞傳說,未見記載。此外,據當年她的女交通員黃文英回憶,舒賽曾和她化裝成漁婦,潛入江陵湖區的土匪窩去營救被抓的基干民兵隊長黃之夫,此事也未見記載。熟悉舒賽的人都知道她生前從不宣揚自己的事跡,有一個例子,當年她在京安被捕后,邊區黨委副書記陳少敏曾在《艱苦奮斗的三年》一文中寫道:“我們的舒賽同志,在敵人用槍托打著她那脆弱的腦殼的時候,還在高聲地喊著‘中國人不當亡國奴!’‘中國人團結起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為中華民族流血犧牲是光榮的!’”并號召大家,特別是女同志要向她學習。舒賽返回邊區后,組織上要她在大會上講“英雄事跡”,她百般推辭說:“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情,不值得稱贊和宣揚”。 1949年春北平軍事管制委員會的舒賽 確 證 上述種種經歷與特征都應證了舒賽與祝玲瑛的相似之處。再者,由于舒賽體型纖瘦,1941年被捕時自稱20歲,兩年多后自稱23歲,也合乎情理。由此看來,網友所述“祝玲瑛”即“祝成龍”(舒賽)是可信的。 《常德作戰》和日本老兵的記述,從反面證實了這位“楚天奇女,抗日英雄”當年確曾獨闖資福寺敵營,給日本侵略軍留下了經久難忘的印象。這是一個未見于舒賽史料的真實故事。而后來在一些文字中所稱她曾“喬裝日酋,直入資福寺敵據點,集合守敵‘訓話’,一舉將兩個班的敵軍全部繳械”的說法,則是民間演義了。 事實上,舒賽敢于只身“不退反進,主動到日軍炮樓‘拜訪’”,絕非以“美貌作武器”,也不僅是個人的“勇氣和智慧”,還有客觀的政治環境可以保證她此行能夠全身而退,這是《常德作戰》一書的作者和上述網友所不知情的。現筆者根據史料略述于后,以彌補相關文字的不足。 1943年初新四軍挺進襄南后,處于東西兩肋受敵的不利局面,為促成“西線無戰事”,襄南工委書記劉真邀請舒賽的父親祝甘亭(襄南首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權——江陵縣行政委員會副主席)出面去做西線沙市的偽江陵縣保安司令曾尚武的工作。祝與曾有舊交,都是當地參加過武昌起義和攻克荊州城的辛亥革命老人。4月中旬,祝甘亭潛入沙市,說服了曾尚武對新四軍保持中立,并邀其在皇屯寺與新四軍負責人密會,共訂“元亨”密碼,暗中給予協助。曾部共五個大隊,約2000余人,配合日軍鄂西防區的小川旅團分別駐防于沙市以東的觀音垱、岑河口等據點。資福寺屬岑河口區,原來日偽并未設防,當江陵抗日根據地在敵據點周邊的三湖地區建立了第三區民主政權后,始分兵駐于資福寺,在岑河口區插入楔子,將三區根據地一分為二,并不斷對該區進行騷擾。駐岑河口的偽軍大隊長楊少卿,是曾尚武的外甥,當曾決定改弦易張暗助新四軍后,祝甘亭曾陪同中共派駐曾部的聯絡員周方琳(化名高仰山,后為江陵縣公安局秘書)秘密來到岑河口,當面向楊少卿約法三章:1.駐岑河口、資福寺的偽軍不能在三湖地區挑起武裝沖突;2.日軍要你配合掃蕩時,要事先給我軍提供情報;3.我工作人員通過岑河和資福寺封鎖線時,你必須保證安全,一律放行。楊少卿表示“一律照辦”。此后,江陵公安局曾派化裝手槍隊潛入岑河口據點,擊斃叛徒簡化軒(國民黨少校政訓處長)、活捉漢奸簡學美,在撤退過程中,楊少卿為了應付日寇,曾令部下朝天放槍(1945年春,楊即率部200余人向新四軍投誠)。在以上政治背景下,舒賽為刺探敵情而獨闖資福寺,即使出現了意外,還有楊少卿和曾尚武的幕后保護,自然是勝算在握了。
-
用戶: 982376359 2014-05-06 11:11:03 日軍眼里的“新四軍美女特工” 作者:舒鐵民 責任編輯:金鑫 來源:《鐵軍·紀實》2012年第1期 日期:2013-09-04 瀏覽次數:460 作為“新四軍的美女特工”,她深入虎穴,與日軍進行了一番斗智斗勇的故事。但她的名字和事跡竟是鮮為人知的。她是誰,她的故事又是如何? 舒賽 由 來 2010年初,我國網絡上曾流傳“新四軍美女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