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崢嶸歲月 > 陳毅司令員三次贈槍
陳毅司令員三次贈槍
作者:桑元輔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 日期:2016-04-21 瀏覽次數:8327
我軍歷來把團結互助作為部隊的光榮傳統。解放戰爭期間,華東野戰軍陳毅司令員曾三次下令華野部隊,向劉(伯承)鄧(小平)指揮的中原野戰軍及豫西的陳(賡)謝(富治)兵團增送武器裝備。
魯西南第一次贈槍
1947年解放戰爭開始,我華野在陳(毅)粟(裕)二位首長的指揮下,不到半年連打了五次大勝仗,殲滅了國民黨快速縱隊和王牌七十四師在內的2個軍、12個師,使我華野11個縱隊的武器裝備得到了極大改善,就連魯中地區的區中隊和民兵小隊都扛上機關槍、挎上二把盒子和沖峰槍。此時華野的武器裝備,除重炮以外,已和國民黨軍不相上下。就拿我所在的八縱而言,營成立機炮連,有60炮4門,重機槍4挺;步兵連輕機槍12挺(每排4挺),沖峰槍27支(每班3支)。
1947年6月底,按軍委把戰爭引向蔣管區的戰略部署,劉鄧大軍一夜之間突破百里黃河防線,千里躍進大別山。我華野西線兵團7月2日奉命外線出擊,躍進中原,掩護劉鄧大軍進入大別山。這一年魯西連降暴雨,魯西平原一片汪洋。我八縱在泥濘中跋涉千里,在定陶巨野地區和中野部隊會師。兩軍相遇,像兄弟重逢,倍加親切。中野的各級首長立即組織給我們讓房子,讓床板。當中野的指戰員看到我們的武器時,十分羨慕。中野為和國民黨軍爭奪中原,消耗大,繳獲少,使用的仍是抗戰時的“萬國牌”老裝備,沖鋒槍很少,輕機槍每個連只有四五挺。
陳毅司令員感到中野進大別山需要自動武器,于是下令就近的華野部隊,每連抽出輕機槍3挺(每挺配足子彈120發),沖鋒槍9支(每支配足子彈80發),支援中野。因此時魯西南戰局緊張,要求各部隊以團為單位,直接與中野團對團交割。八縱首長還外加一條:“各連必須把最好的機槍和沖鋒槍上交,如拿有故障的武器上交充數,將受紀律處分!”
那時我在八縱七十一團五連任專職支部書記(當時為儲備干部而設),我們連有兩挺勃郎寧輕機槍,是孟良崮戰役從張靈甫那里繳獲的。國民黨軍除美械裝備的王牌部隊外,一般部隊也沒這種武器。這兩挺機槍,可是我們連長楊明清的寶貝疙瘩。如按上級的命令,這兩挺機槍必須首選上交。可都上交送人,老連長真有點舍不得。張指導員認為如不上交這兩挺最好的機槍,就是對上級命令打折扣,這不洽當。無奈之下,我就提出了一個折中辦法:兩挺機槍上交一挺,自己留一挺。在場的幾個排長也都一致贊成。連長、指導員服從了“民主決策”,皆大歡喜。
當時華野有幾個縱隊執行陳老總指示向中野贈槍,不得而知。僅八縱就贈送了輕機槍240多挺,湯姆式沖鋒槍700多支。
克洛陽繳獲全歸陳謝兵團
1948年春,在中原戰場上,中野的劉鄧大軍、華野的陳粟外線兵團,豫西的陳謝兵團,我三路大軍鼎足而立,進退自如,戰場形勢變得對我軍極為有利。蔣軍重點進攻已破產,幾個兵團疲于奔命,兵力空虛,從鄭州至潼關,400里鐵路線的戰略要地,只有青年軍一個師守備洛陽。陳賡司令員分析形勢后認為,攻占洛陽機不可失,于3月6日報請中央軍委:“目前是攻占洛陽的最佳時機……”軍委當即復電批準了攻取洛陽的作戰計劃。但考慮到洛陽是九朝古都,歷來為兵家必爭之戰略要地,陳謝兵團重裝備少,又缺乏城市攻堅經驗,遂命令善長破城攻堅的華野三縱和八縱參戰,擔任主攻。
3月8日,華野陳土榘參謀長和豫西的陳賡司令員在襄南召開作戰會議。作戰部署為:陳謝兵團的三個縱隊主攻西門和南門,華野三縱主攻東門和北門。陳賡司令員為攻城總指揮。會后陳士榘參謀長對三縱孫繼先司令員、丁秋生政委又作了特別指示:“……洛陽是蔣軍補給中心,有大量的物資、裝備,陳毅司令員指示破城后一切繳獲均交給陳謝兵團接收。”
洛陽青年軍是抗戰時期國民黨為吸收青年學生,由蔣經國親自組建的一支學生軍,裝備精良,清一色的美械裝備,軍官全部是黃浦生。駐守洛陽的為青年軍二○六師,師長邱行湘黃浦五期生,作戰勇猛,外號“邱瘋子”,是蔣介石的愛將。
我軍于3月10日開始四面圍城。三縱八師主攻東門,組織了7個爆破小組,用了500斤TNT對東門展開了連續爆破,于11日晚炸開了東門,攻入甕城。張明指揮二十三團第一營率先攻入城內,展開了巷戰(一營戰后被命名為“洛陽營”)。“邱瘋子”聞訊東門被攻破,調動機動部隊瘋狂反撲。我軍調整部署,命各門的突擊部隊繞城從東門入城攻擊,洛陽城的防御體系被打亂。第二天下午,北門和西門相繼被突破。邱行湘看大勢已去,絕望地向蔣介石發電:“天不佑我,人不助我,時不濟我,我只有和洛陽共存亡了。”之后,邱行湘脫下中將服,丟掉中正劍,找來一身士兵服裝換上,企圖混在士兵中逃走。剛一出門就被捉個正著,當了俘擄。
打掃戰場,我三縱根據首長的指示,把繳獲的武器裝備、兵站倉庫中的大量物資,全部交給陳謝兵團。三縱的官兵們幾天的行軍戰斗,很多人鞋底磨穿了,鞋面露出了腳指頭,卻無一人從一箱箱的軍鞋中抽出一雙穿到自己腳上。炮陣地上的四門75加農炮和兩門105重迫擊炮,是美造最新裝備,華野部隊也不多見,都全部交給了兄弟兵團。
滅黃維一切繳獲歸中野
1948年12月初的淮海戰場上,國民黨邱(清泉)李(彌)兵團被圍陳官莊。黃維的十二兵團奉命增援,走到宿縣雙堆集地區,被中野的七個縱隊團團包圍,僅靠王牌十八軍和胡璉指揮的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十一師頑強支撐。中野久攻不下,在前委的陳毅司令員看了著急,就向劉鄧建議:目前華野戰區戰事不緊,要兵有兵,要炮有炮,是否調支部隊前來幫忙……劉鄧表示歡迎。華野司令部接到了陳老總指示,把這一任務交給了三縱和特縱的重炮團,并傳達了陳老總的三條指示:1、搞好團結。2、學習中野戰術。3、一切繳獲歸中野。
華野三縱經過三天的急行軍到達雙堆集地區,配屬中野六縱,由王近山司令員統一指揮。經過激戰,黃維兵團被全殲。三縱按華野首長的指示,把繳獲的武器裝備全部留給中野部隊。蔣十八軍和整編十一師是全美械裝備,華野部隊雖然裝備充足,但官兵們看到這些美造的新式武器,也個個愛不失手,但無一隱瞞不交或調換。可見那時我軍官兵執行命令是多么堅決和自覺。
去年4月,我去看望年近90歲高齡的馮友杰政委。這位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老模范,向我敘述了淮海戰役期間向中野六縱贈送武器的經過:打掃戰場后,我們向老鄉們借了四輛牛車,把繳獲的武器裝得滿滿的,運到六縱的住地,王近山司令員和機關干部都來歡迎。他們看到這些最新式的美造武器,極為高興。王近山司令員和每個戰士都親切握手,并致詞說,感謝陳毅司令員,感謝孫繼先司令員,你們送來的寶貴禮品,我代表劉鄧首長收下啦!王近山司令員一面指示卸下武器,一面叫伙房備飯“宴請”我們。吃飯時向房東借來一張八仙桌,端來了一大盆豬肉燉粉條,還開了四五個昨天才從黃維部繳來的美國牛肉罐頭,還開了好幾筒美國香煙,王近山司令員親自作陪。他說:“豬肉是鄉親們慰勞的,牛肉罐頭和香煙是黃維司令官留給我們的,大家不要客氣!”說得大家哈哈大笑。我們一伙人在王司令陪同下,無拘無束,美美的飽餐一頓。
相隔60多年后,馮老對這次贈槍的經歷仍能記憶猶新,可見印象是多么深刻。
(作者簡介:桑元輔,男,1928年4月出生,山東沂源人。1944年7月入伍,1949年10月入黨。抗日戰爭時期任區青救會副主任、學員;解放戰爭時期任副指導員、指導員、參謀、連長。1982年9月離休。)
(張其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