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崢嶸歲月 > 李增援—— 一個讓我痛惜的名字
李增援—— 一個讓我痛惜的名字
作者:錢俊 責任編輯:李贊庭 來源:《鐵軍》2013年第7期 日期:2013-09-03 瀏覽次數:8326
李增援烈士雕像
與往常一樣,接到2013年《鐵軍》雜志第6期之后,我進行了逐篇閱讀,當讀到《執著追尋六年 還原英雄本色——陳海云為李增援烈士洗清不白之冤》一文時,我的眼睛一亮:李增援,是革命歌曲《勇敢隊》的詞作者嗎?
接著讀下去,有這樣一段文字:“他與吳強、王于畊三人合編話劇《繁昌之戰》《紅鼻子參軍》,凡看過戲的人都深受啟迪。他滿懷激情地寫出了具有深遠影響的《黃橋燒餅歌》《勇敢隊》《大紅燈》等歌詞,還帶出了張茜等一批出色的演員?!?/span>
果然,文中的李增援就是我頭腦中的李增援。
李增援,在姜堰鼎鼎大名,他是革命歌曲《勇敢隊》詞作者?!队赂谊牎肥且皇啄捴巳丝诘母锩枨?,詞句慷慨激昂,旋律雄壯豪放,至今還在為人們所傳唱。人們只要唱起《勇敢隊》,就自然而然想起李增援,想起姜堰戰斗。
我的思緒回到那戰火紛飛的年代。
1940年6月,為建立蘇北抗日根據地,我新四軍取得郭村戰斗勝利之后東進黃橋,殲滅國民黨江蘇省保安第四旅何克謙部,開辟了縱橫約100公里的廣大地區。韓德勤妄圖阻撓我軍東進抗日,派保安第一旅進犯黃橋,行至營溪又被我擊潰。這時,韓頑又改用堡壘政策,封鎖姜、曲、海公路,嚴禁糧食出口,企圖步步為營,壓縮我軍于沿江狹長地帶,餓斃我路南軍民。盤踞在姜堰的國民黨江蘇省保安第九旅張少華部尤為兇惡。為了打擊國民黨頑固派的封鎖,繼續推進蘇北合作抗日事業,陳毅、粟裕遂決定進攻姜堰,新四軍指揮部決定由王必成率二縱、陶勇率三縱主攻,實行東、西、南、北四面包圍,葉飛率一縱在姜堰東面的白米、胡集打援。戰斗于9月11日打響,進攻部隊遭遇電網阻攔受挫,9月12日晚9時,我軍組織勇敢隊兩個排,實行強攻。勇士們迅速泅水渡河,越過溝塹,他們用橡皮內胎裹著鐵鉗柄和刀把,剪、砍電網,人從壓在電網缺口的門板上沖過去,強行通過封鎖線,搗毀了張少華的指揮部。14日凌晨,戰斗勝利結束,此役繳獲甚巨,僅機槍就有36挺之多。
這次戰斗發生在國共兩黨之間,是摩擦與反摩擦的較量,史稱“姜堰戰斗”。
戰斗結束后,為歌頌我軍特別是勇敢隊隊員的革命精神,新四軍戰地服務團的文藝工作者李增援、章枚同志一個寫詞,一個譜曲,共同創作了革命歌曲《勇敢隊》。這首歌的歌詞寫道:“蘇北平原廣,姜堰風光美,河川交流,船帆來回,自由的鄉鎮成了反共摩擦的大營壘……我軍憤恨敗類,奮起參加勇敢隊。勇敢隊!勇敢隊!姜堰戰斗顯神威。勇敢隊!勇敢隊!你的威名震蘇北!”
作品出來之后,很快在全國各抗日根據地傳唱,很多人就是通過《勇敢隊》知道了姜堰和姜堰戰斗。
解放后,《勇敢隊》這首歌魅力不減,仍為人們所喜愛。1979年國慶前夕,首都人民大會堂的舞臺上,“新四軍老戰士歌詠隊”的400多名老戰士在該歌的作曲者、著名音樂家章枚同志的指揮下演唱了這首歌曲。
我從《姜堰革命斗爭史》上知道了姜堰戰斗,知道了《勇敢隊》,知道了李增援,我非常欽佩李增援的才華,認為他是難得的音樂人才,解放后肯定會更有成就。可是讀罷全文,我才知道,早在1941年2月,李增援同志就犧牲在大豐西團日寇的屠刀下!哀哉,痛哉。
尤其讓我痛惜的是,李增援同志犧牲的時候是作為無名烈士處理的,在他的家鄉山東省萊蕪縣,他還蒙受了50多年不白之冤,家人也受到牽連,這讓我心如刀割、長吁短嘆。
感謝大豐市黨史工作者陳海云同志,感謝文章的作者竇娟同志,感謝《鐵軍》雜志。
李增援同志,您安息吧!